第六十七章 心若在,剑就在
黎明前,天空依旧漆黑如墨,万籁俱寂。
一位身材单薄的少年与一位神情坚毅的中年男子并肩而坐,
他们静静地伫立在高耸入云的悬崖边缘,仿佛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少年的双眼被一块洁白的布条紧紧蒙上,
他微微仰起头,稚嫩的脸庞上流露出对未知的渴望和疑惑。
&34;爹,这日出究竟要怎样才能看见呢&34;
少年轻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迷茫。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
语气平静地回答道:&34;信儿,我曾经跟你讲过的,难道你忘记了吗&34;
少年摇了摇头,认真地说:&34;父亲所言,孩儿一直铭记在心。
只是,对于如何用心去观看日出,孩儿仍然感到困惑不解。&34;
中年男子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安慰道:&34;无妨,既然如此,那为父便再给你讲述一遍,你务必要仔细聆听!&34;
少年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倾听的准备。
中年男子继续说道:&34;人们常言,眼睛乃是心灵之窗。
然而,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双眼,难道他的内心也会随之消逝吗
答案是否定的。除去视觉之外,我们还拥有双手、耳朵以及鼻子等其他感知器官。所谓&39;用心去看&39;,就是充分运用这些身体的本能,去聆听、去嗅闻、去触摸周围的一切。
尽管你生来便双目失明,但上天赋予了你超乎常人的敏锐听觉。
因此,你应当学会让耳朵成为你的第二双眼睛,凭借它来领略这个世界的美妙之处。&34;
说完,中年男子将手放在少年的肩上,给予他鼓励的力量。
少年默默思索着父亲的话语,似乎渐渐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既然还没日出,那我就再给你说说,我为何为你取名王信。”
男人看着眼前这个孩子,眼中满是慈爱和期待。
他顿了顿,接着说:“所谓信,便是要让你明白,人生在世,需有信念。
但这种信念并非盲目地迷信命运、信奉天道,而是要坚信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你要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人定能战胜一切困难险阻;只要心怀希望,终将迎来光明未来。”
说话间,天色渐渐亮起,东方的天际线上泛起一丝鱼肚白。
不多时,一轮绚烂夺目的红日缓缓升起,光芒万丈,照亮了整个大地。
“信儿,这日出,你可看到了?”父亲轻声问道。
“我虽没有亲眼看到,但我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王信紧闭双眼,静静地聆听着周围的声音,仿佛真的能触摸到那温暖的阳光。
“哦?感受到了什么?”
父亲好奇地追问。
“感受到了光,那是一种强大而神秘的力量。它充满生机与活力,给予万物生命与希望。这就是太阳的气息,这就是太阳的力量啊!我感受到了,父亲!”
王信兴奋得满脸通红,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对着远方的朝阳大声呼喊。
在那一刹那间,
他似乎与太阳融为一体,感受到了无尽的光明与能量。
这种感觉让他热血沸腾,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
“不错,不错。”父亲欣慰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之意。
“既然你已经能够感受到日出的壮丽,那么我便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吧。”父亲缓缓站起身来,转过身去,背对着王信,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什么秘密?”王信好奇地问道,心中暗自猜测着这个秘密究竟会是什么。
“为父我,乃是一名剑圣。”父亲轻声说道,但这句话却如同惊雷一般在王信耳边炸响。
“爹,您莫不是在逗我吧!”王信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的神情。
“并非玩笑,此事千真万确。”父亲回过头来,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王信,表情异常严肃认真。
“可是……爹,您若是剑圣,那为何平日里对那些上门闹事之人还如此低声下气呢?”王信满心疑惑,实在想不通其中缘由。
父亲微微一笑,语气平淡地回答道:“他们不过是些普通凡人罢了,身为剑圣,又怎会轻易与凡夫俗子动手较量。”
听到这里,王信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心里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也罢,既然爹爹这么说,那孩儿便暂且相信您就是传说中的剑圣吧。”王信无奈地叹了口气,表示接受了父亲的说法。
“信我就对了。”父亲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既然如此,那我便再与你多说一些事情吧。”
“父亲但说无妨,孩儿洗耳恭听。”王信一脸认真地说道。
“这世间的武者,按照实力划分,共分为八个品级。从一品到七品,都被统一称为武士。而七品之上,则是传说中的八品高手。这八品之境,更是划分为四重不同的境界:一重金刚境,二重地藏境,三重天一境,以及最为高深莫测的四重寻神境。”父亲缓缓道来,声音低沉而有力。
听到这里,王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他瞪大了眼睛,急切地问道:“爹,那您身为剑圣,究竟处于何种境界呢?”
父亲的脸上露出一抹自豪,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淡淡地回答道:“天一境罢了。”
王信闻言,顿时有些疑惑不解,继续追问道:“您已然是赫赫有名的剑圣,为何却没有能够臻至那神秘的寻神境呢?”
父亲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透着些许无奈:“哎,寻神境宛如镜花水月,虚无缥缈,真正能够踏入此境之人可谓凤毛麟角。古往今来,也鲜有人能做到。”
父亲叹了一口气,遗憾的说道,“当年为父可是有希望突破寻神境的最年轻的强者啊。”
“那为何你没有突破寻神境呢?”
“害,陈年旧事,不提也罢!”
父亲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信儿,这是为父的剑法心得,你虽然看不见,但可以用心去感受,去揣度,去领悟这剑意。”
父亲从怀里拿出一本书,递于了王信。
“为父我,不教你剑法,只教你修心!”
“你要记住,剑起于心,心若在,剑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