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凌家的好日子
“这大冬日的,我家余粮又不多,养不了那么多张口啊!”
凌霄注意到,凌三丫眼里的泪珠滚了出来。
“二伯娘开啥玩笑呢?老凌家地不少,去年年景还不错,你家咋会没余粮?”不太愉悦的道。
“欸,去年地里的收成是不错。可……可粮税交完,娘就做主,让把家里大部分的粮卖了。”
“剩下那点儿粮,只够全家老小吃的。”
“几日前,大房来接爹娘,又把家里大半的粮食拉走了。我家现在的确没什么粮了呀!”
“大丫呀,算二伯娘求你了。我也不求你让你三弟还有我也去你家帮忙。你把你三妹带去吧。”
“工钱给少些,或者不给工钱都成!”最后这句,钱氏咬了咬牙才道。
凌霄心里总算多了点儿波澜。
“不给工钱也成?”冲钱氏问道。视线同时望向了凌老二。
凌老二眼里有些气,却还是没说话,将视线移开了。
“成!”钱氏则应道。
“可我干不出这种被人戳脊梁骨的事。”
“这样吧,三丫去我家帮忙可以,工钱我也按给王婶子他们的付。但你们得记我这份情,帮我盯着大房。”
“大房那边有什么动向,及时告诉我。”
钱氏面色一喜。
“成!我们一定盯紧大房,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跟你报信儿。”
凌老二欲言又止,到底没接话。
凌霄满意。
见钱氏“孺子可教”,提醒道:“二伯娘,不是我危言耸听啊。你们跟大房分家,爷奶说是跟大房走。可指不定很快会被送回来。”
“你们,最好有点儿心理准备。”
钱氏面色一怔。
凌老二则一脸不赞同。
刚想说话,被钱氏给拉住了手腕。
“成,这事我们记下了。多谢你提醒!”钱氏感激的望着凌霄。
凌霄给了钱氏一个欣赏的眼神。
作为被老凌家欺压的仅次于他们家的人,钱氏能觉醒,脑子还不算糊涂。
当然,钱氏的觉醒,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三房先分家出去的缘故。
毕竟,以前有他们三房在,大部分的活儿都在她身上,二房的日子还能过得去。
可三房一走,二房就得当老黄牛了。
这种情况下,钱氏觉醒就不奇怪了。
“那就这样吧,我们先走了。”
“三丫你今儿就跟我们走的话,现在去收拾东西。收拾了去老宅那边找我们。”
“两刻钟后,我们就走。你没来的话,之后就自己进城找我们。”
“今儿就走!我这就带这丫头去收拾行李。大丫你们多等等!”钱氏赶忙道。
拉着凌三丫就走了。
凌霄和庄奕对视一眼,往外走去。
凌老二跟凌三郎只能别扭的跟出去送夫妻俩。
离开老凌家,庄奕才问出自己的担忧。
“让三丫去咱家,你不担心引狼入室?”
三丫那丫头也许没那样的胆子,可她有个不靠谱的爹,而且那爹还特容易被大房的人洗脑和引导。
要被大房的人得知,二房的闺女去了他们家帮忙,大房那边指不定还真会搞什么阴招,比如偷师。
“相公说的,是偷师?”凌霄问道。
“嗯。”
凌霄扬起笑来。
“偷师的事,不止三丫有风险,王婶子他们其实也一样。”
“所以,调馅儿,炒料,卤蛋以及做春卷和油条,都是我和娘在亲力亲为。”
为此,她把杂物房都收拾出来了,把做包子的地方,移去了杂物房。
“王婶子他们只做些和面,擀面皮以及包包子的活儿。”
“他们干的活儿,就算没专门学过,外头卖包子的也能琢磨出来。其实,算不得什么技术。”
“嗯……还有春卷跟油条,被人琢磨出来的概率也很大。”
“市场上出现同品竞争者,是早晚的事。”
“可东西外表一致,口味却有差异。”
“咱们丑丫早餐铺,最早在赤霞城卖那些餐点,味道好,又有口碑,后来者很难追赶。”
“所以,你担心的问题,大概率不会出现。”
当然,三丫那丫头要真犯蠢敢偷师别的,又被她发现,她不会姑息。
打早餐铺开起来,庄奕就没管过厨房的事,对这些还真不是很清楚。
听媳妇说这些,某人心疼了。
“我会尽快中秀才的,到时候家里就能用下人了。”
“我们买些签了死契的下人,到时候,你也能轻松些。”
他每天跟媳妇他们一起出摊,知道媳妇和岳母做的那些东西,销量有多大。
凌霄心里一暖,捏了捏庄奕的掌心。
“我跟娘两个人做那些,也没那么累。”
“下场的事,你尽力就好。”
虽是这么说,凌霄却很期待自家男人能考上童生,然后过乡试成秀才。
这古时候的秀才,可相当于21世纪的985和211高材生。
如果说含金量,秀才的含金量比985和211还高些。
毕竟,这是封建社会嘛,秀才已经相当于有功名了,有一定的社会特权。
嘿,秀才娘子,多好听啊。
庄奕瞥了一眼自家媳妇,瞧见了凌霄的小表情,心情跟着忍不住上扬。
“嗯,我尽力。”应了一声。同时,心下决定,一定给她媳妇拼个秀才娘子的头衔出来。
夫妻俩回到老房子,王婶子一家已经等了一会儿了。
王大叔也在,见两口子回来,跟两口子聊了一会儿。
又过了一阵,钱氏送凌三丫来了。
人到齐,大家上车,庄奕赶车载人离去。
回到家,凌三丫被凌家的宅子惊住了。
她从爹娘口中知道三房现在发达了,在城里买了院子,却没想到院子有这么大。
柳氏带凌三丫去安顿下来,下午就开始学习干活儿。
凌三丫年纪比王小花还大些,也是干惯了农活的,学习能力强,没一会儿就上手了包包子的活儿。
凌家的小摊已经歇业了好几日,凌霄预估,明天开摊生意会很好,特意嘱咐大家多包些包子出来。
王婶子带着一儿一女以及凌三丫忙个不停,一个个的,全都干劲十足。
说出来不怕被人笑,她回家的这几天,竟一直怀念在凌家的日子。
这里每顿吃得都像过年,住的房子好,盖的棉被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