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是鱼
“哥哥,哥哥,你的马好漂亮!”
小娃娃想要上前,又不敢。
姜璃黎已经从马上翻身下来,“爹,你在教他们识字?”
姜万山点点头,“闲着也没事,这事简单。”
“你们最近在镇上过得如何?”姜万山最担心的也就是自己的妻儿。
“我和娘都好,爹这几日的吃食可还习惯?”这里和京城的饮食习惯大为不同,担心姜父吃不了。
“只是不大喜欢吃鱼脍,其他都好。”
在京城,全鱼宴也是吃过的,做的好的,姜万山都能接受。
姜璃黎今天其实还想来找海胆,只是这东西有些难采,海滩面上几乎没有,要到深水区。
没几个村民喜欢吃,但他们还是愿意冒险去采摘,就是因为这海胆卖的价钱还不错。
也许有其他的办法可以开采这些海胆。
小娃娃围着他们,“先生,我们可以摸一下哥哥的马吗?”
他们方才可是听到这个漂亮的哥哥叫他们的先生爹了。
姜万山虽然收养过不少小孩,但他和小孩打交道的情况并不多,现在每天都有十几个小孩跟着他,这感觉很新奇。
“你们想摸它啊?这得问哥哥。”
姜万山笑着看向姜璃黎。
“当然可以,不过只能摸一下,要不然它会生气的。”
姜璃黎的见雪还在京城,得开春再把它送过来。由之前在府里照顾它的小斯先看着。
这些小孩都跃跃欲试,最后每人摸了一下它的前肢和鼻子。
“今日你们先回去,明日我再教你们新的字。”
姜万山想与自己的女儿多走走。
小朋友有些不舍,但还是听话的回家了。
“爹,你觉得这个小渔村能不能改变?”
“京城中的不乏喜欢这些海鲜的人,但这些鱼类并不容易保存,也只能贱卖出去”,姜万山还是曾经的那个丞相,即使现在被流放,看到的还是经济和民生。
姜璃黎不懂什么博弈,但是她也被姜父耳濡目染几分,又经历过现代,知道一些产业链,所以心中也就是有些想法。
“只要找到保存的方法,或者说是缩减运送的时长,那就有可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姜万山点点头,他这几日也想过,如今在京城可以做成这情况的人有不少。
他只是被流放了,不是死了。即使是,还有其他的人脉。
“不过现在也不能操之过急”,到底要如何改变,或者说值不值得,姜万山还想再看看。
小渔村光靠读书的话,还有十多年,且大多数书生也进不了官场体系。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傅见深是个意外。
而姜万山也创造不了第二个意外。
姜璃黎看了一圈小渔村的海,村口这一片都是浅水湾。
因为发豆芽等等一些事,村里的人也和他搭话,姜万山慢慢懂了一些本地语,他对这里的情况还是了解的。
也就带着女儿直接去那一家问问海胆的事。
村民不知道什么是海胆,只知道那东西浑身是刺,长在海里。
“余家阿白,你这海刺是怎么采上来的?”
那有些瘦小的中年男人有些心酸道:“我从小跟着阿爹,会潜水,直接到海里找的,就是这东西满身是刺,不能用手。”
他展示了自己用到的工具,网兜和小木耙子。
今天天气不错,姜璃黎跟着去看了一圈。
有些渔民现在准备出去打渔。
大部分人家就是一条小破船,有的人家甚至没有。
姜璃黎和父亲在小椰子树下的大石头上休息,等他们回来。
出去一个时辰才有人回来,渔网里有大大小小的鱼,五彩斑斓的。
“现在天冷,我们不敢去远的地方,就在附近几处捕到的。”
姜璃黎看过,有些地方结冰了,现在出去确实是安全,就是抓海胆的大叔也没有下海,他在旁边收集另外的海鲜。
也没打算卖钱,就是这两天的口粮。
有些人家还会给姜父送一些鲜鱼。
前几日接近岸边的海上都结冰了,村民还得凿开冰面,想办法吸引鱼过来。
也就是这几天冰面化了,所以大家都在忙着收鱼。
这寒冷的冬天要是收不够吃的,今年的年怎么过?
鱼的种类,姜璃黎也过目了,今日来的时候带了个她自己做的记事本,大概把这些鱼记录下来。
下午就在姜父这里煮了个鱼火锅,她是不大会烧火,姜父虽然多年不曾庖厨,但还是比女儿强一些,女儿说他做,父女俩吃了个鱼火锅。
“现在天冷,明日你再回去”,这么晚,姜父也不放心自己的女儿一个人回去。
“爹,我来的时候和娘说了明日再回去,今日就多陪陪爹。”
“嗯,晚上带你出去看看”,这几日,姜父看到了蓝色的大海。
这样的奇观,他也想让自己的女儿看看。
姜璃黎记得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不过现在冬天也有吗,她更加好奇了。
晚上就跟着姜父到海边。
一圈一圈蓝色的发着光的海水,很久远的记忆里,她见过旅游攻略里面有说到蓝色大海的传说。
只是那时候也没时没钱去看。
现在倒是看到了。
“自然之无穷,我穷尽一生都达不到,以前以为知之甚多,现在才发现真的是渺沧海一粟。”
“爹,你这是在伤春悲秋?天下间的事物多了去,爹你见过的吃过的比女儿多,比过世界上很多人,你已经很睿智了,没有人能看遍天下。”
姜父点点头,“你和你娘,爹对不起你们”,妻子现在正是怀孕时期,却因为他的一些失算,导致不能陪在她身边。
“娘那边一切都好,我们一家人都平平安安就好”。
姜璃黎要的也不多,其实也就是这些已经足够了。
第二日一早,姜璃吃了早膳,买上一些鱼,就回镇上。
姜母昨夜都没有睡着,看到女儿回来,她也就放心了。
姜璃黎给了掌嬷嬷一些建议,这些海鲜重新做出来后,姜母也能接受,比起前几天胃口好了不少。
“你爹在那边如何?”
“我爹你还不知道吗,不管什么地方他都能过得有滋有味,村里的人都很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