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秦都咸阳
宇文敬雪看到吴笙收服李牧的时候格外诧异,不知道吴笙为什么会对一个流寇首领这么尊重,但是吴笙要让流寇去新罗还是表示反对的,毕竟这么多的流寇按照秦国的历法是要发配边关充军的,现在秦国前线吃紧需要大量的生力军加入边军。
想到这宇文敬雪语气生硬的看着吴笙说道:“你没有资格让这些流寇去你的国家,这里是大秦而他们是大秦的子民,作乱秦境按照秦律这些流寇必须配边疆。”
听到宇文敬雪的话正半跪在地上的李牧抬头眼睛通红的看着宇文敬雪想说什么,吴笙扶起李牧阻止了他想说的话。
吴笙走到宇文敬雪身前
“敢问宇文姑娘,这些流民为什么要好好的家乡不要而流亡千里?为什么这些流民越过一座座村庄而攻击的是我们有守卫的车队?又为什么已经被秦国皇室抛弃的他们要执行秦律?”
“你!”吴笙的话让宇文敬雪一时不知道怎么反驳,气的怒瞪着眼睛。
“你什么你?如果这些流民继续在秦境流窜下去先不说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就是饿都能饿死多少人?我让他们去新罗国仅是为了让他们活着,将来等秦国饥荒过去这些秦国人想回来就随时都可以回来。”
宇文敬雪哼一声继续说道:“我现在阻止不了你,到咸阳我定会告发你现在的所作所为。”
说罢宇文敬雪直接走开了。
“这娘们真的挺烦。”吴笙和陈威在一起受陈威影响张嘴就说出陈威的名言,说的李舜臣和李牧一愣。
宇文敬雪离开后,吴笙就安排了使团中一位老成的人吩咐他带着小山上流民前往新罗国,并且安排李牧带领几名信得过的流民骨干前往闹饥荒严重的地区组织散落各地的流民前往新罗,吴笙让李舜臣发动在各地新罗国的探子尽可能的提供给这两支队伍经济等方面的帮助。
安排妥当后在李牧对山上流民解释清楚后,流民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前往新罗,毕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李牧目送这些跟自己一路跟随自己的流民消失在视线后才准备出发。
吴笙将一张李舜臣提供的银票交给李牧嘱咐道:“前路漫漫,愿将军早日归来,希望有一天天下人都知道还有一位将领可以和霍白、姜不辰一争高下。”
李牧听到吴笙的话后浑身颤抖,久久不能言语。
吴笙拍了拍李牧的肩膀,将你的才学和谋略尽情的发挥吧,如果你真的是金子,能发光的不止在中原才能发光,天下很大你要以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这片星空。
李牧带着几名心腹朝着另外的方向离开了。
吴笙指挥着车队继续向咸阳前进,这次宇文敬雪倒是没有选择远远跟在车队的后方,而是一直跟在队伍中间,走了几日后竟然选择进入到玛吉和李慧妍所在的马车中同乘,这让吴笙很烦恼,不能再进马车上一亲两位夫人的芳泽了。
吴笙在这途中只能在马上闭目修炼,无论萃心决和开启仙脉炼化稀薄的灵气都有所进步,但是吴笙却没有找到那名骑鹿老者传授自己功法更进一步的方法,索性吴笙和李舜臣了解了一下中原的情况。
经过李舜臣介绍,吴笙知道中原主要有三个大国分别是最强的齐国,其次是秦国,还有就是独自霸占南方的南唐国,三国战争不断,但是主要是秦国和齐国争夺中原,中原修行的门派也星罗棋布遍布大江南北,中原修行主要以门派为主。
门派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依附于朝廷,另一种属于远离世俗纷争。依附于朝廷的门派负责保护重要的皇室成员和重要的官员,也会在战争期间国家需要极道强者的时候参与战争,而得到的是国家给予经济、挑选弟子等方面的特权。
而另一种远离世俗纷争的门派则很少有门派的人出世历练,主要以清修为主,门派不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所以在中原明面上依附于朝廷的门派比较强大,而清修的门派人员稀少极少出世,但是近几十年中原出现的几个极道高手到都是清修门派的人。
吴笙也对中原修行的门派感觉很好奇,虽然自己已经踏入了修行的道路,但是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所以有时候还是得不到窍门,心想等有机会了一定找一个大的门派进行请教。
几日后车队遇到了一队巡逻的秦国骑兵,这支骑兵看上去无论装备还是马匹都十分的精良,骑兵的首领拦住了吴笙的这支车队。
了解是新罗国的使团后对车队的人极其客气,霍白早已将新罗国使团到达秦国境内的消息传回了咸阳,这支骑兵就是秦皇派往外围接应新罗国使团的,这队骑兵直接化为了使团的护卫引领着众人前往咸阳。
在秦国骑兵带领下使团车队很顺利的到达了咸阳城外,宇文敬雪也从玛吉和李慧妍的马车上下来,吴笙看着眼前巍峨的城墙,和一眼望不到头的城池范围,惊的长大了嘴巴,吴笙已经找不到词语来形容这座秦国都城的雄伟。
宇文敬雪看到吴笙的样子倒是没有嘲笑吴笙只是心有感慨的说:“我第一次和师父来这里也是你这番表情,只是当时师父带着我在半空中看的,一眼还是能看到尽头的。”
吴笙没有理宇文敬雪而是跑回车厢叫出来玛吉和李慧妍两人和自己一同欣赏咸阳的雄伟震撼。
随着提前进入到咸阳的骑兵报信后,咸阳的正门大开,正门只有在军队大胜主帅凯旋和祭天队伍经过时才会大开,秦国给了新罗国使团极高的礼遇,看来秦国对新罗国这次的来使也是充满期待的。
远处看到一支迎接使团的仪仗队伍从城门内往城外走来,吴笙在使团礼官提醒下下令整个使团换正式的服装,换完服装的使团看上去更加像一只使团的模样。
两支队伍相接,对方一人从马车上下来,身穿一身明黄色的秦袍,面带微笑,看上去英俊不凡,走向手持节杖的吴笙,吴笙一看对方这身打扮,秦国竟然派来了皇室成员来迎接自己,李舜臣提醒吴笙对方佩戴的玉来看来人是秦国的皇子,但是是哪个皇子自己却不清楚。
吴笙快步走向前去,吴笙走近后手抚胸口弯腰喊道:“新罗国使节吴笙参见大秦皇子。”
那位皇子快步扶起吴笙说:“新罗使节来访我国,有失远迎还请担待。”
吴笙回话道:“不敢劳烦皇子。”
皇子哈哈大笑说:“我叫子樾是二皇子,请使团跟随我一同进城。”说罢手拉着吴笙带领两支队伍一起走向了那座雄伟的秦国都城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