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殿中高论
国宴进行一半,国主李成桂再次端起酒杯。
“这举行国宴第二项要说的事需要大家共同来研究我们新罗国要依附在哪一个国家。”
话音刚落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太傅金旭左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喊道:“都慌什么慌,大殿之上嘈杂如同市井成何体统?”
嘈杂的声音顿时安静了下来。
金旭左继续说:“大夏崩塌,中原战乱多年大齐、大秦和南唐崛起,草原匈奴汗国军力鼎盛,东瀛倭国又对我新罗虎视眈眈,就连那建州的野索伦人也频频进犯我边境。新罗国小势微,想要保存国祚只能寄希望于依附于大国!各位皇亲、大人有何高见尽可言之。”
大殿内鸦雀无声,金旭左说的在场的人都明白,而且大多数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国主没有提出这个议题之前,谁也不敢提,但是今天国主提了众人还是不敢提。
李成桂摇指文官为首的一人说:“领议政你作为文官之首,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为了李氏国祚但说无妨。”
领议政站起身来对着李成桂一拜。
“臣自认为以目前我国状况,确实应该依附于大国,东瀛人残暴狼子野心与我也不同心,南唐国与我国也不交接又路途遥远,故这两国被排除,建州野索伦人虽能征善战但还未成立政权,匈奴国又有建州相隔,故臣以为以依附大秦或大齐为上策。”
李成桂看到领议政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怎么你是说我们能同时依附于齐国和秦国两个死对头,有什么快说!?”
领议政说:“当然不妥,臣以为我们依附于大齐是最好的选择,一是我们与大齐接壤,二是大齐与大秦的战争是占优势的,只是……”领议政看着吴笙便不说话了。
新罗国主李成桂哼了一声,他当然知道领议政的意思,如果没有吴笙的话,安庆公主很大的概率会嫁给齐国的大皇子姜不辰,但是现在不光没有达成联姻,并且马上新罗的驸马还曾差点杀了齐国的大皇子和断后的雒辅。这基本上堵住了依附于齐国的路。
新罗国主李成桂又指向了武官之首说:“李元帅你作为武官之首,你有什么高见?”
李元帅站起来对着国主李成桂一拜便高声说道:“末将为新罗国武官之首,武官谈国家依附之事实在无颜已对,但是事关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我也说下我的意见,臣赞同领议政的说法。”
李元帅说罢也看了看吴笙的方向,不过同时也对吴笙点了点头。
李成桂看到李元帅的表态后,脸色有些铁青,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给自己的女儿和将来的女婿站好这个场子,显然新罗的百官都是寄希望于安庆公主的比武招聘变成政治联姻,但是他们的算盘被吴笙给破坏了。
李成桂又指向了皇亲国戚一人:“醇亲王你说说你有何高见?”
一身穿华服的中年人站起来,满脸通红摇摇晃晃看上去已经醉酒了,“王兄说的对!”
李成桂一声怒喝:“国宴商议国家大事,你这醉态成何体统,带下去送回府中扣半年供给!”
几名侍卫上前将醇亲王带出大殿。
李成桂站起身来:“还有谁能给孤合理的建议?”
整个大殿内鸦雀无声,大部分人都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你们,你们平时的本事呢?关乎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都做了缩头乌龟?”李成桂被气的满脸通红。
吴笙看到安庆公主紧紧抓着自己的裙摆,伸手拍了拍她的手以示安慰,安庆公主看向吴笙的眼睛有些无助,家国大事是她力不能及的地方,又因为她的招亲得罪了齐国,导致国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吴笙想了想既然自己马上就成为了新罗国的驸马,那么新罗国的生死存亡自己当然有责任,齐国当然靠不住,无论对于新罗国还是出于个人角度吴笙都认为齐国是不可靠的,而匈奴国现在玛吉让自己拐跑了,匈奴国更不可倚靠,那么只剩下秦国了,而且秦国的霍白在比武时让自己觉得是个正人君子。
想到这就当死马当活马医了,吴笙站起身来走到大殿中央对着李成桂一拜说:“国主,我有一策不知当不当讲!”
李成桂本盛怒的眼神顿时缓和了几分:“不日你将成为我国驸马但说无妨!”
吴笙往前走了几步。
“我认为新罗国应该与秦国交好而不是依附!”
话音刚落,整个大殿再一次哗然,众人议论纷纷,有几名文官站起来大声的对着吴笙喊:“你这是拿新罗国的存亡当儿戏!”“得罪大齐北伐我们怎么办?你就没安好心!”指责之声不绝于耳!
国主李成桂虽有不解,但是看到满朝文武这窝囊样实在气不打一处来,随手将酒杯摔在地上,“都给孤闭嘴,孤问你们时当缩头乌龟,别人说出策略你们跳出来反对,居心何在?”
吴笙看到安静下来的大殿继续说:“齐国和秦国相互征讨,虽然齐国略占优势,但是秦国在霍白将军的带领下已经止住了颓败之势,虽秦国与新罗国不接壤,但是仅仅隔着幽州和建州。”
“新罗国与秦国在齐国的两侧互为犄角,彼此照应齐国自然不敢对新罗国有什么过分之举,一但齐国攻打新罗国或秦国,两国便联手从两侧进攻齐国,齐国本就与秦国旗鼓相当的军力,还有什么能力抵抗我们新罗国的军队,我看我们不光不依附他国,我们还要开疆扩土增强国力,守卫国家责任不能交到别人手里,只有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才能真正的千秋万载!”
吴笙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大殿之中久久回荡,李成桂和大臣们听的出神,吴笙所说的不无道理,但是真正可行的几率到底多大呢?
李成桂看向吴笙的眼神很是欣赏,不管吴笙的计策可行性有多大,至少这份胆气和为新罗国着想的心,让自己很是欣慰。
李成桂看向群臣想听听群臣对吴笙计策的建议,群臣又是成片的低着头,毕竟吴笙的计策实在有些冒险,稍有不慎对新罗国就是毁灭的打击。
“王上驸马的剑意老臣倒是觉得可行。”金旭左震襟危坐掷地有声的说道。
“太傅细细道来。”李成桂直接走到金旭左的桌前。
金旭左也站了起来环视四周群臣,“我新罗李氏王族本就是以战为立国之本,强如大夏我新罗先王尚未依附,齐、秦、匈奴强如大夏乎?安定的生活已经让我们学会了贪生怕死!新罗国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亡!”
“说的好!”李成桂走回王座。
“不日我将派使臣出使秦国商议会盟,不知有谁能担此重任!”
瞪了半天大殿内都没有一人站出来主动请缨。
金旭左摇了摇头站了起来,“王上老臣愿前往。”
吴笙自己也被金旭左的血性所感染,看到金旭左那文弱的样感觉他并不适合长途跋涉,去秦国又前途未卜新罗国承受不起失去他,吴笙一想本来自己就是要去中原索性自己主动请缨出使秦国,这样自己也好有理由离开新罗。
吴笙大声的说:“金太傅国之栋梁不可以身试险,小人不才愿前往秦国拼死达成会盟!”
安庆公主使劲的拉着吴笙的衣摆让他坐下,李成桂听到吴笙的话后又看了看安庆公主,半天没有表态。
金旭左欣赏的看着吴笙说:“驸马有此魄力乃新罗国之大幸。”
又转过身看着李成桂说:“王上驸马出使秦国,名正言顺驸马的地位也能表示出我国的诚意,驸马胆识过人必能逢凶化吉给我新罗带来生机!”
群众马上附和着金旭左的话,怕少说一点被李成桂点去出使秦国。
看此情形李成桂只能宣布等吴笙和新罗公主完婚后出使秦国。
接下来的国宴极少有人来对吴笙和安庆公主敬酒道喜了,好像都默认吴笙去秦国会有去无回。
倒是金旭左来跟吴笙简单了说了几句,金旭左对吴笙说:“你有大才新罗国装不下你,将来成就伟业的时候不要忘记为新罗百姓谋福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