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刀哥虎弟
“是这地方吗?”宁录看了看周围。
不知道这里是哪条路,红色的围墙内是两排居民楼。
围墙用铁栏杆做出了圆拱的形状,旁边就是居民区的入口。
围墙外边是块绿地,小小的,用石头围了起来。
整体看上去非常复古,很有年代感。
红色的围墙上摆满了当地的一种瓶装饮料,是某种红茶。莉莉丝也不清楚,这应该是当地某种祈福的仪式。
任务简要上说的集合地点就在这。
我到大街来了,人呢?
正发愁时,两名男子从铁栏杆那头翻出来了。
“你们就是委托人?”
两个人点点头。
“那走吧。”
四个人一起往城外走去。
这两人是拜把子兄弟,年长的那位是个光头,五大三粗的,自称大漠狂刀。
年纪较小的留着寸头,身材壮硕,自称关西之虎。
两个大哥在前头带路,宁录跟莉莉丝走在后头。
“到哪去了他……”大漠狂刀一边走一边念叨。
前面就是石林了,红色砂砾岩在水作用下,不断被水流侵蚀、搬运、磨蚀、风化后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地貌类型。
碳酸类岩石被水溶解,产生的裂隙不断加深加宽,最终在山上切割出一道道石柱。
红色的山崖上有不少通路,这里就像是个大迷宫一样。
“人是在这走丢的吗?”
“我不到啊。”
四个人都不敢确定。
「关西之虎」开始向两人介绍事情的起因:
那天他们师徒三人收到了一个什么团长的挑战书,信里头说要逮住他们师徒,抽他们大嘴巴子什么的。
三人气不过,就约定在这里应战。
结果还没开打,两人的徒弟小亮就失踪了。
当时是大漠狂刀带着小亮来这片场地踩点的,结果刀一个不留神徒弟就不见了。
起初他们还以为是那个团长绑架了他,但是一般绑架之后都会写个信威胁下他们的。
现在小亮杳无音信,更大可能是他独自深入这山里头,结果回去的时候没记住路,在这地方迷路了。
“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宁录问,要是时间太长那肯定已经凉了。
“都一整天了。”
还行,人不喝水能活个三天,这光秃秃的山上也没个树什么的,要么被什么魔物吃了,要么肯定躲在哪个洞里避暑。
两位大哥之间好像气氛不太对。
虎开始埋怨刀,说要是他长点心小亮就不会走丢。
刀也开始嘀咕虎,说他为人高调喜欢炒作,在外面树敌太多,引来团长的战书。
大漠狂刀年纪有些大,眼神不太好,他戴上眼镜,想仔细看看周围的环境。
“还tm戴那眼镜呢,我徒弟人呢!”
“我不到啊!”
“你跟他在一起,你说他那儿呢!”
“我布道啊!”
刀开始挠头,两人都显得有些焦虑,甚至吵了起来。
“别急别急,我们轮流喊他,这山里头又没人,他要是活着肯定能听见。”
莉莉丝安慰两个大哥。
听到小亮可能已经似了,两位大哥不仅没有被鼓舞,反而更难受了。
“徒弟——”
“小亮——”
四个人边走边喊,喊的都有些累了。
小亮大概是似了吧……一想到这,虎开始崩溃了。
“呜呜呜,团长我跟你没完!你给我等着!”
虎蹲在地上,刀在身边安慰着他。
莉莉丝看着他们,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是他们已经找了四个多小时了,再不走天就要黑了。
“不早了,两位大哥先回去吧,我们俩再往前找找。明天你们再委托别的冒险者。”
宁录说是帮忙找人,实际上是想穿过石林直接开溜去下一站。
刀搀扶着悲伤的虎,跟他们道别。
回头走了没几步,又转过身来:
“呃,那个,你们记得回去的路吗?”
“……”
很好,现在四个人都迷路了。
——————————
“天快黑了,找个洞窟过一晚吧。”莉莉丝提议。
夜晚视力受限,而且还是在山里,鬼知道有什么魔兽是晚上出来活动的。
太阳要下山了,一只沙蝎兽晃晃悠悠的从岩壁上爬下来。
它们是夜间活动的魔物,眼前这只刚刚睡醒,它用两只前螯摸了摸自己的口器,舒展了一下尾巴。
幼年的沙蝎兽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常常被西域的人用来泡酒喝,说是能强身健体。
可眼前的这一只明显是成年的,有人头大小,浑身暗黄。尾部的蛰针是黑色的,甲壳有些透明,能看见里面的毒液。
【火球术】
一发火球砸过去,沙蝎兽想跑,但还是被余波打中,六只脚一翘翻了过来。
“这玩意能吃吧?”关西之虎走近这只沙蝎兽。
莉莉丝比较有生活经验,但她害怕虫子:“绝对不行!”
沙蝎兽是群居魔物,这里有一只刚睡醒的,那不远处肯定还有,在这里扎营肯定不安全。
四人只好再往前走,进入了一个稍大的岩石通道。
通道很干净,地上基本没多少沙子,都是石头。
通道连接着一处露天洞窟,日光从洞顶的开口处洒下,照的里头通亮。
洞中间躺着一个人,正是他们在寻找的小亮。
“徒弟!”
刀虎二人赶紧跑过去。
小亮还有呼吸,只是被沙蝎兽螫了一下,给毒晕过去了。
莉莉丝撕开他的裤腿,露出了发紫的伤口。
“宁录!把药箱递给我。”
莉莉丝不会用治疗术式,宁录拿着「螺丝刀」在施法治疗。毒液和脓水被魔力逼出,宁录把浊液甩到一旁。
莉莉丝用纱布将伤口包裹,又上了点消炎药。小亮这才稍微清醒过来。
“卧槽,刀哥,虎哥,你们怎么都来了,我是似了吗?”
关西之虎眼中噙满泪水,他的徒弟又回来了:
“你人也很不错,非常搞笑。”
看到小亮平安无事,大家都很开心,
只有众人身后的大漠狂刀发话了:
“兄弟们,我们好像走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