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前战上
真麻汗正好也是统领100人的骑兵,所以他是骑兵连的连长,对外也是个百户武官。
而这肖晓军队的总指挥,还是交给王良来指挥的。
因为肖晓发现,自己比较适合玩特种兵。
带着小量部队,进行敌后穿插才是肖晓擅长的。
要是讲大规模军团作战的话,这王良是最适合的。
所以王良被任命为副师长,对外是副千户从五品武官。
可王良他实际指挥的军队,却有五万人之多。
而肖晓大军的整个后勤,都交给了富贵来担任,这富贵对外官职也是百户官。
不过他实际管的后勤军有5000人之多,骡马车也近两千多辆。
这些后勤人员,主要负责运输军队粮草、弹药和各种物资。
以及每日军队伙食供给和伤兵的运送。
说了这么多人,还有一个人没说,那就是武力值爆表的武成。
这武成师从嵩山少林,所以个人武艺十分高强。
肖晓曾经私下和武成比试过拳脚,十招内两人可以勉强平手,二十招内肖晓必败无疑。
肖晓没有给武成安排过任何职务,对外就是私人保镖。
不过武成的待遇,却是跟百户官一样的。
而且武成似乎也没有当官的欲望,所以当私人保镖是最适合武成的。
书回阿巴泰大军这边。
阿巴泰与登州明军私下协议好,明军放清军上岸,不会沿途袭击清军。
而清军作为回报,也不会在路途攻击所到之地的乡县。
而且清军可以沿途和明商户进行交易,来保证所缺物资的补给。
这不是有汉奸刘文远家族这么大的商户吗?
那为什么清军还费力不讨好的跟沿途小商户做买卖。
首先,这刘文远很鸡贼。
如果这么明目张胆跟清军做生意,而且是一家独大做的话。这汉奸的名声就实锤了!
所以刘文远和阿巴泰来等登州海域时,就立马建议清军跟本地商户做生意。
而且是真金白银的给钱买东西。
这样做有啥好处呢?
一来,这叫做法不责众。如果大家都跟清军做买卖,那明朝廷将来也不好追查谁了。
第二,清军后勤有保障后,可以快速集结部队去招远把肖小干掉。这样他们刘家又可以继续在招远大把捞钱了。
所以刘文远这招还真的是老谋深算。
而事实果然如刘文远预测的一样。
清军在得到大量物资补给后,马上就派汉军做了先锋队去打头阵。
而阿巴泰则稳坐中军,在长山岛上指挥全军的调动。
阿巴泰的军令,很快就传到耿仲明的汉八旗军营。
此时怀顺王耿仲明,正在大营内观看作战地图。
“王爷,这饶余郡王叫咱们兄弟先去探路。这不是让咱们当炮灰吗!”
副将陈绍宗不平的说道。
“你也是王爷,他也是王爷,凭啥咱这么命苦!哎”
“谁叫我们是汉人呢!听从调遣吧。还好只是打一座县城,不出意外,我们汉正黄旗能打得赢这场仗的。”
怀顺王耿仲明抚须感叹道。
他依稀还记得十年前从登州出海去降清的景象。
那时大清还是叫大金的国号。
没想到十年就过去了,真是物是人非呀!
这兜兜转转,他又回到当年自己投降的出发地—登州。
耿仲明一生易主多次。
他本来是辽东盖州人,最开始是投靠后金当了个千总官的。
结果明将毛文龙在辽东打出了点名堂,并在皮岛开辟敌后抗金根据地。
他又投靠了明朝毛文龙,并当了毛文龙的干孙子,做了个参将。
等毛文龙被袁崇焕杀了后,这耿仲明不服后面的领导陈继盛的管辖。
就又去投靠山东的登莱巡抚孙元化了。
在登州当参将没多久,又因当地士绅瞧不起辽东人(耿仲明就是辽东人)。
这时他老乡孔有德正好在登州闹起了军变。
所以他一气之下就又跟孔有德反了大明朝廷,攻占了登州府。
最后在1633年,耿仲明和孔有德从登州乘船去投靠了大金,也就是后来的大清。
这耿仲明一生是见风使舵,见危就逃。是一个很鸡贼的性格!
此次饶余郡王阿巴泰叫他耿仲明带汉军八旗先打头阵,表面上好像是让他先得头功。
其实耿仲明心里明白,这是让他先做炮灰。
万一明军反悔了,突然袭击他们,这第一个挨打的就是前头部队。
耿仲明一生易主数次,那是很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的。
于是耿仲明命自己的副将陈绍宗做自己的先头部队。
啥意思?
就是先头部队的先头部队。
结果这陈绍宗也不傻,他又叫自己手下的总兵徐得功去做他的先锋!
就这么的,一条长长的队伍被拉了出来。
好嘛,搁这里套娃是吧!
再这么套下去的话,估计就能派个什长(10人的长官)去打头阵了。
还好,耿仲明下了死命令,及时阻止了自己的手下学他样。
最终的倒霉蛋是总兵徐得功的手下,千总吴卫。
吴卫带着三千人马,就这么浩浩荡荡的杀到招远的边界阜山乡附近了。
当然,上面命令是死的,他吴卫还是可以灵活运用的。
于是他悄悄派一百人的骑兵队,做他的先锋部队。
前去探明招远敌情,自己则在后面慢慢跟上。
话说肖晓这边,其实已经在阜山乡埋伏好了。
此时这前线的刘石正安慰着自己刚娶的漂亮老婆。
“老婆,你别怕!我们都在暗处保护你了!就在那假装演一下就行。”
特战连的连长对着自己媳妇,温柔的安慰道。
这刘石因为连连高升,他最近可是娶了石头村最漂亮的姑娘做了他老婆。
此时为了安抚漂亮的老婆,他也是好话说尽。
没办法,连招远的老大肖晓都叫自己妹妹肖妮出来演戏了。
他一个连长,又怎么能把老婆藏起来搞特殊呢!
原来肖晓的夜不收早已经在登州府各地安插了眼线,这清军的一举一动,肖晓已经是了如指掌了。
肖晓知道最前面的先头部队,是一伙汉军八旗。
所以他想先麻痹敌人,叫敌人上当。
此时肖晓的妹妹肖妮,带着众姐妹在阜山乡的桑树林,采摘着成熟的桑葚。
这些姐妹其实都是肖晓军队里的家属。
因为毕竟是有些危险的,所以肖晓不好强迫百姓来做演员。
因此都是叫自己的家属来扮演角色。
也只有这样,军中的士兵才会奋勇杀敌。
毕竟他们的亲人可是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做事。
此时敌人的先头探马骑兵,已经来到阜山乡的桑林附近。
他们远远的就看到一群妙龄少女在桑林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