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哄友犯奸谋其田
毕和是山西人,心思狡猾险恶,性格阴鸷狠毒,当地的村民几乎都受到过他的伤害。他的族弟毕松有一块田地,价值超过五十两,这块田地紧邻毕和的田地。毕和多次图谋这块田地未能得逞,于是就假装和毕松交好,频繁地设宴款待他,白天晚上都在一起玩耍嬉戏,彼此之间的亲密程度几乎如同亲兄弟一般。
林远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性格刚烈而暴躁。他的妻子罗氏容貌美丽但好色,与丈夫的关系并不和睦。毕和趁机勾引她,于是两人开始秘密往来,感情非常亲密。毕和表面上装作不让毕松知道,实际上却想让他发现。所以他遮遮掩掩,最终被毕松看穿。
毕松责怪毕和说:“我白白和你交好,有这样的美妇人,为什么不介绍给我一夜风流?难道我就那么不堪吗?”毕和谦虚地道歉说:“这个女人非常有情调,如果介绍给你,你一定会对她产生深深的怜爱。但是我担心你沉迷于此,无法自拔,事情泄露后,她的丈夫知道了,会有麻烦的。”
毕松只是怀疑毕和独占了这个美人,于是亲自去找罗氏勾引,罗氏竟然答应了。后来他们的感情更加亲密,每次林远外出,不是毕和去找她就是毕松去找她,甚至有时候三个人一起上床,感情如同一体。
过了一个多月,毕和秘密地告诉林远说:“毕松是我非常好的朋友,现在我听说他和你的妻子有私情,我多次劝阻他都不听。听说你想抓他,如果抓到了,可以轻轻地打他一些。他一定会叫我来解救他,我会告诉他多给你一些钱,以断绝他今后的胡作非为。千万不要伤害他的性命。”林远听了这话,愤怒填满了胸膛。第二天他就借口外出,说三天后才回来。毕松一直在留意林远的行踪,听说他出去了,就立刻跑到他家,搂着罗氏进入房间调戏。林远却从隐蔽的地方突然冲出来,冲进房间,这时毕松和罗氏已经脱了衣服上了床。林远把毕松从床上揪下来狠狠地打,罗氏拼了命地抓住丈夫的手,使得林远不能重重地打下去。毕松求饶说:“我愿意用钱赎罪。”林远问:“要谁来担保?”毕松说:“叫我和兄来。”林远正合心意,就派人去叫毕和过来。毕和来了以后说:“不走正路,才会落到这个地步。必须让你亲哥哥亲自出面才行。”毕松说:“不要叫我的哥哥,只要你帮我出钱给他,过几天我就还给你。”毕和说:“我是来帮忙调解的,怎么能出钱呢?但现在事情紧急,如果我不出钱,这件事情就没法解决了。但是必须要有个实物作为抵押才可以。”毕松于是就把之前提到的那块毗连的田地契约拿出来卖掉了。毕和说:“只能低价处理,要价太高的话林远也不会接受。”最后定价为四十两银子。毕和回家取了三十两银子交给林远。林远说:“我要六十两。”毕和说:“既然奸情已经被发现,就应该支付妻子一半的价值。就算你的妻子再漂亮,最多也就值六十两银子,现在这个价格已经是半价了。”林远再三不肯接受。毕和说:“那块田地本来值四十两银子,我手里没有现钱,不如约一个月后再在我这里拿剩下的十两银子。”林远要求写个字据。毕和说:“如果是别人来办事,我还要收二成的手续费,我现在已经该收八两银子了。现在我帮你平息这件事,何必非要逼我写字据呢?”于是就没有写字据,放了毕松一马,一起回去了。
几日后,毕松准备了本金和利息共计四十四两银子赎回之前的田地,但毕和拒绝退还。一个月后,林远向毕和索要约定的银子。毕和说:“我指使你赚了三十两银子,二两作为给我的谢礼,难道算多了吗?”林远后来对人透露了毕和教唆他捉奸的事情,毕松这才明白自己被毕和出卖了。然而,他已经落入了毕和的诡计之中,后悔也来不及了。
毕和想要谋取毕松的田地,先是诱导他发生奸情;想要诱使他发生奸情,先是与他结交为友。而且,在他们发生奸情的过程中,并非是他直接引导的,而是让毕松自己陷入其中。等到他因为奸情而遇到紧急情况时,再去为他解围,从而慢慢收回他的田地,这个计策也是非常巧妙的。如果不是依靠后来的约定银子,那么林远肯定不会说出事情的原委,这样毕和的深情和隐藏的恶毒,又有谁能预测到呢?因此,对于那些行为不端正、心怀叵测的人,即使是与我们交往密切,也需要保持警惕。
文章小道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几个道理:
1人心隔肚皮:毕和的行为显示了人们难以完全了解他人的内心想法和真实动机。外表的友善可能掩盖了内心的险恶。
2不可轻易信任他人:尽管毕松和毕和看似关系良好,但实际上毕和一直在策划如何利用毕松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提醒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保持一定的警觉性。
3行事需谨慎:毕松在与罗氏的私情中行事不够谨慎,最终导致了事情败露。这也告诫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考虑到可能的后果和风险。
4不要贪图小利:如果毕松没有被毕和的小恩小惠所迷惑,也许就能避免后来的损失。这告诉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小失大。
5做人应有底线:毕和为了谋取利益,不惜设计陷害自己的族弟,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和伦理。这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