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214:快订阅214章
孙颖叮嘱俞阅路上小心, 也没有多说,最后道:“给我……给我五叔写信,他闲一点。”
孙五叔:“……”这说的好像我是个闲人没有正经事一样, 他也要念书考举人的好不好?再说了, 他要开始用功了,说不得得去书院,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
不过,他还是应着:“你就把信寄到我家里来, 我在家的。”这样就算他不在家,信也能寄过来。
两人现在还没有定亲, 孙颖也送不了俞阅, 俞阅离开孙家以后, 第二天就和林天赐坐船一起去了杭州。
来得时候志得意满, 走的时候没有考中贡士, 俞阅却不觉得有半点的失落,整个人心情好的很。
林天赐要去杭州进一些货, 俞阅要去接静秋。
到了杭州,住在郑水安的家里。
一起喝酒的时候, 俞阅才有机会把自己“离奇认妹”的事说给了郑水安,问他静秋可有什么异常。
郑水安一怔,前后一想,才明白过来, 俞阅是担心静秋有什么问题。
他摇了摇头说没有从他妻子女儿那里听到什么,又说再去问一下妻子。
第二天, 他告诉俞阅,没发现什么异常,又讲了一些她平时的行事。
俞阅又放了些心, 他来杭州时之所以没有把静秋送到家里去,就是对于静秋的身份还存有一些疑惑,怕出了什么差错。
在杭州留了三天,林天赐准备好了以后,他们一起回九江府。
在府里的时候,林天赐热情的挽留,俞阅也没有去住店,就住在了林天赐家里。
俞阅也不怕静秋被人看到,他根本就不担心事发。他对林天赐的解释就是,静秋是他认得妹妹。
第二天一早,俞阅吃完饭就上路了。
不过俞阅看林天赐好像心情不好,也不知道他家里是有什么事,还是会试没中被家里人说了,也不方便多问,就上路了。
车上,静秋对俞阅道:“我看林举人的妹妹好像回来了。”
俞阅有些意外,抬头看静秋。
静秋见他愿意听,就小声道:“眼睛下边青了一大块。”
俞阅又是一怔。
已婚女性和未婚女性的发型不一样,一般女人嫁出去以后,很少回娘家。林家姑娘这又是回娘家,又是眼睛青了一大块,是不是被她夫君打的?还是被婆家人打的?
俞阅就问起了她见过林姑娘详细的经过。
中午的时候,俞阅到了家。
他们是租得车,家里门开着,从家里传出来读书声。
车一停到家门口,栓子就去搬东西进去。
静秋带着帷帽下车,看了一下俞家的大门,有些紧张的握着拳头,跟在俞阅身后进了门。
一进门,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婆子出来了,看到他们一怔,然后小心的小声询问栓子:“这可是……老爷回来了?”
栓子点头,对于这个陌生的婆子也很意外。
那婆子一听栓子的话,高兴的就跑到了二门去,对着里边喊:“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
一下子,院子里出来三个女性,都是陌生的的面孔,见到了俞阅都恭敬的唤他老爷。
栓子把东西放到了俞阅的房子里,又再去门口取东西。
齐氏吴氏她们都听到了,从房间里出来。
齐氏激动的上前抓住俞阅就打量,猛然看到俞阅身后跟着的静秋,愣住了。
哪怕看不见静秋的相貌,光见了她的仪态,就能从她的气质上感觉也她不是一般人。
齐氏以为这是俞阅的妻子,想起俞阅说的那些要娶官家小姐的话,一时无措的很,这……这成亲怎么都不和家里说就成亲了啊!
不过现在不是问话的时候,齐氏先叫他们进去。
等静秋进屋后取了帷帽,齐氏看清她的打扮,知道是个未婚的,松了一口气又紧张起来:还没成亲就把人家姑娘领家里来,这家里什么都都没准备啊!
她还有些不满:这姑娘也是,没成亲都跟着来他们家,有点轻浮啊。
同时又有些担忧:万一要是这婚事不成,这姑娘的名声不是就毁了啊,会不会是人家姑娘家里不同意,俞阅见人家姑娘未经世事就私自把人家带回来?
怀着这种心思,齐氏与俞阅说过一番贴心话,就说起了家里的变化,有很多贫户来投奔为奴,跪在家门外不走,最后就收了两家,一共一个丫鬟三个婆子,还有一个伙计和两个男人。
男人都出去忙去了。
还有乡下的宋秀才不要钱,非要到他们这里来教书,只管着饭就行,又因着金豆要院试,铁蛋也要考试,最后就答应下来。
齐氏极力的表现着自己家里的好家境,俞阅刚开始以为她是开心,后来才听出来了她有些紧张,就给她介绍起了静秋来。
“这是在京里认下的妹妹,她捡了我的银子还了回来,我看她孤苦无依,就认了她做妹妹,以后就是我们俞家的姑娘了。”
“啊?”齐氏有些失望,她看静秋举止衣着像是大家小姐,还以为她是俞阅要娶的妻子呢。也对啊。要真是官家小姐了,怎么可能还没成亲就跟着男人回家去。
“是妹妹啊?”吴氏有些意外,她也误会了呢。她看着静秋长的漂亮,笑着道,“这看着面善的很,感觉就像是咱们家的人一样,我还以为……”
静秋有些紧张,不知道吴氏的话是真的这样想的,还是误会了,说的讨巧话。
俞阅就对静秋介绍道:“这是我祖母,你可以叫奶奶。”
“奶奶。”静秋唤了一声,鼻子一酸,眼眶一下子就湿了,连忙低下头掩饰,顺便跪下去,给齐氏行礼,“孙女静秋,见过祖母。”
齐氏没有想到静秋会给她行这么大的礼,有些慌了,连忙抚她起来。
至于被突然跳出来的一个干孙女唤奶奶的那种异样感,被她归于静秋太过守礼这一类去了。
静秋被抚起后,俞阅又给她介绍吴氏,吴氏连忙起身抚住她:“我可受不得这么大的礼,可别跪我。”
韩氏不在,出门做客去了。
俞阅一回来,家里的下人就去找俞父他们,说俞阅回来这个既好又坏的消息了。
俞家人知道,现在才三月,不到四月殿试的时候,俞阅这个时候回来,就是没有考中会试。
大家也没有问,一家人吃了饭,家里人都介绍了静秋,都说静秋面善。
俞家人有些意外俞阅突然收了个妹妹,不过都接受了她。
第二天早上,俞阅见过了家里那个教书的秀才,也看出了他的意图,就是想让他指点他文章呢。
俞阅八年多就考中了举人,在整个安德县里可是极为有名的,在九江府里也有不少的名气。
俞阅也就先让他在家里教着书,再看。
不一会儿,潘檩就带着银豆和孩子来俞家做客了。
因着俞阅回来,家里人都没有外出,一大家子全在厅里聊天。
今年铁蛋也下场了,县试已经过了,名次在第八名,进步算是很快了。
铁蛋兴奋的对着俞阅道:“我原本还担心去给他们上课会不会耽误我学习呢,没想到特别的有用,有些不好记的都记住了,可惜后来要县试了,很忙,只能专心复习了。”
家里人开开心心的聊天,各自讲一些自己的事,俞阅看家里人都避讳,主动说了自己会试没过,下次再考。
俞家人失落了下很快就没事了,俞父笑道:“你就算是一辈子都考不中进士,我下去面对祖宗也都是个骄傲的!”
齐氏骂他说话混帐,安慰俞阅:“你不是说那个袁举人都中了吗?三五次不中,我们就多考几次十几次总会中的。”
俞阅含笑应下。
他回来的消息传出去,很多亲戚都过来俞家,有很多都说静秋长的像是俞家人,尤其是俞家姑姑,带着费霞过来的,拉着静秋和女儿站一起,对着大家道:
“看吧,是不是长的很像我?比小霞都长得像我呢!”
家里人都道是,而后心里就很奇怪,犯了嘀咕,觉得俞阅突然认回来一个妹妹,尤其是长得像俞家人的妹妹有些不对劲。
俞阅晚上找到他父亲,把静秋的事给他说了,问他:“要不要说给我奶?我怕她身体受不了。”
俞父湿着眼睛,点头:“总不能一起瞒着她,这几天其实大家心里也都奇怪,都在猜测她会不会刚好就是你叔的女儿呢。现在说出来,也不算太突然。”
第二天俞阅就请了个大夫过来,带着药,而后才把静秋是他叔的女儿的事给说了。
齐氏这几天一直心里奇怪,却不敢向这方面想,听了以后抱着静秋哭的不能自己。
她用一双老眼望着静秋问:“你爹呢。”
静秋红着眼睛,哽咽着,不回答。
齐氏就知道人没了,哀嚎一声,拿着帕子擦着眼泪,哭着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家里人听到后都伤心极了。
齐氏拿出自己藏着的那半个桃木槌,静秋也拿出了她的那半份,两个东西合在了一处,惹得齐氏又哭了好一阵。
好在她虽然伤心,也没有突然晕过去,让俞阅放了些心。
因着有了信物,又长的像,这下子,家里人对静秋都好极了。尤其是齐氏,心疼她无父无母,拉着她与自己一起住,说要给她找个好婆家。
俞阅给家里人讲是偶遇到的静秋,只给齐氏一人讲了静秋的真实身份,对她道:“因为带着她偷跑出来,我叔的骨骸不方便迁回来,要等以后再想办法。”
齐氏沉默了一会儿,问:“以后你也不想迁吧?”
俞阅正要说话,齐氏长叹了一口气:“也好吧,免得我看了伤心。要是我死后,你一定要想办法把你叔的骨骸迁回来。”
俞阅点头:“我也会努力去找一下我婶。”
齐氏这才放了心。
接下来的日子,俞阅就是给铁蛋和金豆栓子们上课,顺便再带上家里教书的那个宋秀才。
很快就到了府试时间,俞阅带铁蛋去府城里考试。
铁蛋这次很争气,考中了童生,竟然考中了第十二名,可把家里人给高兴的。
韩氏觉得自己的底气更硬了,整天高兴的很。
铁蛋也很得意,想要去考院试,俞阅同意了,对于他和金豆教导起来更为严格,可把两人折磨的。
九江府这一次的府试在五月底。
这次还是俞阅带着他们两人去考试,同行的还有栓子。
等考完,一边学习一边等成绩的时候,俞阅去见了林天赐,想邀他吃饭,不过一到了林家就觉得林家的气氛很不对。
一见林天赐一脸愁容,他就知道这饭吃不成了。
他道:“不知道你家里有事,还是下次吧。”
林天赐道了歉,送俞阅出门,俞阅临走时对他说:“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林天赐又道了谢。
俞阅就找到了桂英那里去。
前两次到府城,也没有机会和桂英聚一聚。
结果,他在桂英那里,知道了林家出了什么事。
他在心里长叹一口气,觉得自己家里可能要乱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amy无双”小天使灌溉营养液+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