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208:快订阅208章
作者有话要说: 孙颖祖母改名苏氏。感谢小天使“崔小胖”灌溉营养液+10。
桌面上放着半个桃木小槌。
这种东西, 是小孩子小时候爱吃手,家长会做一个带小棍的圆球,不到一指长, 带在胳膊上, 让孩子放在嘴里含着。
带这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拿桃木辟邪。
俞阅没拿手上看,就一眼认出来这是一个桃木的,而不是什么梨木桂木, 是因着在家里也见过这个东西的另一半。
乡试放榜时他爹说了家里多了一个叔叔,他后来找他爹详细的问过了。
后来家里宴完客, 他奶收起自己的金首饰时, 他在她的“宝箱”里看到过, 就问了。
当时他奶沉默了一会儿, 叹了口气, 就把往事对他讲了,说:“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这是你叔生病老不好,你爷特意做来辟邪的, 就破成两半。当时是想着啊,说不得总有一天还能再见一面……”
说着齐氏就哭了起来,掉了好些眼泪,家里人一阵安慰, 她才收了眼泪哽咽着说:“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个念头,哪里还能再见一面, 人怕是早都没了。就算还在,又哪里还会留着这么个无用的东西。”
俞阅中了举人,俞家开始兴盛了, 齐氏心情好,又觉得家里死了的老少都能在地下受到俞阅的庇护不被人欺负,也慢慢的看开了,把心底最深的心事拿出来说了。
家里人也清楚的知道了过往。
为了安慰齐氏,俞阅当时拿过那桃木仔细的看过了,说以后注意着,说不得万一还能遇到。家里人也都认真的看过了,说要凭这个认亲。
大家话是这样说,不过都是在安慰齐氏罢了。
五湖四海那么大,人海茫茫,想要遇到,比把掉在鄱阳湖里的针捞上来还要难。说不得那个叔叔,连病都没有治好都去了。
俞阅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世会遇到叔叔的血脉。
他拿起了桌上的那半块桃木,认真的看。
木头劈开,切面不是平滑的,有凹凸的木纹。俞阅记忆好,能看出来这木纹相合。
只从木纹来判断并不好确定,主要的是,这个小槌不是均匀的一分为二,从上劈开后在小棍中间那里就劈出去了。
家里留的那半块小一点,这半块大一点。
若只是从相貌上来看,只能让他怀疑是妹妹,见了这个东西,他就确定是妹妹了。
静秋把东西拿出来了以后,就紧张注视着俞阅,耳朵里全是自己心砰砰直跳的声音。
前两天见面太过匆忙,根本来不及多说什么,她惊疑焦急之间连名字都忘记说了。如今她时间紧迫,来不及慢慢接触,才这样直接找上门来。
只是她嘴上说着这东西是信物,其实心里半点底都没有。
三十多年过去了,她祖母怕是早都将她爹给忘记了,这个可能是她表哥还是堂哥的人怕是连有她爹这么一个人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是见过什么信物了。
就算家里人还记得他爹,这么多年过去,这辟邪的另一半桃木怕是早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拿着这个东西根本就不能证明她的身份。
人家十有八九会觉得她是个骗子。
静秋看不出俞阅脸上有什么表情,猜不到他心里怎么想的,只觉这沉默漫长而压抑,要紧张的喘不过气来了。
她想说什么,突然觉得嗓子已经干了,动了好几下喉咙,才发出了有些哑的声音来:“您在家里见过这个东西吗?”
不等俞阅点头,静秋已经觉得俞家肯定没留下这个东西,着急道:“就算没有也没有关系,三十多年过去了肯定都不见了,血脉相连的人相貌总会有相似之处,您能告诉我您住在哪里肯定是觉得我长得面善想要再了解……”
说到这里,静秋的声音已经有些抖了。
她太紧张也太害怕了!
在鸡鸣寺里相见时,她只是觉得这人长得有些像自己爹爹,却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亲人。凭着对方告诉了她住在哪里起,她就激动的整夜整夜睡不着……
要是这人不是她的哥哥,那她半点都没有希望了。
她全身心的都渴盼他是,又害怕他相信她是亲人,却不认她。
在承恩侯府里,她见过听过太多肮脏的事了,人心的黑暗,是你想象不到的恶毒。
这个人,是高高在上的老爷,而她只是一个低贱的奴婢,她的存在要是被人知道,有可能会成为他身上的笑料。
她期待而又恐惧,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怎么样的命运。
俞阅看她情绪太过激动,点了点头:“家里的确有另外半个,你也确实长得像我姑姑。”
静秋听了这话,不置信的望着俞阅,反应过来她是被承认了,整个人身子一软,只搭了个屁股尖在凳子上的她整个人都跌倒在了地上。
俞阅动了动手,想去扶她,又觉得男女有别,按住了这个心思。为了快速平复静秋激动的情绪,俞阅问她:“你是?”
静秋醒过神来,快速的膝行过去,双手拉着俞阅袍子的一角,怕被人听到压抑着声音小声哭道:“哥!哥!你救救我!你快救救我!我不想死!”
这声音有着压抑后爆发出来的恐惧,以及莫大的期冀,听得俞阅惊讶,也顾不得了,隔着衣服扶着她向凳子上坐:“那你得先告诉我,出了什么事,我才知道要怎么救你啊。”
静秋得到承诺心安了很多,坐到了凳子,拿出手帕快速的擦着眼泪,向俞阅诉说:
“我名叫静秋,是承恩侯家大夫人身边的丫鬟。大奶奶生了三个女儿,大夫人急着抱孙子,想让我给大爷做妾,前边两个做了妾有了身孕的,还没生出来就被大奶奶给害死了。我要真的做了大爷的妾室,大奶奶肯定不会放过我。哥,你救救我,我不想给人做妾,也不想死!”
俞阅问:“你爹娘呢?”把他当救命稻草,是她爹娘不管,还是……
静秋平复了一下情绪,轻声道:“我爹几年前就病死了,我娘犯了错,被卖出去了,我也不知道她如今在哪里。”
还真的死了。
俞阅心里有些遗憾。他还以为,能见一下那个叔叔呢。其实从静秋独自前来,他就已经有了点预感。
这要真是他堂妹,对于他奶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在他奶心中,他叔早都没了,也早就接受了这件事实,要是突然跳出来一个孙女,得知自己儿子真的死了,那就得承受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
他奶年龄大了,大悲之下很伤身子,容易一病不起。
得想个好法子安顿她。
俞阅问起了静秋和她爹的状况,最后又问起了承恩侯府里的事,问的极为的详细,静秋都一一的说了,很多隐秘让俞阅听了,觉得人心果然恶毒。
这也让俞阅明白了,为何苗盛考个试,都有往他考篮里偷放东西想诬陷他作弊让他失了科举一途的事发生了。——如果苗杵就是承恩侯这个苗家的人的话。
俞阅按着这情况推算,感觉以苗杵的年纪和承恩侯家的情况,苗杵应该是承恩侯的嫡长孙了。
不过这承恩侯有了荣华富贵后就不管老家的发妻在京另娶了,在嫡长子来投奔后,还放任继妻不管,使得继妻害死嫡长子——虽然年岁久远是静秋听来的他却感觉像是真的。
承恩侯能不重视嫡长子,对于苗杵这个嫡长孙肯定也不在乎。
上梁不正下梁歪,承恩侯家,真是蛇鼠一窝啊!
这样的话,得把他妹从那里弄出来。
静秋见俞阅不问了,有些忐忑的道:“哥,我出来的时间长了……”要是再不回去,回去了怕是讨不了好。
“那种狼窝虎穴,还回去做什么。”俞阅觉得回去并不是个好主意。
静秋有些迟疑:“可我契书还在侯府。”既然这个哥哥认她,她自然不想以奴身从承恩侯府出来。
俞阅笑了:“还管什么契书,你离京千里,改头换面,谁会知道你以前是承恩侯家的丫鬟?”
静秋眼睛猛的亮了起来,呼吸急促起来:“可是没有路引,怎么走远路啊。”
“路引你不用担心,我有办法。现在只看你能不能下定决心离开了。”俞阅承诺着。要是以前,他还真要费一番功夫,现在为太子办事,办个路引简单的很。
“那户籍……”静秋又问。
“路引都办得,户籍自然也办得。”
静秋只觉得心像是要跳到喉咙口了!
这诱惑太多,她想一口答应下来!只心里残存的那一点理智告诉她,万一俞阅要不是她的哥哥,而是对她别有所图,那她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
这世上真的有这么巧的事吗?她爹存着的东西,家里也存着,还被她哥看见了。要是骗她的话……
静秋心思电转,迅速点头答应下来:“我没问题!”就算前路未知,就算跟着面前的人走有可能遇到比待在承恩侯府更糟的事情,她也想赌一把。
实在是,诱惑太大了。
两人一商议定了,俞阅就让静秋先从这里离开,去外边人多的地方转一圈,免得承恩侯府查得时候查到他的身上。
转完一圈后,去一个附近临水的店里先住着,明天或者后天见面。
静秋拿着银子一走,俞阅写了封信,就离开了家里,先是带着栓子去看了一下自己的铺子,再去房行那里收了自己这两年的租。
而后转到一个店里,将信给了掌柜,让他帮忙传递消息。
做完这一些,俞阅就迟疑着,要不要给孙颖写信。
要帮太子办事,他这两天就要离开京城。
离开之前肯定要说一下,不过书信容易留下证据,万一太子没登基就糟糕了。再者,他的身份不合适给她写信。
要真见面吧,不管是见她还是见她家里人也不行,更容易被人注意到。
还是不要联系了。
她要是知道了静秋不见了,肯定会猜到他身上来,不过她知道那是他妹妹,也不会出什么误会。
就算王宝坤找到孙府去求婚,芽芽那么聪明,一定会阻止她家里人同意。
是以俞阅第二天办好了路引和需要的东西,带着银票,还有栓子和静秋,坐船离开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