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又立军府
“诺!”四个将帅一齐起身军礼,回应了陈锦柏的精告。
陈锦柏点头,摆手让他们坐,马云禄问道:“主上,若是诱敌成功,我们的军力能够足用吗?”
陈锦柏平和道:“就算绥国来袭三万,我们在苏郡的军力,也是很难应付的,主要是军心和军队的战力不盛,号称十万军,但实际上还不如绥国的五万军,所以我会调动常郡的两万中府勇来参战,甚至会让张洪波,请求江阴侯参战。”
四个将帅神情见松的点头,陈锦柏又平和道:“我答应过中府勇不参与越国战事,如果是对战绥国,也不算我失信了将士们。”
“如果有两万中府勇的援战,我们的军力就占了很大优势了,而且属下觉得,绥国驻扎在扬郡的镇淮军,应该不敢调离,且来袭之军顶多三万。”马安禄说道。
陈锦柏摇头,道:“你那么想就错了,依我看,绥国调动镇淮军来袭苏郡的概率,是远高过武宁军的,因为镇淮军对应的是靖国镇海军,镇海军没有靖皇的圣旨,根本不敢擅自渡江进袭扬郡,就是向了靖皇请旨,靖皇也不会允许了镇海军出击。”
马安禄一怔,点头道:“是属下忽视了靖皇,是个不知进取的皇帝。”
陈锦柏却是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道:“如果镇淮军真的调离了扬郡,你看我们值得去奇袭一下吗?”
马安禄一怔,回答道:“就是奇袭成功,我们也是占不得的。”
陈锦柏笑了,看着马安禄问道:“扬郡很富裕吧?”
马安禄一愣,继而苦笑道:“当然是富裕,若是只为劫掠,那也值得奇袭。”
陈锦柏点头,挑眉道:“好,镇淮军若是真的调离,我们就去扬郡发财,而且还要打镇海军的旗号。”
马安禄恍然点头,他明白了陈锦柏的意思,是想故意挑起了绥国与靖国的隔江敌视,靖国若是与绥国出现了起战态势,那靖皇对苏郡和常郡就会越发的怀柔。
“好了,诱敌之事就交给你们了,成了更好,不成也不必沮丧,绥军若来,是为我们先发制人,绥军若是迟迟不来,那对我们扎根苏郡,加强整军也是大利。”陈锦柏微笑说道。
四个将帅也轻松的点了头,陈锦柏又想了一下,道:“刘大哥是帅才,若是绥国真的来袭,我会让刘大哥主持这里的战事,你们要配合好他。”
四个将帅神情意外的互相看看,陈锦柏笑了笑,道:“我适合去昆山那里督战,我在昆山那里,顾将军和张洪波,就能够尽力的合作,昆山那里若是各自为战,就危机了。”
四个将帅恍然点头,陈锦柏又道:“我这就回去了,回去后会下令建立武阳军府,由刘大哥为军府之帅,节制中部驻军和大江防御军力。”
四个将帅一怔,马安禄道:“主上,若是建制武阳军府,那是不是与云战军府,在节制军权上冲突了。”
“不冲突,武阳军府的节制权比云战军府的为低,如果云战军府是帅,那武阳军府就是副帅,而且武阳军府是不能公开的,只能暗中主持大江防御之战,事实上,刘大哥是不能够扬名的,只有我们彻底的能够抗衡靖国和越国,武阳军府才能公开于世。”陈锦柏解释道。
四个将帅明白的点头,他们明白了,武阳军府在事实上,就是应大江防御,战时而置的帅府,而此次若是诱敌成功,那确实需要一个军府战略全局,而一旦不发生战事,那么武阳军府就类同折冲府,只节制着后备军。
陈锦柏离开了王音堡,他没有转去海虞军,而是来也匆匆,归也匆匆的回去了吴县,回到吴县立刻用归德军府的名义,给张洪波发去了战略所想。
次日一早,张洪波回应了陈锦柏所想,支持了陈锦柏的战略,支持建制武阳军府节制后备军,也表明有信心,抵挡住六万大军的进袭,并且立刻加强战备。
陈锦柏又给了刘大灿去信,一日后也得到了刘大灿的战略肯定,不过刘大灿建议中府勇现在就分批潜入苏郡,最后只留五千中府勇为障眼。
刘大灿言,如今不能指望了万斌的归附,另外也言,如果绥国没有被诱动,那干脆合优势兵力去夺了嘉兴,如今苏郡需要用大胜的激励,尽快的凝聚了军心的归属。
对于主动出兵夺取嘉兴的建议,陈锦柏却是保守的,他认为那会造成树大招风的后果,一旦占据嘉兴,那战线就拉的大了,也会引发了越国的惊恐反扑,以及引起了靖皇的关注,如今的苏郡,最好的策略还是安内积势。
在取得两大军帅的共识之时,马安禄的呈文也到了吴县,言扣押的绥国商人和二十四只江船,都已放生,并且在商人在的时候,调走了四千将士,还故意让将士泄了军密,说是张洪波要集结军力进击嘉兴,并且让将士运了稻米去船坞,做出急切与绥国交易的姿态。
陈锦柏很满意,开始了暗中集结军力于阳澄湖之东南,他甚至将守护吴县的五千阳澄军,也调到了吴县东南边界驻扎,如果绥国若是不来,那就当是一次大规模的调军演习。
可是就在陈锦柏下令调军的次日,刘大灿的一个信使突然急至,告诉了陈锦柏一个重大发现,原来刘大灿在看了陈锦柏的战略所想后,立刻使出了两个斥候去探察江北绥国的动静。
斥候骑快马出常郡,入润郡后赶去了京口(镇海军所在)上游,买得了一艘船驶向了江北岸,在能够看清的情形下顺江而下,结果竟然发现江北岸船坞(扬郡),船只几乎没有,有也是小渔船,如今一个斥候已然登陆潜入江北调查,另一斥候则驾船返回,自江阴船坞回转急告。
陈锦柏听了急报后为之惊震,他想布局的诱惑了绥国来袭,但如今知道了扬郡那里的船坞为空,他立刻意识到,很可能是扬郡的镇淮水军,已然在运载之中,那些军船能够去了那里?
陈锦柏立刻给张洪波去了急信,言明了所探事实,让张洪波立刻使了精干斥候去杭郡看看,是不是绥国正在运兵去了杭郡,但只能告诉斥候是常规刺探,不能泄露了,已知道镇淮军的船不在了原驻地。
半日后,张洪波的回信到了,言已使出斥候潜去杭郡探查,又言如果绥国真的是在悄悄运兵,那昆山一带的防御形势就危机了,绥国和越国必然是在集结了优势军力,大略估计应该能够达到了十万以上。
十万军的依据是,嘉兴守军已有四万,这么长的时间了,应该会有三四万的西部军力调了过来,再加上杭郡还有三万京军,绥国再船运支援了三万,甚至越国会发狠的也玩一次空城计,秘调了三四万紫衣军至嘉兴参战,或者会利用水路自太湖攻击吴县。
张洪波建议,一要陈锦柏立刻给杨恪写密信,让杨恪加强归宁的巡视,将紫衣军牢牢的盯紧了,使得紫衣军不敢玩空城计,二是立刻解决了太湖匪,太湖匪的存在,不只牵制苏郡可用军力,而且也是越国水路进袭的运载通道。
陈锦柏接受建议后,先给杨恪写了一封密信,密信却是又让小青牢记后焚毁了,让小青去天山找到廖叔伯,再一起去归宁军寻见杨恪,寻见时,小青要自称是杨家人,陈锦柏必须要谨慎的行事,绝不能给杨恪造成任何的危机。
而太湖匪的事情,陈锦柏原打算是要搁置些时日,等在它处获得了船只时,将船只由吴淞江逆入了太湖,之后载重兵一举剿灭了太湖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