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乱世英豪:开局挑战诸侯 > 第268章 无价的知识

第268章 无价的知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荀彧是何人呢?

    那是在翠绿法师初创王国之时,便追随他左右的生灵。

    如今的许昌城能够如此璀璨辉煌,一定程度上归功于荀彧曾劝说翠绿法师,借助天子之力号令诸侯。

    加之荀彧多年间将国事治理得有条不紊。

    这使得人们对他愈发敬重。

    此刻,得知青安出资,荀彧出面担当要职。

    那些暗中窥伺的敌对势力再也无法保持沉默。

    虽然他们早已知晓此事与青安有所关联,

    但凭借他们的智谋,

    长久观察却无法洞悉青安在背后图谋何事。

    尽管未能明了真相,

    但他们内心深处感觉到,青安的意图并不单纯。

    于是,他们对华佗先前的举措始终抱持观望态度。

    对于那所传说中的魔法学院,表面上虽无贬低之意,

    私下却严令家族子弟不得参与其中。

    固然,能入太医馆对家族而言是极大的荣耀,

    但此刻,

    见荀彧挺身而出,他们再难按捺。

    原因很简单。

    荀彧虽忠诚于翠绿法师,但他更忠于古老的汉帝国。

    荀彧可容忍翠绿法师掌控朝政,

    但若翠绿法师觊觎帝位,荀彧必定首当其冲地反对。

    所以,得知荀彧介入后,

    他们内心的警觉稍有缓解。

    当然,这些人对荀彧的认知,仅限于过去的史实。

    因青安的突然崛起,

    此刻的荀彧对小皇帝的忠诚已大不如前。

    比起效忠汉帝国,荀彧如今更珍视家族的利益。

    当然,荀彧的转变,知晓者寥寥无几。

    毕竟,荀彧并无义务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坦露给这些无关人士。

    这些人未知的是,

    荀彧应允华佗成为考试监督,

    根源在于他认为华佗之举有益于国家。

    既有益于国家,荀彧自然乐见其成。

    ……

    言出必行。

    确认华佗的计划与青安关联不大后,

    这群士人迅速召集家中子弟,命他们报名魔法学院。

    然而遗憾的是,

    尽管他们已采取行动,

    但他们低估了华佗的影响力,以及丰厚待遇的诱惑力。

    那些贵族子弟匆忙赶到学院门前,

    准备排队,期望能抢先报名。

    然而,待他们抵达大门,

    才尴尬地发现,原定的一千名额在第一天便已满员。

    考虑到人们的热忱,华佗又额外开放了五百个席位。

    即便如此,

    在那总共一千五百人中,

    九成是普通民众,

    他们被每月优厚的待遇所吸引。

    剩下的人里,半数出身于商业世家……

    这群人,在见识到魔药“舒肛灵”的惊人利润之后。

    因此对于研习魔法医学,他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忱。

    依他们的设想。

    只要自家孩子能在魔法医学上有所建树。

    未来一旦研发出能与“舒肛灵”匹敌的魔法药剂。

    那么一夜暴富,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因此,比起寻常人家,这群出身商贾的家长们更为积极进取。

    魔法医学的学员中,商贾子弟占据了九成五。

    剩下的零点五,自然属于那些已效忠于青安王国的朝廷重臣们的亲戚。

    即使他们并非家族的嫡系,

    但唯有他们愿意承担这样的学习挑战。

    而这些权贵亲眷只占了七十五席位,

    原因不在于他们不愿参与,

    而是荀彧的选拔标准太过严苛。

    ……

    尽管事态发展显得有些奇异,

    但结果却让人满意。

    招收了一千五百名学员后,魔法医学院正式宣告成立。

    对于华佗而言,

    多年梦想终于成真,他的嘴角这段时间始终挂着微笑。

    那些追随华佗而来的魔法师们此刻也心怀喜悦。

    正当所有人都在思索如何向青安表达感激时,

    青安又有了新举动。

    他亲自登门,告知华佗与魔法师们,

    他将再捐出“舒肛灵”利润的十分之一,

    作为教师们的薪酬。

    “???”

    看着青安持续慷慨解囊,

    华佗再也无法保持平静。

    要知道,

    魔法医学院得以创立,

    关键就在于青安捐出“舒肛灵”利润的三成作为运营资金。

    即便是三成收益,也足够支付一千五百名师生的日常开支。

    现在,青安又提出拿出一成利润作为教师们的薪水,

    这让华佗坐立不安。

    要知道,

    目前学校内的教师仅有二十几位,

    而“舒肛灵”每月的利润已超过五千金币。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每位教师每月能领取二十金币。

    且随着“炎火汤”的普及,

    “舒肛灵”的利润只会节节攀升。

    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每月能拿到的报酬也将水涨船高。

    虽然华佗个人对金钱看得很淡,

    但青安这般毫无节制的付出,还是让他心动不已。

    毕竟,在过去那些年,

    即使是华佗,也无法确保每年能赚取两百金币。

    连华佗都无法做到的事,其他人更是难以企及。

    于是,当青安提出这个提议后,

    在场的教师们都不由得呼吸急促起来。

    “呵呵。”

    见到华佗没有丝毫犹豫便拒绝了自己的提议,

    青安并未听从他的意见。

    相反,他转向众人,开口说道:

    “我相信,各位既然选择加入魔法医学院,那么你们的目标肯定不只是为了追求财富。”

    "我之所以以丰厚的报酬馈赠各位,原因有三。首先,我由衷地感激各位的贡献。"

    "其次,我深知,尽管你们是医术高超的治疗者,但回归家庭,你们也是子嗣、伴侣、家长。"

    "你们肩上承载着家人的生活重担,当年你们毅然决然踏入医学院,这份回报,你们理应获得。"

    "最后一点,我想借由你们的待遇向全世界宣告:智慧是无法用金银衡量的珍宝!"

    "智慧是无法估量的珍宝?"

    青安的话语仿佛注入了神奇的魔力。

    也是因为青安的这一席话,令那些觊觎收入的医师们释去了心中的疑虑。

    见医师们纷纷接纳了这个决定,华佗即便心中百般不愿,最终也只得顺从。

    当然,这些人会选择如此,其实早就在青安的预料之内。

    毕竟青安明白,每个人都有凡人的考量。

    无需将他人理想化,视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相比于道德的束缚,给予实质的经济补偿更为实际。

    而事情的发展,正如青安所料。

    那些医师在获得了青安丰厚的奖赏后,他们教导的热情空前高涨。

    有的医师甚至恨不得倾囊相授,将毕生所学悉数教给学生。

    于是,医学院的声誉日益增长。

    起先对医学院持质疑或否定态度的人,纷纷被打脸。

    同时,青安的名望也借由医学院的声望,实现了又一次的飞跃。

    尽管这不是青安的初衷,但他无法抵挡华佗无形的推广。

    每次重要的演讲场合,华佗开口必言"感谢青安"。

    因此,在华佗的积极宣传下,人们才了解到:

    原来青安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医学院的成长。

    正是华佗的传播,使得原本与青安父子对立的官员们无言以对。

    毕竟事实正如华佗所言,青安除了出资,从未干涉过医学院的运营。

    就连青安如今的声望,也全归功于华佗。

    一时间,整个许昌城内,几乎无人不赞美青安。

    当然,皇宫内的那位除外。

    当汉献帝从某个渠道得知青安的举动后,他的内心怒不可遏。

    然而,即便此刻他再愤怒,也无法改变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自从青操三次血洗皇宫后,无人再敢成为汉献帝的心腹。

    就连每晚陪伴的嫔妃,在汉献帝眼中也成了青操的眼线。

    "朕的亲信,究竟在何处呢?"

    在诸多孤寂时刻,汉献帝常常这般自问。

    然而答案并未使他感到宽慰。

    “不,朕仍有忠诚之心腹,朕有灵雎,还有那三百名与灵雎共同秘密训练的战童。”

    一提及灵雎,汉献帝的面庞上不由得浮现出一丝微笑。

    曾有一次,青操因灵雎之事大开杀戒。

    那次暴露了汉献帝的深藏不露,但同时,愤怒中的青操选择直接斩草除根,而非留下活口,进一步探究内情。

    因此,至今在汉献帝的秘密掌握中,仍有那三百名受训的战童。

    此念一起,汉献帝心中重添了几分自信。

    蓦地,“吱呀”一声,大门骤然开启。

    汉献帝迅速敛去脸上的笑意。

    青操带着微笑步入,身后侍从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木箱。

    “呵呵,陛下今日气色甚佳啊。”

    青操笑说。

    “丞、丞相过奖了,寡人今日还算平静。”

    汉献帝谦卑地应道。

    “是吗?”

    “既然陛下心情不错,那我带来的这个小玩意儿想必能让陛下更加欢喜。”

    青操挥手示意。

    侍从立刻上前,在汉献帝注视下打开木箱。

    “哐当!”

    仅一眼,汉献帝便瘫坐在地,额头上汗水如溪流般滚滚而下。

    “呵呵,感觉如何,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你……,青贼!”

    “请陛下慎言!”

    “你……”

    望着青操那副淡然的样子,汉献帝因情绪激荡,最后竟说不出一个字来。

    木箱中陈列的,无疑是一颗人头,其主人汉献帝再熟悉不过。

    这人正是负责秘密训练战童的那位。

    按理说,此人不应被青操察觉,因为就连汉献帝自己也不知道其藏身之处。

    当然,此人被发现的原因也很直接——

    是灵雎透露给了青安。

    不久前,灵雎发现青安品性尚可,且对其生出情愫,于是选择与过去决裂。

    后来,当得知青安不惜重金推动医药学院创立后,灵雎反复权衡,决定将汉献帝秘密培养战童,意图刺杀青安父子的秘密告知青安。

    诉说完毕,灵雎恳求青安放过那些无辜的战童,他们终究只是汉献帝手中的棋子。

    而青安见灵雎已坦诚相告,也不再掩饰,直言自己早已知情……

    提及自己留下灵雎,是为了等候她揭示魔法的秘密。

    不得不承认,青安的言辞充满魔力。

    原本冷傲的灵雎,在听到青安的话语后,防线瞬间瓦解。

    随后。

    ……

    ……

    次日黎明,当青安从魔法梦境中苏醒。

    灵雎早已身着繁复的法袍,装扮得如同月光精灵。

    因获得了青安的郑重承诺。

    灵雎便引领着青安,直指她曾经的魔法训练之地。

    接下来的事便顺理成章。

    青安独自挑战并击败了数十名守护的骑士。

    随后在灵雎的见证下,释放了那些被战争遗弃的孤儿。

    他许诺道:

    若他们愿投身军旅,他将为他们撰写魔法引荐信;

    若他们选择耕耘大地,他将分赐他们丰饶的魔法农田。

    同样的,若他们欲与青安较量,他也乐意当场对决。

    最终,三百名战争孤儿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与未来的指引。

    处理完毕后,青安派遣信使将此事告知青操。

    于是有了后续。

    青操作为木匣的守护者,携带着神秘的头颅,面见了汉献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