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时间回到十六年前
屋子里明亮宽敞,显然是一间大家闺秀的闺房。
大床上躺着一名穿着蛾黄轻纱的年轻女子,脸上盖着一块粉色丝帕。
杨管家在床前站住:”这是我家的大小姐,闺名玉环。今日凌晨,家中的侍女柳儿发现大小姐悬梁身亡,却不知何故。“
陈安掀开玉环脸上的丝帕。
她紧闭双眼,脸色煞白,唇舌吐出,面目可怖,脖颈处一圈发紫的勒痕。
身上衣衫完好,内衫外裙整整齐齐。
口唇处未有流血。
陈安伸手按按她的颈处,肌肉僵硬,显已死去多时。
”坐婆来了么?“
”来了。“
一个头发花白身材矮小的老妇人从捕快们后边走了上来。
”查。“
”是。“
坐婆喊过沐夫人,又叫过两三个婢女站在床边,解开沐玉环的衣裙检查身体。
”体外无伤痕。“
”非处。“
沐员外夫妇和屋内婢女都脸色一变。
沐夫人回头去看沐员外,满眼惊疑。那几个婢女脸色也紧张起来。
“疑有身孕。”
一石惊起千层浪。
众人惊呼一声。
沐夫人身子晃了晃,幸得身边婢女伸手扶住,才未跌倒。
沐员外脸色白了又红,抿紧嘴唇,呼吸却粗重起来,一时惊怒。
坐婆仍在检查。
沐夫人甩手打了一个婢女一巴掌:“你怎么看得大小姐?”
那婢女跪下哭道:“柳儿实在不知小姐何时”
陈安看看沐员外。
沐员外沉声制止:“夫人。”
沐夫人忍下声来,只是坐在床边抹着胸顺气。
坐婆将沐玉环的头皮也摸了一遍。最后整理她的衣裙,到陈安前报告:“是脖颈处被勒,窒息而死。肌肉僵硬,应是昨天夜里便身亡了。”
陈安点点头,又上前仔细查看勒痕。
查毕,抬起身来,挥了挥手:“抬到衙内解剖,确认是否有孕。”
沐夫人正欲起身阻拦,沐员外说道:“扶夫人去歇息。”
“是。”
她的婢女半扶半拉,带着一脸不甘的沐夫人离开了。
捕快小甲和小乙取来担架,将沐玉环的尸体抬走。
时间回到十六年前。
桃河县的富商沐连海双喜临门。
他祖上留下的两家商铺被他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扩张到了八家,其中有四家开到了江州的另外两个县,一个是素迁县,一个清风县。
那年他捐了一个员外郎,便成了沐员外。
同年,年近四十的夫人终于诞下一女,粉嬾可爱,取名玉环。
府内虽是喜气洋洋,却总有些勉强。
“老爷,真是对不住,未曾为沐家生下儿子。”
沐夫人未出月子,便已泪水涟涟。
“夫人不必伤怀,生儿生女也是命中注定。是我沐连海命中无子,岂能怪到夫人头上。”
刚过四十的沐连海仍值壮年,虽然有些沮丧,但仍镇静地安慰着结发妻子。
“老爷还是纳妾吧,沐家后继无人,我终究是心里难安。”
“父亲纳妾不过两房,家中便闹得鸡犬不宁,家道中落,数家商铺只余两家,家中不过只我一个独子。我如今好不容易重振家业,虽不算大富大贵,但在这桃河县也是首屈一指。何必再步父亲后尘呢。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和和乐乐便好。等玉环长大了,招一个忠厚老实的上门女婿便足够了。”
一个丫环匆匆进来:“老爷,夫人,小姐有些气急,是否请郎中来诊一下?”
沐连海止住想要下床的夫人:“你且安心,我去看一下。”
隔壁屋内。
奶娘抱着襁褓中的小婴儿,脸露焦灼,见沐连海进来,急忙上前:“老爷,您看小姐她”
小婴儿粉粉嫩嫩,脸上褶皱尚未褪尽,还不会用嘴呼吸,只是张着个鼻孔,胸口急促地起伏,一张小脸红红白白,不安地左右扭动着,像是很难受的模样。
“快去请安保堂的秦大夫。”
“是。”
丫环应了一声,急急忙忙地出去了。
沐连海将婴儿抱过来,轻轻地捏着她的下颌打开嘴。
即便张开了嘴,小婴儿仍是不会用口呼吸,仍是气急。
他也不顾浊气,往婴儿嘴里吹了两口气,婴儿似是呛了一下,然后便啼哭起来,倒将气流从口里带进了体内。
然而小婴儿哭起来便没完没了,哭声似一只小猫似的,细细弱弱,听着让人心揪。
哭了半晌,声气更弱了些。
奶娘又不敢此时给她喂奶,怕呛着了她,只能抱在臂弯里轻轻边晃边哄。
“秦大夫来了。”
正在众人心急如焚时,丫环冲进来了。
留着山羊胡的秦大夫拎着药箱跟着丫环匆匆进来,未及跟沐连海打招呼,示意奶娘将婴儿放在小床上,解开她的衣襟,用食指和中指在婴儿的胸腹前仔细地按揿,慢慢地小婴儿止住了哭声,呼吸也通顺起来,脸色转成红润。
众人松了一口气。
沐连海让丫环去跟夫人说一声,免得她心焦。
秦大夫用手指按着婴儿的脖颈处细细体会她的脉搏,又轻柔地捏了她的四肢,合上她的衣衫,坐到桌边。
“秦大夫,小女可有何毛病?”
“胸痹,气虚脾弱,须得小心保养。”
“小女如此幼小,怎地会有胸痹”
秦大夫摇摇头:“先天不足,须后天补足。”
沐连海急问道:“如何补?补得足么?”
“我先开些甘草汤,若她能熬过三个月,往后再渐次加些人参。只是须得常备人参,越是年久,越是深山的野参效果越佳。”
“是,人参倒是可以,哪怕费尽资产也可。只是这些人参用下去,小女的身子可会转好?”
“只能养着,怕是不能根除,也要看小姐造化。”
沐连海年青时忙着重振家业,直到二十五六的时候才将早已订婚的夫人娶进门,之前夫人怀过两胎皆未保住,这么些年一直在喝汤药,好不容易诞下玉环,却仍是胎里带着不足。
夫人也提过几次纳妾。
但他心里清楚,未必是夫人的毛病。
何况他自小见了父亲的妻妾不和生出的种种事端,便一直不肯纳妾,倒也博得了忠厚专情的好名声,生意越发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