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里谁不服 > 第417章 接过二三车间的担子

第417章 接过二三车间的担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你是二车间的领头人,培训期间负责确认二车间技术工人是否到岗,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

    陈建业吩咐。

    “一定完成任务。”

    雷静锋大声喊道,中气十足。

    “夏金辉。”

    陈建业又喊。

    “到!”

    一个五十多岁,脸上皮肤斑驳的中年人回应。

    “你是三车间技术工人领头人,负责确认三车间技术工人是否到岗,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陈建业说道。

    “一定完成任务!”

    夏金辉大声喊道。

    “现在你俩确认名单上的人员是否到岗,汇报给我。”

    陈建业拿出两张纸。

    雷静锋和夏金辉接过纸张,开始点名。

    点到名字的人纷纷喊到。

    很快,人员清点完毕。

    “二车间技术人员全部到岗。”

    “三车间技术人员全部到岗。”

    两人汇报。

    “好,现在我开始讲第一课。”

    “”

    陈建业开始讲课。

    有过之前给一车间技术人员授课的经验,这次陈建业讲课更加游刃有余。

    一上午时间很快过去。

    很多技术人员的笔记本上,写了好几页纸。

    “你们之中,有些人参与了一车间夹具改造工作,有丰富的经验,这是你们的优势。”

    “下周,二车间和三车间都准备开展夹具改造工作,你们要把丰富的经验用上,带到工作中。”

    “我会在二车间和三车间活动,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随时问我。”

    陈建业最后总结。

    到了饭点,大家伙纷纷组团吃饭。

    陈建业准备回家做饭。

    “建业同志,一块去吃饭啊。”

    雷静锋和夏金辉主动邀请。

    想要和陈建业关系走近点。

    “我回家吃饭,下次吧。”

    陈建业笑着说道。

    下午,陈建业继续授课。

    众人有什么问题,直接举手提出来,陈建业当场解答。

    有些人参与了一车间的夹具改造工作,提出的问题比较专业,陈建业同样游刃有余。

    他的目光大大超出了这些人,而且身兼七级钳工的实力。

    解答众人工作中的问题,完全没有难度。

    一天的培训很快结束。

    陈建业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接下来两天,都是如此。

    培训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周六下班前,南新磊找到陈建业,说莫主任让陈建业上楼。

    陈建业来到莫庆有办公室,看到了任寿文和张挡风。

    “莫主任,任主任,张主任,你们好。”

    陈建业一一打招呼。

    “建业小同志,下周一我们二三车间开始夹具改造工作,得多劳你费心啊。”

    任寿文说道。

    “具体人员安排,我们仨合计完了,想着跟你商量一下,听取你的意见。”

    张挡风姿态放得很低。

    “领导,言重了,你们安排好,我按照安排干活就行。”

    陈建业连忙道。

    “行了,你别谦虚了,我们仨都信任你,你也该挑起这个担子。”

    莫庆有递给陈建业一份材料。

    陈建业打开。

    上面详细写着下周开始,二三车间的夹具改造工作任务推进情况。

    一车间援助的技术工人,按照五五分,分配给二车间和三车间。

    由三车间先挑选,剩下的给二车间。

    先挑选便占了便宜。

    张挡风一顿饭没有白请。

    二三车间同时开工,对夹具制造的材料需求,将是一个极大的消耗。

    任寿文和张挡风都提交了材料申请,同时一车间的库房敞开,任凭其他两个车间支用。

    总体进程三人一致决定,还是交给陈建业把控。

    毕竟陈建业有过做大型项目的经验,而且他是总发起人,干劲十足,技术、经验、精力都靠得住。

    “三位领导一致看好我,我自然当仁不让。”

    “一定完成任务。”

    陈建业看完材料,朗声说道。

    接过二三车间夹具改造项目的担子,是他本来就计划好的事。

    夹具改造项目分量很重,完成之后,对他个人荣誉的积累好处多多。

    莫庆有三人自然又一顿吹捧,让陈建业明天好好休息,周一开始带队伍努力工作。

    周日。

    陈建业带着冉秋叶回去娘家。

    她肚子大了起来,心里有些惶恐,回到娘家心里更舒服些。

    陈建业无所谓。

    休息时间,他去哪里都行。

    吃完晚饭,陈建业和冉秋叶骑车回到四合院。

    他看着钳工专业书籍,心里思索着自己的事。

    三项创新发明,他已经完成了两项,还差最后一项。

    这玩意得自己主动去发现,了解一个制造岗位,发现其中的弊端,进行优化改造。

    怎么完成第三项,陈建业没有什么头绪。

    ‘接下来多跑跑二三车间,说不定能给我启发。’

    陈建业暗暗打定主意。

    坐在办公室里,绝对干不出创新发明,只有下现场,在生产一线,深刻了解生产工艺才能发现缺陷。

    晚上,陈建业去邱继斌平房那边,给尤凤霞送了一回粮食。

    两人温存一番。

    “这个月底,我准备带奶奶和弟弟搬过去那边了。”

    尤凤霞说道。

    “行啊,需要我给你添置啥不?”

    陈建业问道。

    “不用,我现在干倒爷的活,啥玩意都不缺。”

    尤凤霞捋了捋头发。

    “那挺好,反正有啥问题你跟我说,合计着解决。”

    陈建业语气平淡。

    他和尤凤霞的关系已经平缓了,相当于在外面养了个小媳妇。

    接下来尤凤霞独立做倒爷,也符合陈建业的计划。

    以后他要是去港城开厂,需要一位商场精英辅佐。

    尤凤霞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周一。

    二三车间的技术工人们,按照一车间的模式,几人一组,开始对本班组的一些岗位,进行夹具改造。

    雷静锋是二车间负责人。

    夏金辉是三车间负责人。

    所有图纸交到他们手上,进行审核,通过之后夹具小组便开始制作。

    偶尔遇到雷静锋和夏金辉都把握不住的图纸,则交给陈建业进行实地审查,拍板。

    “陈工,这份图纸你看一下,我觉得还差了点意思。”

    雷静锋给陈建业展示一份图纸。

    “差点意思?怎么说。”

    陈建业接过图纸,扫了一眼。

    “就是感觉操作起来不太方便,我觉得改动一下能更好,可我想不出来。”

    雷静锋据实以告,并没有因为陈建业年纪小而轻视他。

    “去现场看看。”

    陈建业把图纸递给雷静锋。

    两人来到实操岗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