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穿越何雨柱截胡唐艳玲 > 第34章 干事业的好时候

第34章 干事业的好时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棒梗一开口,七十多岁贾张氏差点没送走。

    但贾张氏哪里知道,这个想法冒了出来。

    就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感觉。

    唐艳玲这双大长腿往后就在这个四合院生活,而且是斜对门,整天都能在他眼前晃悠。

    想想都觉得难受。

    “棒梗啊!你就不要自己骗自己了啊!一男一女躺在床上。一整晚的功夫,别说得手,恐怕连脚都傻柱得到了。

    唐艳玲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她已经不是黄花大闺女了。

    你不信,下午等他们下班,一准要洗床单。

    这样的二手货,我们贾家不能要,也丢不起这个人。”

    唐艳玲虽然好,是个城里姑娘,有工作,能赚钱,嫁了过来,贾家的生活水平肯定又要上一个台阶。

    但现在是别人家的媳妇,还有可能怀上了。

    想到这里,贾张氏怎么敢答应。

    “奶奶,我不管,我就要唐艳玲。”

    被这么一说,画面又出现在脑海中,喊了一声,拉起被子,蒙着头又开始哭了起来。

    “棒梗啊,别怪奶奶说话难听,但这就是事实,你爹当年娶你妈的时候,还不是整晚整晚的不睡觉。”

    贾张氏知道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棒梗认清现实。

    “晚会儿,我到斜街找杨媒婆给你打听打听,照着唐艳玲的样,在给你寻摸一个。”

    贾张氏现在心里也不好受,傻柱娶唐艳玲可以说是对他们家贾家形成了致命打击。

    损失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唐艳玲。

    媳妇没了可以在寻,但拉帮套的没了,往后该怎么办。

    秦淮茹过完年就四十七岁,还三年就退休了。

    她这些年完全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面,到现在还是一级工。

    到时候退休,恐怕也只能拿到七成的工资。

    棒梗又没了工作。

    现在也二十七岁了。

    要是再不娶媳妇,恐怕,她们贾家就要成为绝户了。

    还好这些年,有傻柱拉帮套,也存了些钱,要不然真没法过活。

    “哎!”

    想到这里贾张氏,叹了口气。

    掀开门帘,去找杨媒婆打听姑娘的事情。

    “嗯”

    何雨柱一觉醒来,只觉得浑身舒服,就是手睡麻了。

    这个班不能上,沙发都不能配一张。

    “刘岚”

    何雨柱看了看手表,都到饭点了,都不知会自己起来吃饭。

    “来了。”

    伺候人,可是刘岚看家的本事。

    听到何雨柱的叫唤立马就把饭菜准备好,端着一路小跑就来到何雨柱的办公室。

    这地方离二食堂不远,平时何雨柱也不关门,平时有招待餐,也方便传达。

    “傻柱,睡醒了!”

    “刘岚你平时也挺聪明的,这会儿怎么这么没眼力劲,我这是睡觉吗,我是趴着思考上面传达的精神要领。”

    “行行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刘岚连忙把饭盒放在何雨柱的办公桌前,又帮他倒了杯热水。

    “傻主任,你先吃完饭,在领悟精神,我就不打扰了。”

    何雨柱这些天有点奇怪,以往虽然不炒菜,但到了饭点,总是要占着窗口给工人打菜,就是为了看漂亮的小媳妇,现在竟然躲在办公室睡觉。

    刘岚摇摇头,也不多想,权当何雨柱娶了黄花大闺女,对其他的不感兴趣。

    “唐牛,过来了没有。”

    刘岚刚迈出门口,又被何雨柱叫住了。

    “来了,按你说的跟着胖子,别说他小小年纪,炒菜本事却相当不错。”

    中午,唐牛在厨房露了一手,比不灵光缺根弦他们手艺都要好,也征服了不少人。

    “行了,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这让何雨柱没有想到,看样子一个学徒工倒有点委屈这小子。

    吃完饭,何雨柱骑着自行车离开了轧钢厂。

    名义上是采购配料。

    实际就是翘班。

    不多时,何雨柱已经出现在了农贸市场。

    下午卖菜的也挺多,都是照顾像他这样的双职工家庭。

    除了正规经营的店铺外,还有很多附近村民来摆摊,置换生活费的。

    已经没有人举报这样的行为了。

    但这个时候还不是下班时间,都无精打采的,

    有的聚在一起,打着牌,聊着天。

    有的则独自缩成一团!

    这么大冷天的,出来支摊也是没有办法,都是为了生活,不然谁不想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不仅摆摊随处可见,倒买倒卖粮票的人都直接在大街上讲价还价。

    甚至粮食部门恢复粮油集市贸易,重新开始粮油议价经营,目的就就是照顾那些消耗大吃不饱的重体力工作者,以及农村进城没有粮本人员。

    其实从六五年开始,国家还完老毛子的外债,就不需要勒紧裤腰带。

    当时就有推出议价粮,但十年运动不得不被迫中断。

    现在改革开放,重新推出,已经释放出了一个很好的信号。

    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

    在农贸市场逛了两圈,最后购买一只老鸭,农村散养的,比平台上的营养价值高。

    打算买回去回家好好补补。

    看也看了,买也买了。

    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特意绕道去了趟电影院。

    许大茂可是个人才,现在又是傻字辈的兄弟,自己干事业不得拉上他。

    不曾想,这鳖孙子,不在。

    电影院安排他下乡送电影去了,晚上才会回来。

    摇摇头,也不急于一时,等许大茂这孙子回来再说。

    现在时间还早,唐艳玲还没下班,既然打算把自家的家具都置换了。

    这东西肯定得在平台上买。

    正好闲暇无事,拿出一张电影票。

    在电影院坐着选购。

    不多时,家具已经买好,精美的很,而且是定制款。

    但不能就这么冷不零丁的放在家里。

    所以得找个地方存放起来,回头找人拉回去。

    想着这些,何雨柱直接起身,骑着自行车来到郊区。

    改革开放开始,有不少人回归故乡,甚至南下。

    北京作为首都,将来肯定会是个膨胀的大面包,迅速的发展起来。

    寸土寸金。

    买下来只赚不赔。

    何雨柱也不避讳,进了村,直接打听有没有人想卖房子。

    果然不出所料,有一户着急南下,打算落叶归根,着急出手。

    何雨柱便直接买了下来,等明天直接找几个板车把家具拉回去就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