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真正的蜂群无人机
一个个&34;蜂群&34;智能无人机在赵阳的带领下渐次成型。
整个团队披星戴月,夙兴夜寐,誓要让这个颠覆常规的利器早日问世。
&34;小李,翅膀材料用石墨烯预浸料,柔韧性要好,还得耐高温。&34;一天,赵阳在实验室指点道。
&34;明白,我这就去改进工艺!&34;小李兴冲冲地回应。
不出三天,一种比蝉翼还要轻薄的机翼诞生了。它历经上千次振动试验,硬度依旧,寿命大增。
&34;不错!这下&39;机械蜂&39;飞得更高更远了。&34;赵阳拿着样品,眼前一亮。
接下来就是大脑芯片的研制。赵阳亲自挂帅,带领智能组加班加点攻关。
&34;咱们必须用上最先进的神经网络,赋予蜜蜂以群体智能。&34;他信心满满地说。
于是,一块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经过了上万次训练,学会了目标识别,路径规划,编队协同……简直就像给每只机械蜂都装上了&34;超级大脑&34;。
而微型传感器和纳米发动机的研制,更是让赵阳费尽心机。
&34;组长,咱们必须把尺寸做到极致,还不能影响性能啊。&34;老马一筹莫展。
赵阳灵机一动:&34;用mems工艺!在芯片上直接制造微型机电系统,保证体积最小化。&34;
于是乎,一个个堪比蚊子大小的微型陀螺仪,气压计,红外探测仪应运而生。而纳米级涡轮机的推力重量比,更是高达惊人的200:1。
装配无人机时,赵阳更像个艺术家。他将每个零部件精雕细琢,反复打磨,直到满意为止。
当最后一只&34;机械蜂&34;诞生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只见它通体乌黑,双翼轻薄,腹部隐隐泛着金属光泽,活脱脱就是一只小蜜蜂放大了数十倍的模样。
&34;这……简直是大自然的&39;复刻版&39;啊!&34;有人惊叹道。
然而让大家更惊讶的还在后头。只见赵阳默默走到操作台前,在电脑上点击了一个程序。
瞬间,所有机械蜂的眼睛都亮了,齐刷刷地望向他,一动不动,活像一支训练有素的&34;特种部队&34;。
&34;出击!&34;赵阳大喝一声。
嗖嗖嗖!数百只机械蜂腾空而起,呈三角队形直冲云霄。它们时而散开,时而集合,配合之默契,令人眼花缭乱。
接着,赵阳又对着麦克风下令:&34;目标,正前方500米高射炮阵地,准备攻击!&34;
只听&34;嗡&34;的一声,百余只机械蜂闻令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向目标。它们边飞边变换队形,彼此呼应,配合天衣无缝。
&34;轰!&34;数十发炸弹应声落下,将高射炮阵地夷为平地,爆炸声惊天动地。
而更令人惊骇的是,无人机竟在爆炸中毫发无损!原来,它们早已散开队形,躲过了冲击波的袭击。
&34;妈呀!这&39;集群&39;战术太可怕了!&34;有人惊呼。
&34;简直无懈可击!导弹都打不着,更别提高射炮了!&34;
赵阳得意地环视一周,豪气顿生:&34;诸位,这就是&39;蜂群&39;无人机的威力!想象一下,未来战场上,千千万万只机械蜂组成的&39;集群&39;,该有多么摧枯拉朽!&34;
众人闻言,无不热血沸腾,激动万分。
就在此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34;首长,国防部的人马上就到,要来验收咱们的&39;机械蜂&39;!&34;
赵阳嘴角微微上扬:&34;很好,那就让他们见识见识&39;炎国智造&39;的力量吧!&34;
转眼间,一众身着军装的高级将领们风尘仆仆地赶到。他们个个气宇轩昂,目光如炬,一看就是常年厮杀沙场的猛人。
&34;赵所长,你们的&39;智能蜂群&39;弄得怎么样了可别让我们白跑一趟啊。&34;为首的军官开门见山。
&34;呵呵,各位将军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34;赵阳满脸堆笑,&34;咱们这&39;宝贝疙瘩&39;,各位一定满意!&34;
说着,他偷偷按下了一个开关。顿时,一股低沉的嗡鸣声悠悠响起,却不见有任何东西飞出。
众将军一头雾水,正要发问,却见赵阳从桌上端起一个不锈钢水杯,笑吟吟地说:&34;各位,先喝口茶解解渴&34;
&34;什么茶不茶的,赶紧拿出来瞧瞧!&34;有人不耐烦地催促。
赵阳却好整以暇地说:&34;我说将军,您仔细瞧瞧这杯子&34;
那将军狐疑地接过杯子,前前后后看了个遍,突然变了脸色:&34;我,我怎么觉得它在,在嗡嗡响&34;
话音未落,水杯突然四分五裂,哗啦啦散成一地碎片!将军吓得魂飞魄散,一屁股跌坐在地。
只见无数只黑压压的&34;机械蜂&34;,正从杯子的残骸中一涌而出,瞬间将所有人围得水泄不通!
&34;我的老天爷!&34;
&34;这,这是什么玩意儿&34;
&34;快看,它们,它们在盯着我们!&34;
一群久经沙场的猛将军顿时慌了神,胆战心惊地盯着那一双双泛着幽光的&34;电子眼&34;,手足无措,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34;哈哈哈,各位将军不必紧张。&34;赵阳哈哈大笑,&34;这些都是咱们的&39;战斗虫&39;。为了便于携带隐蔽,特意设计成了&39;变形金刚&39;的样式。一般情况下,它们就会伪装成不起眼的物品,比如水杯,甚至钢笔。必要时再集结成蜂群,发动攻击。如何这个创意不错吧&34;
将军们如遭雷击,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半晌,一个老将军才颤巍巍地站起身,擦了把冷汗:&34;赵,赵所长,您这杀手锏也太厉害了吧就连国防部都被骗过去了,换做敌人,岂不被打个措手不及&34;
&34;正是如此!&34;赵阳洋洋得意,&34;这就是&39;机械蜂&39;的过人之处。
体积小到肉眼难辨,智能高到无所不能。几百只聚在一起,就是颗&39;集束炸弹&39;;上千只组成蜂群,简直就是移动的&39;核弹&39;!关键是它们还能伪装隐蔽,神不知鬼不觉。就算过安检,也躲得过各种探测仪。敌人防都防不胜防,打又打不着。这一招,我管它叫&39;暗渡陈仓&39;!&34;
将军们面面相觑,半晌说不出话来。
&34;那,那它们的射程呢&34;有人小心翼翼地问。
&34;射程这个好办。&34;赵阳轻描淡写地说,&34;每只机械蜂的航程有500公里,怎么也够它们渗透到敌人腹地了。一旦抵近目标,立刻发动&39;蜂群攻击&39;,包你一击必杀!&34;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暗自庆幸这玩意儿不是敌人发明的。
赵阳接着说:&34;还有,各位可能还不知道,这些机械蜂的头部,可都装了微型摄像头。平日里深入敌后,那可是最好的&39;活地图&39;!想要侦查情报,实时监控战场,它们比无人机、卫星不知强多少倍。&34;
&34;而且啊,有了&39;集群智能&39;,哪怕一只昆虫&39;阵亡&39;,其他的立刻能接管它的任务。可以说,这支&39;蜂群大军&39;就没有失败的可能!&34;
将军们闻言,不由得肃然起敬,眼中露出惊叹和敬畏。
&34;赵所长,这简直是颠覆战争的利器啊!&34;
&34;有了它们,还要坦克、大炮干什么&34;
&34;照这势头,三军都可以裁了,改叫&39;昆虫军&39;得了!&34;
一时间,惊叹声此起彼伏。赵阳微微一笑,对身边的老马使了个眼色。
老马会意,当即喊道:&34;各位首长,接下来有请移步靶场,咱们现场演示一下&39;机械蜂&39;的威力!&34;
说时迟那时快,数百只机械蜂呼啸升空,带着一群目瞪口呆的将军,直奔靶场而去。
只听一声令下,蜂群立刻散开,呈扇形将靶场围得水泄不通。紧接着,又是一声令下,它们立刻聚拢,组成人型,直扑当头一座&34;碉堡&34;。
&34;轰!&34;随着一声巨响,碉堡瞬间被炸得粉碎!而更令人胆寒的是,周围十几个标靶竟无一幸免,全被蜂群撕得粉碎!
&34;这……这也太强悍了吧&34;将军们惊得说不出话来。
&34;不止如此!&34;赵阳指向远处,&34;看,蜂群分成了三路,正在向三个方向进攻。这可都是它们自主决定的,无需人工指挥。&34;
果不其然,又是一连串爆炸声,数十个目标应声而倒,无一漏网。整个靶场瞬间被夷为平地,一片狼藉。
将军们看得心惊肉跳,面如土色。他们似乎已经看到,在未来的战场上,无数&34;蜂群&34;汹涌而至,所向披靡的情景。
良久,一个老将军才醒过神来,颤声说道:&34;赵所长,您的&39;机械昆虫&39;,当真是军事革命的一大利器啊!有了它们,还怕什么强敌来犯谁敢染指我们的国土,分分钟教它灰飞烟灭!
&34;您过奖了。&34;赵阳谦逊一笑,&34;能为国防事业尽绵薄之力,是我们科研人员的无上光荣。今后还请各位首长多多关照,咱们一起携手,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34;
&34;那是当然!&34;将军们纷纷点头,个个像打了鸡血般亢奋。
就这样,一场堪比&34;外星入侵&34;的新武器演示,在所有人的惊叹声中圆满落幕。
当夕阳西下,将军们恋恋不舍地告辞。临走时,他们还一个劲儿地跟赵阳握手,千叮咛万嘱咐地说:&34;赵所长,这&39;机械蜂&39;可得保密啊!说什么也不能让敌人知道,不然咱们就没优势了!&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