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 > 第418章 新的舰载机和轰炸机

第418章 新的舰载机和轰炸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首当其冲的,就是机体结构的优化。

    &34;这款飞机,未来将是海龙一号的中流砥柱。它必须能在航母上随时起降,风雨无阻。&34;赵阳用手比划着,&34;所以,咱们要对它进行一系列&39;瘦身&39;。&34;

    &34;具体怎么做呢&34;有人好奇地问。

    &34;首先,是机翼和尾翼的折叠。&34;赵阳拿起笔,在纸上画出一个个框图。

    &34;传统舰载机的翼展太大,降落时很难收纳。咱们可以采用类似&39;鸥翼&39;的设计,把它们折叠起来。这样,飞机的体积能缩小30以上!&34;

    众人一阵惊叹,连连点头。

    接着,赵阳又提出,要加强起落架的强度。

    &34;舰载机每次降落,都要承受巨大的冲击力。为了适应航母甲板的颠簸,咱们必须采用新型材料,彻底加固起落架。&34;

    &34;是不是还要优化轮胎&34;有人接话道。&34;我听说,现在鹰酱的舰载机,都用上了充气橡胶轮胎。&34;

    &34;没错!&34;赵阳竖起大拇指,&34;充气轮胎不仅耐磨,而且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配合全向刹车,可以显著提升降落的安全系数。&34;

    大伙听得频频点头,不时发出赞叹。

    对飞机动力系统的升级,赵阳也有一套高招。

    &34;目前舰载机普遍采用涡扇发动机,推重比还不够理想。咱们要换装最新的自适应涡扇发动机,推力直接上一个台阶!&34;

    &34;什么是自适应和普通涡扇有啥区别&34;一名年轻工程师好奇地问。

    &34;简单说,就是让发动机能够自动调节进气量和涵道比,适应不同的飞行工况。&34;赵阳耐心地解释道。

    &34;比如,在低空高速飞行时,它会自动减小涵道比,保证风扇不会超转。这样,不仅降低了油耗,还大大提高了加速能力!&34;

    台下一片恍然大悟,纷纷交头接耳。

    &34;组长真是高!&34;

    &34;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点子啊!&34;

    听到这些议论,赵阳的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微笑。

    而说到航电设备的改造,他更是眉飞色舞。

    &34;舰载机执行的大多是前出任务,信息优势至关重要。所以,咱们一定要搭载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34;

    &34;啥叫有源相控阵听着怪拗口的。&34;有人小声嘀咕。

    &34;这个说来话长。&34;赵阳清了清嗓子,拿起教鞭,在板书上写下几个关键词。

    &34;传统机载雷达都是&39;无源&39;的,雷达波从发射机产生,经天线发出,再由接收机接收目标反射波。&34;

    &34;而有源相控阵就不同了,它的每个天线单元,本身就是一个微型收发器。这样一来,不仅探测距离大大提高,而且还能同时跟踪多个目标!&34;

    &34;我的天!那不就是&39;电子眼&39;吗&34;有人惊呼道,&34;有了它,还怕找不到敌人&34;

    &34;可不是嘛狭路相逢勇者胜,谁先发现谁,谁就能占得先机!&34;

    赵阳抱以会心一笑,接着说道:&34;配套的,咱们还要升级&39;光电吊舱&39;,搭载新型红外/紫外搜索跟踪系统,让飞机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都能捕捉敌踪。&34;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个个两眼放光。

    光是这些改进,就已经能让舰载机的战力翻几番了。可赵阳的雄心,远不止于此。

    &34;光有&39;千里眼&39;,还不够,还要有&39;顺风耳&39;!&34;他突然话锋一转,语出惊人。

    &34;这是啥意思飞机还能监听不成&34;台下一阵哄笑。

    &34;那是自然。&34;赵阳悠悠说道,&34;我们要给舰载机配备最新的信号情报系统,能够监测和分析各种电磁信号。&34;

    &34;比如,敌方雷达的搜索范围和脉冲参数,敌机的无线电通讯,以及导弹的制导方式……只要是电磁信号,就休想逃过它的法眼!&34;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这还是飞机吗分明就是一个全能的情报中心啊!

    &34;有了这个&39;克敌制胜&39;的法宝,不管敌人玩什么花样,咱们都能先发制人,迎头痛击!&34;

    想到这里,众人不禁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冲上云霄,和敌人大干一场。

    赵阳见状,笑着摆摆手,示意大家平复情绪。

    &34;当然,仅靠自己是不行的。&34;他话锋一转,表情也随之凝重起来。

    &34;咱们的舰载机,还必须和航母形成完美配合,发挥整体作战效能。&34;

    &34;这么说来,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也要升级咯&34;有人不禁问道。

    &34;正是!&34;赵阳竖起食指,赞许地点点头。

    &34;传统蒸汽弹射已经落伍了,既耗能大,又不易维护。我们要全面换装电磁弹射,效率提高数倍不止!&34;

    &34;什么,用电磁力弹射飞机&34;有人瞪大了眼睛,&34;这,这科幻电影里才有吧&34;

    赵阳莞尔一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34;电磁弹射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甲板上铺设线圈导轨,通大电流产生强磁场,把飞机像子弹一样弹射出去。&34;

    &34;由于没有机械摩擦和传动损耗,它的加速度比蒸汽弹射高几倍,而且反应更灵敏。配合精确计算的起飞参数,可以大幅提高起飞的成功率。&34;

    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惊叹,大伙儿恍然大悟。

    &34;所以说,只要电力充足,这套系统就能常年高强度使用,随时让舰载机成群结队上天入地!&34;

    赵阳的语气十分自信,仿佛那个飞机跳跃的画面,已经出现在眼前。

    对于制动,他同样胸有成竹。

    &34;现在的阻拦装置,都是液压传动,吸收冲击的能力有限。&34;他指着图纸上一处说道,&34;我们完全可以参考电磁炮的原理,外加大功率电容,把它改造成&39;电磁阻拦器&39;。&34;

    &34;这样一来,哪怕是几十吨重的戴着,降落时也能瞬间刹停,既安全,又高效。&34;

    众人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这可真是鬼斧神工啊!

    同样的技术,竟能让飞机在天上&34;金蝉脱壳&34;,在地上&34;猛虎下山&34;!

    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都能发挥极致威力!

    改进方案的最后,赵阳着重强调了舰载机的综合作战能力。

    &34;我们的飞行员,将是海龙一号的尖刀。他们不仅要争夺制空权,还肩负反舰反潜的重任。&34;

    &34;尤其是要摧毁敌方的预警机和加油机,为后续攻击扫清障碍。这就要求舰载机必须形成超视距精确打击的能力。&34;

    &34;同志们,未来的海空战场瞬息万变,机会转瞬即逝。我们务必抓住每一次出其不意、先发制人的时机,给对手致命一击!&34;

    &34;为了完成这个使命,舰载机的空空导弹必须升级!射程要更远,速度要更快,突防能力要更强!&34;

    &34;此外,为了对付敌方的大型水面舰艇,咱们还要搭载反舰巡航导弹。这种导弹体积虽大,但是射程超远,杀伤力惊人,是名副其实的&39;航母杀手&39;!&34;

    &34;总之,不管敌人是隐身战机,还是宙斯盾舰,在我们的&39;猎鹰&39;面前,都将无处遁形!&34;

    讲到这里,赵阳用力握紧拳头,目光如炬,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台下掌声雷动,响彻云霄。

    每一位设计师,都被他的雄心壮志所感染,恨不得立刻投入到新一轮的技术革新中去。

    而在他们身后的屏幕上,一架架金属大鹏振翅欲飞。

    它们迎风招展,气势如虹。

    在朝阳的映照下,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

    讲完舰载机的改进方案,赵阳并没有就此打住。

    紧接着,他又将话题转向了轰炸机。

    &34;海龙一号的眼睛有了,拳头也有了。可只这些,还不足以完胜强敌。&34;他环视四周,表情肃穆。

    &34;在未来的海战中,我们面对的是一支极其强大的对手。他们不仅装备一流,而且作战经验丰富。&34;

    &34;所以光靠舰载机,再先进,也很难对其造成毁灭性打击。&34;

    &34;没错!&34;有人应和道,&34;历次数次战争,都证明了这一点。鹰酱的f-14、f/a-18虽然称霸制空,但对地面目标的杀伤,其实并不理想。&34;

    赵阳点点头,接着分析道:

    &34;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载弹量小,难以形成饱和攻击;二是突防能力不足,容易被强大的防空火力拦截。&34;

    &34;那该怎么办呢&34;有人忧心忡忡地问,&34;总不能让航母白白暴露在敌人面前吧&34;

    &34;这就要用到轰炸机了!&34;赵阳斩钉截铁地说。

    &34;轰炸机体积大,油量充足,挂载能力超强,是摧毁地面目标的利器。有了它们,航母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对敌人实施毁灭性打击!&34;

    众人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是。

    &34;利用舰载机争夺制空权,再用轰炸机痛击敌军地面力量,这正是航空母舰的克敌制胜法宝啊!&34;

    &34;没错。&34;赵阳赞许地点点头。

    &34;但我们要打造的,不是一般的轰炸机,而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战略轰炸机!&34;

    此言一出,四座哗然。

    &34;战略轰炸机那不是专门用来投核弹的吗咱们造它干嘛&34;有人不解地问。

    &34;这就叫&39;以战略思维,指导战役战术&39;啊。&34;

    赵阳摇摇头,语重心长地解释道:&34;核威慑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常规力量。

    尤其是在局部战争中,胜负往往取决于谁能率先摧毁对方的战略目标,切断其作战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舰载机的突防能力还是不够的。&34;

    大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人追问:&34;那战略轰炸机跟普通轰炸机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非要用它来配合航母作战呢&34;

    只见赵阳背着手在屋里踱着步,侃侃而谈:&34;传统轰炸机虽然载弹量大,但是速度慢,突防能力差,难以有效突破敌方的纵深防空。

    而战略轰炸机就不同了,它拥有更大的体积,更充足的油料,还有特别设计的隐身外形。

    这使得它能在千里之外发起攻击,同时规避敌人的拦截。

    当敌人还只能通过预警机发现我方舰载机时,战略轰炸机就已经摧毁了他们的指挥中枢和关键基础设施。这才是制胜的关键!&34;

    赵阳停下脚步,挥舞着拳头,神采飞扬地说:&34;所以,我们要打造一种全新概念的战略轰炸机!它不仅能执行超远程打击任务,还能和舰载机编队协同作战。

    当舰载机控制住制空权后,战略轰炸机就可以更深入敌后,用饱和式轰炸彻底瘫痪敌人。

    而且,它还要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和灵活性,能适应复杂电磁环境。

    总之,这将是一款真正能和航母形成犄角之势,颠覆战场规则的神兵利器!&34;

    众人被赵阳的宏伟构想深深折服,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