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我的父亲是司令 > 第612章 豪华阵容,接待

第612章 豪华阵容,接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九点钟,剪彩仪式正式开始。

    主持仪式的人先说了一段开场白,然后开始介绍出席仪式的领导和来宾。

    蜀川各个大型机械厂,轧钢厂的厂长,蜀川各地区和城市的副职。

    本来各地区和城市的级别跟华心研究所是一样的。

    但这年头各地基本都是靠工业起家,华心研究所又是工业最璀璨的那颗明珠。

    所以他们都主动跟华心研究所联系,要来参加剪彩仪式。

    不过并没有正职前来参加仪式,都是副职,毕竟这只是分所,能来副职已经很重视了。

    “各位领导,来宾,首先向大家介绍出席本次仪式的领导。”

    “华心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张作梅。”张作梅笑着起身向后示意。

    “原华心研究所所长,华心研究所总顾问,巴中市市委书记李丰”李丰也笑着站起来。

    后面的一众干部面色微变,看到李丰的位置时更是暗叫不妙。

    完了!没听说李丰原来是华心研究所所长啊!

    而且看他这位置,就算调任了在华心研究所的份量依然不小。

    一些心思敏捷的人更是把李丰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华心研究所为何要在千里之外的蜀川建分部?这很大几率是冲着李丰来的啊!

    看来以后的跟巴中打好关系了。

    人群中只有蜀川第一轧钢厂厂长谭强心里乐开了花。

    值了!那么多投资全都没有白费!

    就冲李丰这个位置,以后随便打个招呼他们轧钢厂都能飞起来。

    他们虽然是第一轧钢厂,但其他机械厂在后面追得也很凶。

    他们这个第一都快名存实亡了。

    现在,一切都稳啦!

    接着介绍起其他领导,足足介绍了五分钟。

    听的附近围观的百姓和工人震撼不已。

    “市政府成立都没这么多大官来吧?”

    “是啊,低于副厅的干部都没资格叫出名字来,太夸张了!”

    然后前排的八个人上台进行剪彩。

    仪式结束,李丰等人来到办公室。

    以后蜀川分部由周勤之负责,戴全任副所长。

    蜀川分部的规模不会很大,最多不超过两百人,这边主要是攻克生产难题的。

    又了解了一下当前的研制情况,李丰来到车间,跟戴全配合做出了十多个高精度的核心零件。

    有了这几个零件,就能生产出更高精度更稳定的钻床,这就相当于机械母体。

    以后李丰的主要任务就是生产这些可以生产出新机械的生产型机械。

    第二天一早,李丰并没第一时间回巴中,而是带着巴中驻蜀都办事处的干事来到火车站。

    从青华大学挖来的老师一会就到了。

    三十多名教师里,只有三个普通的老师是全职,连人事关系都转过来了。

    其他老师和教授都是挂职。

    不过李丰还是要给到他们足够的尊重和重视,毕竟人才难得。

    等了一个多小时,火车进站,一行气质脱俗的老师拖着行李艰难地走下车。

    李丰见状急忙笑着上前握手。

    “各位教授,老师,路途奔波辛苦了。”

    “我是巴中市委书记李丰。”

    老师们听到李丰的自我介绍全都大吃一惊,车站寒风呼啸,但他们心里都暖洋洋的。

    一个城市的一把手亲自过来接他们,这是何等的重视啊!

    更何况李丰在四九城也不是籍籍无名之人,那是为国奉献的青年典范。

    他们所有人的贡献都没李丰多,所以,这怎能不让他们感动。

    再加上李丰也是青华大学毕业的,他们天然对其有种亲近感。

    为首的年纪稍大的教授鼻头一酸,近些天他们在四九城可是饱受挫折。

    如今李丰却如此重视他们,不少人已经在期待未来的教学生活了。

    为首的教授抬了抬眼镜,郑重地握住李丰的手。

    “李丰,我们这三十多个人,绝对不会让巴中人民指着我们脊梁骨骂娘!”

    教授正是潘际銮,中国焊接领域的开山鼻祖,院士级别的人物。

    “对,李丰,我们不会吃白饭的!”旁边一名中年教授也信心满满地说道。

    李丰笑了一下“老师您言重了。”

    这名教授正是金国藩,李丰读研究生时的导师,机械系教授,专攻精密仪器和机械学,也是院士级别的人物。

    “走吧,车在门口,我们先上车。”

    “好好好,走。”

    “来来来,帮忙拿行李。”李丰接过老师手中的行李,指挥着接待处的干事。

    走向汽车的途中,李丰笑着跟各位老师解释。

    “这几天各位老师辛苦了,我们先在蜀都歇一天,明天上午再出发。”

    老师金国藩闻言笑着摇摇头。

    “不用,这坐火车哪算得上累啊,现在快到饭点了,我们吃个午饭下午就出发。”

    “对,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早点到,找点事情做呢!”

    李丰一看众人都同意,只能笑着点点头。

    直接把他们带到了锦江饭店,然后自掏腰包,让各位老师们好好吃了一顿。

    下午一行人才坐着汽车摇摇晃晃地出发。

    三十多个老师,加上李丰和干事都有四十多人了。

    不可能让这些老师去坐卡车,走三天土路,就是野战军来了都得累得不轻更别说这些老师了。

    所以李丰跟市委也是下了血本了,直接找交通厅的周厅长租了十辆吉普车。

    这些老师里也有一部分普通老师还没坐过汽车,所以他们倒也不觉得颠簸和艰辛。

    可到了晚上,来到棉阳境内时所有老师都蔫了。

    李丰鼓励了一番,然后安排大家住进招待所。

    第二天,李丰让司机放慢速度,车队慢悠悠地走了五天才进入巴中境内。

    一进入巴中,路面陡然开阔平坦起来,地上铺满了石子,没有深坑和凹槽。

    车内的老师们一下就反应过来了。

    “到巴中了?”

    “对,我们巴中的路去年刚刚修好,后面就好受多了。”李丰笑着答道。

    老师们伸出脖子,看着地下修的石子路,神情略显振奋。

    这谁说巴中穷的?能修得起这么多路怎么可能会穷?

    旁边更发达的果城都没这么好的路,路面虽然也是铺设了一些石头,但用料根本不足。

    也没人养护,用了没多久就又成了泥泞坑洼的土路了。

    这都能从侧面反映出巴中市委和市政府是干实事的,这样的话,他们的生活和教学也就有保障了。

    想到这,老师们更加期待和急迫了,恨不得马上投入工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