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论我该如何苟成武林盟主 > 第140章 他来了(二更)

第140章 他来了(二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是楞严经中,阿难与如来的一段问答。”

    我皱着眉,心思有些复杂。

    《楞严经》有云:

    “(译)如来问阿难:你与我情谊深厚,我们俩有兄弟般的情份,你在发心求无上智慧之时,在我的佛法现示之中,见到了什麽美妙景像,能使你当下舍弃世间的深重恩爱

    (译)阿难告诉如来:那时我看到如来之身有三十二种无上美妙之相,其形体澄澈透明如水晶一般。我自已思量,这样的美妙之相一定不是因爱欲而生出的。为什麽呢因为之气粗浊不堪,腥臭交织,脓血杂乱,不能生出这等明净无暇聚集光明的形体来。我无限期望崇仰,所以跟随如来出家修行。”

    (译)如来又说:多好啊,阿难。你应该知道,一切众生长久以来,就沦入了生死的相接相续之中,这都是不知道无生无灭不迁不变的真实心的缘故。心的本性是明净光洁的,如用之於种种妄念,则这些妄念皆会颠倒不真实,所以就有众生在生死烦恼中流转不停息。你要是想修习无上智慧,真正地揭示心性的真实。那麽你应当诚实地回答我的问题。诸天十方的如来佛的修行,都是一样,能够脱离生死轮回,这都是以诚心修行的结果。心有诚实,口有诚实,自始自终贯穿修行之中,那麽你的修行就永远不会产生种种起伏曲拆……”

    阿难与佛陀的对话本不为怪,论经论论《楞严经》也不为怪,但如果,论经只论《楞严经》中的这一小段,是不是就有些奇怪了?而且这段经从我进殿开始,通相大师已经至少重复了五遍,他身边的其他众高僧和蒲团上的庄主顾长明却如同没听到似的……

    我站在这里,听得隐隐有些揪起心来。

    我暗暗地思索着,着实想不出这是个怎样的局面。

    终于,在重复第七遍时,寺中钟鼓声响起,殿中的梵经声嘎然而止,午课结束。

    “阿弥陀佛。”

    通相大师缓缓合掌,眼中闪过一丝踌躇,终是深深一拜,掬了个礼道:

    “顾施主,老衲这就要动手了。”

    话音刚落,他便从旁侧的弟子手上接过禅杖,内力涌动之间,杖影突然就向蒲团上的顾长明袭去。

    顾长明稳若泰山,仿佛看不见一般,稳稳地跪坐在那里,低着头,跟着通相大师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他不闪、不避,神态从容,眼观鼻、鼻观心地跪在那里,似乎对眼前的一切深有把握。

    “怎么回事?难道他已身中奇毒,内劲受阻?无力还手?”

    我心中大急,就欲轻功飞身上前与之拼命。

    却见那禅杖虽然一杖下去劲道十足,但准头却出奇的差,这么近的距离,居然还能贴着顾长明的面额,一杖击到地上去,“咚”地一声,惹得尘土飞扬……

    我眯起眼睛有些看不懂了,隐隐品出了几分“周瑜打黄盖”的味道。

    难道……在做戏?

    我敛着眸,没有吭声。只见那通相大师一击即止。又听他“阿弥陀佛”地朗声说道:

    “宫中传令,命我寺众僧众协助神策军办案,意在将红梅山庄庄主顾长明缉拿归案。”

    他顿了顿,手掌合十:

    “因而,我寺上下拼尽全力围困庄主顾长明于圆通殿上,但怎奈,顾庄主武艺非凡,我等实难匹敌。我适才更是一击不中,承蒙顾庄主慈悲,手下留情,没取我等性命,足感盛情。此事,众在场的僧众及俗客皆为见证,非圆通寺不愿配合办案,实在是力所不能及,贫僧在此抱愧!”

    四周的众僧随之低声回应:

    “阿弥陀佛,贫僧抱愧!”

    一时间,场中气氛变得愈发微妙,局面更是一时僵住,一边是一脸谦虚、谨慎,直呼“阿弥陀佛,贫僧抱愧”的光头和尚,一边是想笑又不能笑的红梅山庄的众俗客。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时,只见武爷挺上一步,借机说道:

    “大和尚,那……那现下,既然双方已经打过了,你们功力不济,打不过,而我庄主也心感慈悲,不愿取你们性命,想留着你们多念念经,颂颂佛,于此,于此,我们……就……就此别过吧。”

    说着,他尴尬一笑,提步就想走。

    “是啊。”

    又有一人在武爷身后随声附和道:

    “适才咱们已经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斗了,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怎奈谁也杀不了谁,只好不打了。走了走了。”

    他一拱手,就欲上前去扶起庄主,然后带着一众弟兄们抓紧离开……今日殿中论经之事,分明是诡异得很,但凡长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不论这圆通寺的和尚们是想伤害庄主或是不想伤害庄主,但此时都是在别人的地盘上,真打起来了,都不好说的很,若是能走,为何不走?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怎奈,这人刚一走出人群,就听殿内

    传出了一道和蔼的声音:

    “阿弥陀佛。施主既然来了,为何不进来?”

    我跟在人群后,隐隐有些心惊:

    “难道我被发现了?”

    心思刚起,却听一阵轮骨压过地面的“咯吱咯吱”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一人推着竹椅从殿外走了进来。

    这竹椅上坐着的,竟是位看起来年迈的老人,白发、银须,眼神锐利如鹰,一张皮笑肉不笑的脸有些诡异,他抬起头,目光穿过人群,直接锁定到了蒲团之上的顾长明身上。

    只听“咦”地一声,在圆通殿内很是突兀。

    顾长明更是抬起头,目光与老人相接,眼中没有惊慌,只有一种深邃如海的平静。

    “不是你,你不是灰袍客。”

    老人眯起眼,嘶声说道。

    “我认得他的眼睛,不是你这个样子。”

    顾长明抬起头,有些不解。

    这时,通相大师轻声念着佛号,走到老人的竹椅旁,低声说道:“这位施主,请问有何贵干?”

    老人看了一眼通相大师,讽刺地笑了一声:

    “你不认得我了?”

    随即,他转过头,不再吭声,倒是他身后的人,朗声说道:

    “我是来取人的。贵妃有旨意,我须带顾长明回京受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