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意提醒
这让杨氏心中,也是极为心疼的。xinmanme
在她家姑娘嫁给孟尘叙时,她就已经猜到会有这一遭。
孟尘叙并非是池中之物,对方的才能,不输于京中任何人。
由此一遭,其实也能算得上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是,现在京中就只有唐昭钰一人。
此事若是不尽快做个了断,恐怕也是不得安稳的,便也忍不住多劝阻了几句。
“之前我曾听你父亲说过,耿磊和夏菊走的是很近的,咱们的酒楼也见过他们的身影,莫不是,太子想要借着你家侯爷的手,去挖明王的墙角?”
杨氏这么一说,唐昭钰也是豁然开朗了。
闭着眼睛将一杯清茶慢慢品完后,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上一次收容所的事情,他们就已经将明王给得罪干净了。
恐怕若真是如此,明王也是为坐山观虎斗。
一个中郎将,于他而言恐怕没有什么可值得挽留的。
可这对孟尘叙来说,此事实在略有不妥。
他的地位功勋,已是朝中无人能抵达的。
功高正主,此话并非虚假。
如今连太子都注意到孟尘叙,皇上忌惮甚至刻意打压,那也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此事绝对不能,同二人再掺和起来。
双手捧着茶杯思绪了许久,唐昭钰这才紧皱着眉毛。
“若是咱们先给明王提一个醒,不让侯爷掺和到他们二人的斗争中,此事稍可微微一平。”
“起码,让侯爷在战场上,切不可因为这么点小事而分心。”
杨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可随后又迅速摇了摇头。
他们唐家是不能掺和进去的,安国侯府也是不成。
至于将军府就更不用说了,外面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
此事他们没有证据,只靠着耳朵里听到,恐怕实在不成。
若是将消息递给了,那倒还好,若是失败了。
不但明王会有所怀疑,就连太子也得罪了,此事实在有些困难。
“可是谁人去提醒,谁人会信咱们说的话,明王也是个心思缜密的,就算是听进去了也会私下侦查。”
“可太子所说的话,也并未有多少人听着,恐怕此事不好定断。”
唐昭钰略有忧愁的将茶杯放置一旁的小桌上,脑子里突然就想到了昭和公主。
今日昭和公主的反应,也是极大的,且从对方三言两语中也能够看出。
昭和公主并不知晓,耿磊是夏菊的人。
若她可以借此提点两句,以昭和公主的性格。
反倒是会对她略有感谢的,更何况今日她们二人是一起听的。
明王就算再怎么怀疑,也不可能会怀疑到自己的亲妹妹上。
心中这么一块大石头放下,唐昭钰紧皱的眉毛都展开了不少。
“不正好就有个现成的人,昭和公主今日跟我从头听到尾,且她对于明王也是极为关心的。”
“此事若说出来,她也不过是感谢我,帮助她哥哥除了一大难,公主是不二人选。”
见唐昭钰也是个心中有数的,杨氏也松了气。
便提醒,唐昭钰在三日后再进去。
若是去了宫中次数太多,又加着秋容姑姑也是发现了二人。
恐怕此事会略有不妥的,而在目送着唐昭钰离去后。
杨氏却总觉得,此事还有些问题。
孟尘叙必然是要知道的,也得让对方先提一个醒。
知晓这耿磊并非是个敞亮人,思来想去。
杨氏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以唐昭钰的名义给孟尘叙写了一封家书。
唐昭钰在府里辗转反侧整整三天,这才找了借口。
说是京中有着缠花头饰,极为好看,是最为配昭和公主。
便买了好几株,亲自送的过来。
这拜贴一出,昭和公主心里自是开心无比。
前两日,实在和唐昭钰没有聊的尽兴。
她还想着若是得了空,便向皇上请命,自己出宫去。
没成想,唐昭钰还真和她心有灵犀。
而昭和公主在见着唐昭钰后,便发现对方神色似乎略有些怪异。
格外紧张的模样,看着她时,眼底还有厚重的忧伤。
着实让昭和公主略有些怪异,赶忙命着宫人散去。
扯着唐昭钰跑到了自己的内室,这才焦急地打量着对方。
“前两日你出宫的时候,我便察觉你模样怪怪的,怎么今日还是这么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可是京中有人给你为难了?”
“又或者,有人觉得你家侯爷不在,所以便出手欺负你了?”
见昭和公主每日想的,都是这些打打杀杀的事。
唐昭钰也是颇有些无奈的,勉强的扯出一个笑,摇了摇头后。
这才双手紧握着昭和公主,眼中的担忧更甚。
“昨日我母亲说崴了脚,我便急匆匆的赶过去了,期间也是同她左右说了两句,我们那日听到的。”
“可我母亲脸色大变,说是这耿磊似乎是明王麾下的,我这一听,太子将中良将的妹妹给了我家侯爷的副将,恐怕……”
昭和公主初听此话,还是有些反应不过来的。
随即又像想到什么一样,勃然大怒般地拍着床沿,愤怒的从床上站了起来。
焦躁的左右转了好些圈,这才是试探般的询问。
“以你的意思,中郎将定然是知道他妹妹在京中,是一个怎样嚣张跋扈的嘴脸,恐怕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都不愿意上门提亲。”
“所幸,他这个做太子的便给个恩典,你家侯爷身边的那全都是些忠义之士,身家性命干净的不得了,以此想要拉拢中郎将让中郎将背叛我哥哥,抢我皇兄的人!”
见自己不过两句话,这小公主就脑子一转想到这么多。
唐昭钰心中也是略有一些窃喜的,可脸上的表情,还是稍作惶恐。
咬着唇微微点了点头,又迅速摇了摇。
“”事我实在是不敢贸然定夺,这不就来找你商量了,或许我妇人之见,想错了?”
可昭和公主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在她看来,这一切就是如此。
太子虽已是储君之位,但是对方心中还略有惶恐。
她皇兄也是一个极为聪慧之人,此次因着户部没能尽快批下款项。
所以才动了收容所的钱,被父皇如此斥责。
太子为了除掉异己,又怎么不在这旺火上加一把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