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仓央嘉措情歌 > 误闯

误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自娱自乐存起来自己看的,也不发表~请大家绕道不要看啦,谢谢!】

    薛芸蝶带着丫鬟婆子到了前院宴息处,丫鬟们络绎不绝地将菜肴、点心送进去。她站在抄手游廊上看了一眼,明相的护卫将宴息处团团围住,他身边那个陈义正站在门口,叫送菜的嬷嬷过来问话。

    嬷嬷向他行礼,过来跟薛芸蝶说:“回禀三姑娘,那位官人说要您换一套银制的碗箸。”

    薛芸蝶略想片刻,吩咐身边的厨房管事去拿银制的碗箸来。

    明相身边的人防备之心都很重,他那个地位的人,也不得不万事小心。

    她又招过拾忆问话:“老太太和大爷过来没有?”

    拾忆恭敬答道:“大爷穿着正经官服过来的,但是被那穿程子衣的侍卫拦下,随后老太太也过来了,照样没得进去,就和大爷一起去了偏厅。”

    薛宜臣是穿着官服过来的……薛芸蝶听到这句话轻吐了口气,薛武氏打的什么主意也明显了。

    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监督下人把菜都一一上齐,最后上清蒸四鳃鲈,让管事把螃蟹端回去。明相此行很可能是为了六科掌院给事中人选的事,他们大鱼大肉的上恐怕不好。

    一个多时辰后,许管事从里头出来给她回话:“明相刚和五爷谈论制艺的事,五爷却也不算拘谨,菜只动了几个清淡的素菜。五爷见天色已晚,就请明相留宿,明相也应下来了,一切都好,您放心回去歇息吧。”

    薛芸蝶点了点头,想到薛武氏还在偏厅等着,她也该过去请个安,便带着蝉衣往偏厅去。

    宴息处有两侧偏厅,西边偏厅外有一木架紫藤花,通过一个夹道连着前院的西厢房。薛武氏和薛宜臣并没有在偏厅里面,而是站在偏厅外面说话,旁边还有茯砖和雪芽掌着羊角琉璃灯。

    薛芸蝶听到大伯父的声音:“上次的事,我就开始怀疑五弟了……”

    薛芸蝶皱了皱眉,回头看了蝉衣一眼,示意她留在这儿别出声,她则提起裙角,摄手摄脚地往紫藤花架走去,离两人更近了些。

    那一众丫鬟婆子都离得远,薛武氏和薛宜臣迎着月光而站,薛武氏的声音隐隐约约的:“你觉得老五怎么了?”

    薛宜臣继续说:“您想想,顺天府通仓二十多万石粮食的空缺,他就是把柳家搬空了都填不上!不可能是找柳家帮忙的,咱们求到镇国公府上,人家也没有过多理会我们。五弟究竟是找了哪个有通天之能的人,可以轻松填补这么大的窟窿?”

    “我问过五弟,他却死活不肯说,他瞒着我的事多着呢,上次国子监例察,我担心收受府同知银子的事被发现,让老五暗中帮我一把,他却说自己人微言轻不肯帮忙。如今却又和明相有牵扯,娘可要把五弟那房的人照看好,我怕以后有求他的时候。”

    薛武氏却犹豫道:“宜臣,你……你是不是私收贿赂了?那府同知为何给你银子?”

    薛宜臣有些不耐烦:“娘,您问这些做什么!你怎么知道这做官的苦,我拿不拿都是个麻烦,何况咱们家并不宽裕,又多了五弟那一支的人,开销不是更多了?”

    薛武氏便不说薛宜臣的事,又说到了薛鼎臣头上:“老五也是,你媳妇好心给他抬姨娘,他还不领情。你放心,以后要是有事直接和我说,我去劝他。”

    薛芸蝶在暗处听着实在气闷,大伯父这话也好说出口?五房虽说人不少,但都是未出阁的女孩,能有几个花销?爹爹原本那份财产每年进项也有五百两银子,这些银子归了薛家,有多少落到五房的人身上?反倒是长房的人个个都富足得很,薛暧每月有多少衣服首饰,大伯父出去请同僚喝酒一拿就是几十两,因着孝敬兄长的名义,爹爹那些收益可多半到长房手里了。

    他收贿赂是因为五房?这才是令人笑掉大牙的事。

    薛宜臣正要继续说什么,却抬头盯着紫藤花架的方向,厉声道:“谁在那里,给我出来!”

    薛芸蝶这才看到月光下她的影子投在石板上,有紫藤花影掩饰影影绰绰,她一动薛宜臣却看出了端倪。她想了片刻,还是隐身在紫藤花架里最好……她立刻朝木架深处跑去,并向蝉衣招手,让她赶紧回西山月。

    薛武氏道:“看着像个女子,许是府上的什么丫鬟。”

    薛宜臣吩咐顾锦家的带几个小厮擎着火把去找:“咱今儿说的这些话可不能让别人听去,要把这人给我找出来,别让其他人察觉了。”

    顾锦家的忙带着小厮们过去找。

    偷听的事要是被薛武氏发现了,肯定有麻烦,薛芸蝶四下一看,夹道过去就是西厢房了。

    紫藤花架外火光越来越近。

    她咬咬牙,提着裙子踩到栏杆上一跃,落在夹道上。

    肯定不能让顾锦家的追上她,西厢房平日只有丫鬟来往,她随便找个房间躲过去,再从厢房后面的小径到爹爹那儿去,也就没有人会发现了。

    薛芸蝶打定主意,随便开了个厢房的槅扇就躲进去。她站在厢房里注视着外头的动静,还没有反应过来,却突然被人抓住手腕一扯扣在身后,随即便被捂住了嘴。

    有人在她耳边冷淡道:“你是谁?”

    薛芸蝶一愣,怎么会有人在厢房里!这个声音……好像是明相!

    房间里没有点灯,只有模糊的月光透过高丽纸照进来。

    明相一手捏着她的双手,另一手捂住她的嘴,她整个人完全被他控制住,薛芸蝶甚至能闻到他身上又淡又柔和的檀木香。她并没有挣扎,也没有发出声音,动了动手示意。

    明相来薛家拜访,本就是想试探薛鼎臣能否胜任六科掌院给事中一职。两句相问,也就能看出薛鼎臣仅是个勤勉有余,聪颖不足的人,这样的人实在不适合任大事。薛鼎臣请他留宿西厢房,想到天色已晚他也没有拒绝。陈义他们就守在厢房的夹道外面,他刚吹灯准备歇下,没想到这厢房里还有人闯进来!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制住此人,原以为是别人派来的高手,却没想是个小姑娘,捂住她嘴的瞬间,明相就认出这人是薛芸蝶了,她身上有种淡淡的玫瑰花香味。

    这可是薛家,她一个庶小姐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明相皱了皱眉,低语道:“原来是你……竟然趁着这个时候来西厢房,你也不怕被人误伤了!”

    槅扇外火光一闪而过,明相皱了皱眉,抱着她侧身站到屏风后面。

    动静这么大,守在夹道外的陈义等人很快就发现了,外面传来他压低的说话声:“老爷已经睡下,你们赶紧出去,可别扰老爷歇息!”

    擎着火把来找人的婆子小厮才知道扰了大人的清净,吓得忙道“奴婢冲撞了”,退出西厢房。

    等人都离开了,明相才放开了捂着她嘴的手,有些意味不明地道:“还以为你是来找我的,倒是我想多了,你在自己家里也像贼一样被追着?”

    薛芸蝶侧过头看他,一双眼乌溜溜的,忽然嫣然一笑:“三言两语无法说清楚,还要谢大人相助,您不如先放开我,我这就退出去不打扰您休息。”

    明相还捏着她的手。

    明相却好像没听到般继续说:“下次来见我,可不要这样出现了,我是认出来才没有伤你,不然你可不能这么安稳。”

    他语气淡淡的,放开薛芸蝶的手后取下高几上的灯罩,点亮了烛火。

    烛光跳动片刻,才渐渐亮起来,明相的背影映照在烛火里,显得十分高大,他仅穿了件单薄的直裾。刚才两人身体相贴,她却能感觉到明相身上很暖和。薛芸蝶毫不怀疑,他要是用力,肯定能掐断她的手,毕竟他是习武之人。

    薛芸蝶胡乱想着。又打量着西厢房的布置,茶色杭绸的帐幔,隔开一个次间,次间放置一张雕五蝠献寿纹的长几,几张杌子,帐幔里就是多宝阁,一架彩绘大理石围屏,里头是张黑漆的拔步床,西厢房的布置还是十分不错的。

    明相拿烛台过来,指了指旁边的杌子对她说:“先坐。”

    明相又给她倒了杯热水,让她捧在手里暖和:“刚才无意碰到……你的手似乎有点凉。”

    那是无意碰到?

    薛芸蝶把茶杯放在长几上:“大人,小女就不坐了,一会儿别人要是发现我不见了,恐怕会说不清楚,大人为官廉洁,自然不能和这样的事牵连了。”

    明相看了她许久,才笑了笑:“我知道。”他顿了顿继续说:“没关系。”

    薛芸蝶的脸颊有些发红,她觉得说什么都不好,行了礼打算退出去。

    明相的声音在她身后悠悠响起:“你曾说过若我有需要,你会倾尽全力帮我,不知你这话还作不作数?”

    薛芸蝶脚步一顿:“自然作数。”

    明相觉得她样子十分认真,过了好久他又接着问了句:“上次隆福寺我说过的话,你可明白了?”

    薛芸蝶却闭了闭眼,才笑道:“芸儿似乎不太明白,天色已晚,先行告退。”

    男人,有时需要欲擒故纵。

    明相愣了片刻,直到她不见了才笑出声来。

    顾锦家的在外院搜罗无果,回去禀报薛武氏,还把她们不小心进到明相厢房的事说了。薛武氏听完十分紧张,直问她纳兰大人有没有生气。

    顾锦家的道:“纳兰大人没有出来,奴婢也不知。”

    薛武氏躺回了罗汉床上,望着放在长几上的更漏不语。

    等第二天明相离府的时候,薛武氏一大早就去送别。

    “昨晚上惊扰了大人,实在惭愧。”薛宜臣笑着拱手道。

    影壁四下立着明相的护卫,薛宜臣、薛鼎臣、薛有臣三人皆来相送,也都穿着公服。

    明相却穿着灰蓝色直裾,披了件黑色杭绸斗篷,他整了整衣袖,淡淡问了句:“你们薛家守卫如此不森严,连盗贼都能闯进来?”

    薛宜臣一愣,忙笑道:“是盗贼闯入了,索性财物上没有损失。”

    “那人可抓到了?”明相继续问。

    薛宜臣觉得有些奇怪,纳兰大人怎么会如此关心这事,他只能说“已经抓到了”,免得纳兰大人以为他们薛家办事不力,连个盗贼都制服不了。

    明相便不再说什么,上了轿之后脸色却不太好看。

    不论薛芸蝶是因为什么闯到他房里,她在些家必定过得不好。薛家这几个人,薛宜臣是惯会虚与委蛇,人前人后两张脸的,薛鼎臣太懦弱,凡事又习惯墨守成规。那个薛老太太昨晚还想闯宴息处,可见平日在府里被人捧惯了,有点不知轻重。

    他又想起自己偶然听过的话,薛芸蝶年过十六还没有定亲,她们家差点把她许给一个穆家那个傻儿子。

    明相面无表情地直看着轿子青色的细布帘子。

    他这样护着的人……别人却敢轻易欺负。

    听说明相走了,薛芸蝶松了口气。

    她放下绣了一半的绫袜,望着窗扇外刚长出细长花苞的垂丝海棠怔忪,眼里闪过一抹势在必得。

    薛芸蝶叫画眉进来收拾大小的笸箩和针线,一会儿薛武氏让她们陪薛暧去隆福寺上香。因为亲事延迟,薛暧最近心情不佳,薛武氏让她们都多担待、安慰着她。

    半月之后朝廷的封诰下来了,新任都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并不是从都察院选出的,而是湖广常德知府调任。消息传到薛家,大夫人听后很是失望,心里却又舒了口气,薛武氏也找薛鼎臣过去说了好一会儿话。

    很快就到了六姑娘的百日酒,这次府里来的人比上次还多,六姑娘的名字也定下来了,就用辅国公苏燕所取的‘晴’字。百日酒上薛芸蝶送了薛晴一对玉摇铃,刚解了襁褓的孩子被乳母抱着,这里想动那里想抓这里的,十分活泼。

    上次没见着孩子的夫人都围着夸她,说长得白里透红,小脸秀秀气气的,像极了四夫人。

    坐着喝了会儿茶,薛芸蝶就看到薛武氏把薛暮叫过去说话。

    薛武氏在花厅里赏新开的海棠,薛芸蝶则坐在庑廊下,倒是能看到花厅的场景。

    薛武氏身边坐着个陌生的妇人,穿了件绛紫色妆花褂子,绿色斓边璎珞纹马面裙,头上戴着南海珠子发箍,镶翠眉勒。年约四十,一双细长的凤眼。

    薛武氏对薛暮说:“羲和,快来见过保定的郭夫人。”

    薛芸蝶闻言心中一跳,放下手中的茶盏,保定郭夫人在北直隶里有名的会做媒。她丈夫是保定府府同知,双亲俱在,生有一对儿女,也经常被人请去做全福人。

    薛暮却没有听说过这个人,笑着向郭夫人请安。

    郭夫人面上笑眯眯的,却从头到尾把薛暮看了个遍,看得她有些不安,搓着双手,下意识就低了头躲避。

    薛武氏安抚地拍了拍她的胳膊:“你不是刚做好梨花酥吗,去替我端一碟过来吧。”

    薛暮松了口气,应诺去了,薛武氏就小声和郭夫人说起话来:“羲和为人温顺、心性善良,《女训》《女诫》也熟读了。郭夫人也想想,有没有咱们羲和合适的,眼看着暧丫头和秦公子都定亲了,我这心里也惦记着她的两个堂姐。”

    郭夫人过了片刻才说:“人是不错的,可惜模样一般,不过薛二小姐如今都没有人提亲,倒是奇怪了,薛大小姐是如今宫里的慧嫔娘娘吧?”

    薛武氏就笑笑:“是有人提过亲的,是我和她母亲觉得不合适才耽搁到今天。这孩子从小在我跟前养大,秉性十分不错,以后沾着她姐姐的光,总不会太差了。”

    郭夫人却笑着不再答话,端起茶杯喝茶,薛武氏这是想亲自给薛暮说亲了。

    薛芸蝶想了想,上次穆家请人来给穆知翟说亲,因为李太夫人搅合没得逞,没几个月穆知翟就娶了安阳伯庶出的四小姐,那四小姐是年过十八不好嫁了,就没有太挑拣嫁给了穆知翟。

    薛芸蝶暗想着,也不知道薛武氏能给薛暮说个怎么样的婆家,指定连秦家都比不过,更好不过纳兰家了。

    郭夫人却又开始说话:“你们薛家小姐都生得好,我记得三小姐还没出嫁,我可是听过你们三小姐的,长得如花似玉,她没有说亲吧?”

    怎么说到她头上了?薛芸蝶朝花厅看了一眼,薛武氏和郭夫人都背对着她看海棠花,她心下烦闷,干脆起来回到海棠轩。

    陈铺画纸,收笔之后,她细看着自己画的墨竹图,她练了小半个月,始终画不出竹的苍劲!她让蝉衣去把明相那幅墨竹图找出来,对着看了一会儿,有些泄气:“实在差得远……”

    她的书法还过得去,但是绘画就逊色多了,薛芸蝶也想练出一手画墨竹的本事,还特地移植了几丛墨竹种在书房的窗扇外面,练了几天却画得不成样子。她就想找名家的画先临摹着,找来找去都觉得不合适,就开始临摹明相送她的那幅墨竹图。

    明相再怎么说也是两榜进士,钦点的榜眼,当年压在他头上的仅有个袁仲儒而已。

    明相的画中修竹数枝,高低错落有致,挺拔清秀。用笔道劲圆润,竹骨纯用淡墨,与竹叶浓淡相映,妙趣横生。再看她自己的,格局倒是有几分意思了,不过竹骨始终不挺拔。

    他画的墨竹实在清逸,这究竟是怎么练出来的?

    另一头,薛武氏则想起上次来给薛芸蝶提亲的穆家,摇头说:“芸儿确实没有说亲,不过她父亲帮忙看,倒不用操心。”

    薛芸蝶的婚事是薛鼎臣打过招呼的,连柳氏都不好直接插手管。

    郭夫人就不问薛芸蝶了,而是说:“你们家二小姐的事,容我回去细想,等有合适的人选再跟你说。”

    薛武氏谢了她许久,让茯砖捧了一匣子南海珠送给郭夫人。

    等到开筵席的时候,薛武氏就请众女眷去了荣寿堂。

    薛暮还有两个月才除服,先回西山月练字,等到下午,年熙才带着他的护卫过来。

    女眷们都凑起来打马吊,四夫人的驾霄院里就剩下几个丫鬟,他径直走进去,四夫人拉着弟弟说话:“你能有这么忙,外甥女的百日酒也来得这么迟!”

    年熙看着在小床上动着手脚咿咿呀呀的外甥女,皱了皱眉说:“她还流口水呢。”

    四夫人笑他:“这不还是孩子嘛。”

    让乳母把孩子抱过来,要年熙抱抱他的外甥女。

    年熙躲闪都来不及,哼了一声:“我才不想抱她!”

    手却只能把这团软得不像话的孩子接住,姿势僵硬地抱着她,看到孩子还咿咿呀呀地张望着,并没有觉得难受,年熙才松了口气。他觉得对付这孩子比那些晦涩的案卷难多了。

    片刻之后他就把孩子重新递到乳母手上,跟四夫人说:“我去找薛昌说会儿话。”

    四夫人脸色就有些变了,低声道:“去找昌哥儿也就罢了,你可别再去见薛暮了。”

    年熙就笑笑不说话,出了驾霄院后直往西山月去了。

    四夫人气得眼泪都在打转:“这样的性子,真是要气死人了。”

    薛暮正徘歪在炕上,左手往嘴里一条送黏糊糊的梨膏糖,右手卷着本《封神演义》,挺着撑得圆滚的肚子,脚尖顶着脱下来的绣鞋画圈圈,老神在在的。桌上搁着一个空了的盖碗,一罐已经见底的梨膏糖陶罐。

    猞猁刚进来就看到这副景象,忍住笑通禀,说镇国公世子过来了。

    薛暮立刻丢下书,吩咐猞猁:“让世子爷先在花厅小坐。”

    猞猁回答道:“奴婢请过了,不过世子爷说他就几句话,说完就走,让您不用备茶给他。”

    薛暮笑道:“就算不想喝我的茶,也不要站在院子里吹冷风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