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仓央嘉措情歌 > 梨花

梨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高常满脸堆笑地和容若说:“往这儿去有个湖,您去那里吹风醒醒酒。”带着他走上石径。

    杨家西跨院的修葺得精致,半月形的湖泊,垂柳凫水,蜿蜒的亭榭两旁长了许多荷花。虽说天气已经渐冷,却还有几个瘦骨嶙峋的莲蓬孤立湖中,倒是别有一番风韵。

    容若立定在亭榭上,眺看着远处一株槐树。似乎是从东跨院伸出来的,已经过了处暑,槐树的叶子落了大半,他能看到黝黑的枝桠。

    阿玛常和他说,做学问不算什么难事,难的是经历世事,劝他不以自己的学问自傲,要懂得收敛。

    他原先也是不懂的,这些东西对他而言唾手可得,也没有什么值得倨傲,倒是现在,他渐渐的就明白阿玛的意思了。

    正如这些枯瘦的莲蓬,有种悠远的意境,并非盛荷满塘时所能比拟的。

    薛暮和猞猁正沿着湖榭往东跨院去,薛暮正和猞猁说该如何制作梨花蜜:“用鱼胶粉和糖霜烧热拌匀,加梨花、枸杞,若是你喜欢,还可以加山楂……”

    她说到一半,猞猁听得津津有味,薛暮却看到湖榭上站着一个人。湖面烟波浩渺,那人穿着青色细布直裰,背影清瘦高挑,显得有几分仙风道骨,仿佛要随风而去。

    薛暮立刻就认出这是纳兰性德,她之前见过他两面,觉得少年太过瘦弱,像小鸡仔,还和窦承凤笑了大半天,没想到人家正正好好站在身后,一句不落地给听见了。还没出阁就在外男面前犯了出言不逊的罪过,如今想来真是要打嘴巴。

    站在容若旁的高常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正走过来的薛暮,忙躬身行礼:“表小姐也在!”

    容若听到脚步声已经回头,蹙起眉地看了她一眼。

    还没等说话,就听到高常又喊了一声:“大少爷、窦少爷安好!”

    薛暮转过头看,柳锂和窦尚说说笑笑地朝他们走过来。

    柳锂见到薛暮,笑着问她:“表妹不是回西厢房了吗,怎么还在这儿,还遇到了大词人?”

    薛暮笑道:“我想着顺道采些梨花做蜂蜜,点缀甜品最好的。”

    她把手中的锦帕摊开,果然是一大团雪白的梨花。

    窦尚就笑眯眯地道:“想不到薛小姐还会做梨花蜜,不知道我有没有那个口福可以尝尝?”

    柳锂听到窦尚的话,狠狠地戳了他的腰侧一下,这说的是什么话?他平时虽然散漫,但也没有这样不懂礼过。

    薛暮顿了顿,道:“好,等我做完了就让柏姐儿来取,给你带过去尝尝。”

    窦尚闻言愣了愣,脑子里轰然一声,他真是头脑发晕了,这说的是什么话?他都是订过亲的人,难不成还想败坏人家姑娘的名声?

    “我只是说的玩笑话,小姐不要放在心上。”窦尚支支吾吾地道。

    薛暮行礼后就走了,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窦尚有些怅然若失,开始后悔为什么每次姐姐邀请自己一起去柳家或薛家的时候,他都很抗拒地拒绝。

    柳锂冷冷地道:“我告诉你,羲和可是我祖母放在心尖上疼的人,你再这样祖母不会放过你的。”

    而且他觉得,祖母似乎有意向让羲和表妹和铱哥儿结亲,那他肯定要看好弟弟的媳妇啊,让别人惦记了怎么办。

    窦尚自知理亏,没有说话。

    薛暮回到西厢房之后,让蔡嬷嬷找玻璃瓶过来,她亲自浆洗梨花,一层糖霜一层梨花铺上腌制,又嘱咐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去。

    这罐梨花蜜酿造出来就给外祖母留在这儿,她近日身体不太好,总是咳嗽。

    她准备后天就回薛家去,薛家不仅有薛芸蝶,还有一个所谓道士高人,她不回去帮长姐和娘看着点,恐怕那头有人翻天了爹爹都不会管。

    她想的也没错,她刚走了两日,那清虚道长就开始游说薛鼎臣捐银子给道观修什么三清阁,薛鼎臣犹豫了几天,还是决定捐一千两进去。这事传到薛昭耳朵里,她急得不得了,一千两可不是小数目,那可是薛家一年多的收入啊!爹爹花钱也不是大事,但是要捐银子,一百两都是多的,哪里要拿这么多?就给薛暮写信。

    薛暮看完信也十分气恼,爹爹现在心里没个依托她明白,但是钱不是这样花的,那清虚道长让他捐他就捐了?他算怎么回事,和这清虚道长交好的世家贵勋不少,人家都不挑大头,爹爹又没有爵位,官位又低,这样做也太扎眼了!

    她和外祖母说捐钱的事,明日就要回去。

    莫昆氏提到薛鼎臣就叹气:“我就知道他是个经不住事的,你也不用急,赶明儿我派人送你。要是银钱有缺的,你姨父在顺天府还有个钱庄,我跟他们说一声,你去支银子就是。”

    薛暮道:“姨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怎么能由爹爹这么胡闹?”

    外祖母做事一向讲究章程,谁都要按规矩办事,但是在外孙女面前却从来不这样,十分偏袒。

    薛暮和莫昆氏说起给她做梨花蜜的事,衮代嬷嬷来说:“二少爷回来了,特地来见您。”

    莫昆氏知道是香河那个潞绸庄的事,让柳铱进来。

    柳铱穿着一件半新的杭绸斓衫,风尘仆仆的,俊朗的脸上有几分倦容,他先请过安,又和薛暮见了礼,才道:“祖母,潞绸庄的几个管事留不得,我已经罚了他们一顿全部扔到河北去了。”

    莫昆氏皱了皱眉,柳铱一向待人温和,他这样不留情面,也不知道那些潞绸庄的人做了什么。

    薛暮见他们要讨论生意上的事,她也不好在旁听着,便先告退了。

    走在路上,还听到柳铱隐隐透着寒意的声音:“他们和贵州的流寇串通一气,帮一个姓叶的人递信给廉亲王。前不久还押送一批货物,他们是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也早运出去了,有人才告诉我里面都是兵器,他们在里面抽三成的钱。我一向都告诫他们,这些事不能碰,竟然这样充耳不闻。”

    和硕廉亲王是皇上第八子,九子夺嫡中极有胜算的八阿哥胤禩,生母是四妃之一的良妃卫氏,其势力与四阿哥胤禛可谓旗鼓相当。

    薛暮听到他说姓叶的,心里一个咯噔,脚步也不由得慢了许多,想多听听究竟是怎么回事。

    莫昆氏的声音冷冰冰的:“咱们是商贾,最忌讳沾染政事了。别的不说,那几个管事永远别想回北直隶来。你也不用管,我怕你抽身不出来,派葛掌柜去做就好。”

    他们不再提押送兵器的事了,薛暮有些失望,却又不好再进去问,沿着石径慢慢走着,她突然想起一件事。

    小时候她跟着姨父去廉亲王府里送大批供人赏玩的植株,大都是从四川运来的芭蕉树,廉亲王在和幕僚说朝堂上的事情。

    她记得廉亲王的幕僚就是姓叶!

    但是那个幕僚的姓叶,却不叫叶天士,她听到廉亲王叫了他一声‘叶游’,天士自然是表字,不知道叶天士的真名是不是叫叶游。

    听柳铱和外祖母所说之事,也就是说叶天士开始联络贵州的流寇送兵器过来,他们送这些东西究竟要做什么?

    薛暮想到这里,心里却觉得有些发冷。

    猞猁见薛暮一路都沉默不语,似乎在想什么事情,就小声地道:“姑娘可是在想老爷的事,您也别太担心,咱们总能想到办法的。”

    薛暮摇摇头,如今九龙夺嫡,朝廷动荡,腥风血雨即将扑面而来,相比起来那一千两算是什么事。

    她也不知道该不该帮助年熙,毕竟她和年熙什么关系,叶天士可是他师父,年熙凭什么要听她的?

    况且爹爹平日不结交大臣,也就没有明显的派系之分,这些是不利的,但偏偏逢上如此动荡,他这样的做法好处就来了。保稳些,薛家也应该是无碍的,只是不知道年熙的事该怎么办。

    柳铱和莫昆氏说过潞绸庄的事,正准备告辞,莫昆氏让他多坐一会儿,吩咐衮代嬷嬷关门,她亲自给柳铱倒茶。

    莫昆氏每次要和他说什么正经事,就是这个样子。

    柳铱想到前些日子他陪薛暮去香河田庄的事,猜到祖母应该就是想说这个,因此静默不语。

    莫昆氏看他抿着唇,样子有些抗拒和倔强,却是笑了:“你小时候不喜欢吃甜腻的东西,我非要喂你吃糕的时候,你就是这样的神情。怎么都这么大了,还不懂得隐藏情绪呢?这样和别人打交道,可是要吃亏的。”

    柳铱没有说话。

    莫昆氏叹了口气,道:“平心而论,你是真讨厌你表妹吗?恐怕在你心里,不喜欢的不是羲和,是我这个老太婆吧。你觉得我一直和你作对,你不喜欢吃什么,我就给你吃什么,你喜欢冰嬉不喜欢经商,我偏偏把家里的生意都交给你打理,我让你去向羲和提亲,你心里就更是不愿意了……”

    柳铱低声道:“祖母想多了,这是没有的事。”

    莫昆氏笑起来:“我都是老成精的人了,你那点小心思,瞒得住我?”

    柳铱心里很抗拒娶薛暮,甚至在觉得薛暮其实也不坏的时候,他也不认同这门亲事。他一直觉得那是他不喜欢薛暮的缘故,如今想想,除了这个原因,肯定还有他心里的愤懑和不甘。

    莫昆氏望着薛暮离去的方向,心里有些酸楚:“是我害了她……”她喃喃地说:“你姑母跟着你曾祖母长大,养成那样,我总想着多照顾羲和一点,她就能更硬气,没想到反而更软弱固执了。我让你娶她,也是我这个老太婆自私了,想让你帮我守着外孙女,不让别人欺负她,却从来没想过亲孙子的感受。”

    她几乎是有些哽咽:“羲和的娘都被她家的姨娘给害了,你不知道,她原先在薛家,除了她姐姐,没有一个人和她亲的。她那庶妹更是视她如仇敌,爹爹又是个不明事理的,她还未出阁,就要帮着处理你姨母的嫁妆……”

    柳铱看着莫昆氏,心里有些惊讶,他从来没见莫昆氏这样和他说过话,他也没想到薛暮过得这么艰难。

    他突然想起薛暮笑着和他道:“我知道二表哥不喜欢我,不用勉强帮我。”那种自嘲又疏远的样子。

    柳铱沉默了,他当时不想帮她,却不觉得她是有多艰难,还存了几分想看笑话的心思。没想到薛暮在薛家过得这样不好,他还如此对她,想到她袖口一簇清雅的黄杏,柳铱有点莫名的心软。

    莫昆氏继续道:“祖母也没几年可活了,只有这一个心愿,让你好好保护羲和,祖母今儿再问你一句,你愿意吗?”

    柳铱犹豫了很久,才说:“您等我想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