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仓央嘉措情歌 > 柳铱

柳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自娱自乐存起来自己看的,也不发表~请大家绕道不要看啦,谢谢!】

    莫昆氏宠两个外孙女,阖府皆知。

    有一次薛昭在书房里玩,看上了一块大表哥柳锂最喜欢的端砚,非要搬回去,柳锂凡事都是让着她的,这块端砚却不肯相让。她转头就跟外祖母哭诉,莫昆氏听后二话不说,让柳锂把端砚送到西厢房。

    那块端砚原本是柳锂的开蒙先生送的,他视若珍宝,那天他一个人在书房里对着一丛丛竹杆站了很久,静默不语。薛昭倒并不是很喜欢那块砚台,她只是喜欢上面雕刻的梅花鹿,玩儿了没几天就扔到角落里发霉,后来再也找不到了。

    此事之后,柳家的丫鬟婆子也算是看明白了,连莫昆氏的嫡长孙都不能和薛家姐妹相争,整个柳家,还有谁能比她们能得太夫人宠爱,薛昭更是被下面的这些人惯得不成样子。

    莫昆氏分别有两个嫡女、一个嫡子。柳家的长孙柳锂,是由嫁给商人的柳二姐所生。柳二姐的丈夫是柳家的远方表亲,在做生意最落魄的时候受密云柳家接济,又入赘娶了柳二姐。

    二孙柳铱和长孙女柳锦是薛家姐妹的舅母周氏所出,三孙柳镭是舅舅的庶子,

    薛昭此时正好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各房的礼物,给大侄女的长命锁,还有给外祖母带的糖盒。

    莫昆氏见她拿出一盒子琥珀糖,便笑道:“还记得我爱吃糖,竟然带了这么多,我老了,可是吃不的。”

    薛昭笑眯眯地挽她的手:“您怎么会老了,头发还是乌黑油亮的,精神比我都好呢。”

    薛暮也一一给姨家、舅家及三个表兄行礼。

    柳铱身着细布长褂,面容俊秀,身材高大,莫昆氏和薛家姐妹说柳铱:“铱哥儿如今在和我学经商,倒是学得快,你姨父把宝坻那边的栋酒楼给他经营,生意红红火火,还弄了不少招牌菜,你们要是想去试试,让他带你们去。”

    柳铱向她们拱手笑:“许久不见二位表妹了。”

    舅舅的长容脸上露出喜色,问起薛昭入王府的事宜,薛昭和他聊了几句,话题不知怎的就扯到柳锂身上:“锂哥儿过了乡试中举,如今可是举监了。”

    站在柳铱旁边的柳锂只是笑笑,薛昭恭喜道:“还没有听大表哥说过,少年举人,这可太不容易了。”

    姨母笑道:“人家考中了都是欢天喜地,到处宣扬的,我们锂哥儿倒是奇怪,连门都不愿意出。”

    薛昭也觉得高兴,不管柳锂日后能不能中进士,柳家多个举人也是好的,便拉着外祖母的手问:“您怎么也没有来信告诉我娘?”

    莫昆氏笑笑:“今年秋闱刚中,我本想着过完年才和你们说的。”

    莫昆氏也很高兴,柳家多少年没出过一个在读书上有天赋的人了,柳锂是入仕的好苗子,要是以后要是能够过会试参加殿试,中了进士,那么柳家的荣耀会再进一步。

    姨父摇摇头:“哪有昭丫头争气,一下子就摇身变成了格格,可是我们鸦鹊巢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

    莫昆氏拉着薛昭的手:“昭丫头,我半年不见你,倒是觉得你懂事了不少。”

    她心中很惆怅,要是没有什么外在的事情改变,薛昭又怎么会突然变得懂事起来。

    莫昆氏虽然面相严厉,待薛昭和薛暮却格外温和,她只是偏爱宠外孙女,没有丝毫目的,也不问任何缘由。

    衮代嬷嬷拿一碟薛昭爱吃的肉松卷上来,看着炉火旁莫昆氏拉着薛昭的手说话,就笑道:“表小姐们应该常回来,你一回来,太夫人笑得都更多些。”

    衮代嬷嬷当年是莫昆氏从大兴安岭带出来的陪嫁丫鬟,一直跟了她五十多年,是莫昆氏最器重的人。

    莫昆氏也笑着说薛昭:“你也不常回来,我前不久还给你养了一缸睡莲,是你外祖父十几年前买回来的种子。原以为你夏日会来这儿避暑,谁知道等睡莲开过,叶子都萎了,你还没回来。”

    薛昭喜欢赏睡莲,淡紫的她最喜欢,听着莫昆氏的言语,不禁红了眼眶。

    柳老太爷身为武官,却是个面相温和、慈祥和蔼的小老头,平时对谁都客客气气。他当年随军平定部落叛乱,在大兴安岭脚下对土生土长的达斡尔族姑娘莫昆氏一见倾心,不顾家人反对,说什么都要把她娶回北直隶。

    他生前最喜捯饬花草植物,开发过许多新奇品种,经常教导年幼的薛暮如何收拾花草。

    吃过饭,舅舅便叫柳锂、柳铱和柳镭去议事,薛暮随姨母去掐竹叶叠小船玩儿。

    眼看着天色暗了,薛暮扶着莫昆氏一起到垂花厅进晚膳,吃完饭后,发现薛昭和柳锂聊得十分投机,又说起朱圣人所说的读书法。

    柳锂知识很渊博,也并没有因为年少中举而倨傲,说话平稳,不紧不慢的,却反而引经据典,精彩无比。

    他说朱圣人便和别人有所不同:“要说朱圣人的成就,我看最重的还不是理学,朱圣人的理学做得很好,行事却多有违背,难以说服别人……还是儒学最好。但是比起孔孟圣人又不如了,昭表妹喜欢看朱圣人的东西,倒是不如多读孔孟之书,对于八股制艺也很好。”

    薛昭故意问:“朱圣人行事怎么违背理学了?”

    柳锂却咳了一声,脸色微红不再说下去,转而把话题引向别的地方了。

    薛暮多看了他一眼,心想这柳锂看上去刚直,没想到还会看野史。相传朱圣人虽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自己却引诱两个尼姑做妾,又与儿媳有染,言行不一,为人诟病。

    晚膳后,薛昭和薛暮先去正房等外祖母,薛暮却因为这一路太劳顿睡在罗汉床上了,薛昭等了半天,看到窗外透进来暖红的灯光。

    她站起身,却发现内室没有一个人,房外却传来说话的声音:“也太不让我省心了!”

    是外祖母,听上去似乎有些动怒,薛昭撩起帘子的一角朝外看,是莫昆氏和衮代嬷嬷正站在庑廊下面说话。

    衮代嬷嬷安慰道:“您也得给二少爷一点时间,毕竟这事对他来说太突然了。”

    莫昆氏声音冰冷:“时间还不多吗?他和羲和从小几乎是一起长大的,要是论谁最熟悉羲和,他也算是其中一个。我本以为这些年他都肯顺下心听话了,谁知道还是一把逆骨!”

    衮代嬷嬷叹了口气,过了好久,才轻轻开口道:“老太太,奴婢看了这么多年,其实也不太明白,表小姐虽然心地善良,模样却一般、又少才华,或许正因如此,二少爷才不答应吧。”

    薛暮平常谈起话来,高声大笑,吃起酒来,撸袖挥拳,毫无顾忌,不像中原弱柳扶风的娇娇女,反像是她们草原儿女。

    过了很久,薛昭才听到莫昆氏的声音:“我当然知道,林君在我身边长大的时候,我没有心思照顾她,结果让她祖母养得文文弱弱,什么都不敢去做。嫁给薛鼎臣后,薛鼎臣有了几房姨娘,她又可曾抗衡过?当年羲和还没来得及回薛家,她爹就接二连三地有了第三个、第四个女儿。”

    达斡尔族向来推行一夫一妻制,莫昆氏自从嫁到柳家来,也自觉被潜移默化地改变,她自己倒可以忍受,只是不忍心看女儿受此苦楚。

    “羲和从小身子弱,三天两头地发热,五岁那年,我带她回去过,那时候薛鼎臣膝下又有一个乖巧懂事的薛芸蝶,一个薛惜枝,没一个人想抱抱她。羲和当晚就烧起来了,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我当时就想,绝对不会让人再欺负她,回来之后便是诗书也不辖制着让她念,就想让她一生快快乐乐地度过就好。”

    “铱哥儿虽然不太乐意,但我看人准,他是个好苗子,也是个有责任心的。”

    衮代嬷嬷听到这里,心中已是一片酸软:“我知道您是疼爱两个外孙女,我看着她们长大,也知道她们其实是心思极恪纯善良的人,但是,以后可怎么办呢?”

    莫昆氏叹息:“所以我早就想好了,等昭丫头嫁入高门、羲和到了年龄,便让铱哥儿娶她进门,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我看谁又敢欺负她。”

    衮代嬷嬷道:“那您就没有想过,如果二少爷不愿意的话?”

    莫昆氏冷笑:“他原先还不愿意离开紫禁城、不愿意经商呢,现在不也做得很好?他也是我看大的,我清楚他的个性,只要逼他答应了,就不会再反悔。他会尽量把事情做到最好,便是如此,我才敢放心把羲和交给他。”说罢又叹了口气:“可惜,我想把羲和保护好,偏人们个个都不愿意,你别看她现在表面上稀里糊涂的,不是藏愚守拙是什么?她一个小孩家怎么会懂这些算计。”

    薛昭放下帘子,慢慢走到火炉旁边,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震惊,她手扶住围屏,另一只手又捂住嘴,早已泪流满面。

    她原先只觉得外祖母宠溺她和妹妹,没想到,其实外祖母早就将她们的路都设计好了,她是要好好保护一辈子的。

    难怪,连三表哥林镭都已经定亲,二表哥却连个妾室都没有,这是为羲和准备好的啊。

    听到脚步声近了,薛昭重新躺回妹妹身边去,莫昆氏走进来,先帮她掖了被角,又替她擦了擦脸,小声和衮代嬷嬷说话:“这孩子怎么像哭过一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