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门寡嫂 > 第七十四章原来如此

第七十四章原来如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楠:“可现在是女儿在打德哥哥的主意啊!”

    刘大鱼:“…”

    “好了,阿爹。您还不相信您女儿的眼光吗?”刘楠自是很满意。

    刘大鱼的确不怎么相信,故此继续劝说道:“你可还记得,街上那个疯了的穷乞丐?”

    “记得。”刘楠点头。

    “那乞丐听说以前还是个秀才呢!结果招人嫉妒,将名字顶替了去,一时受不住便疯癫了。如今,也就成了那般样子。”刘大鱼十分感慨道。

    “那与我德哥哥有什么关系?”刘楠表示不懂。

    “哎哟喂!傻闺女,有句老话说的好啊!百无一用是书生!虽说这世道书生少,可中看不中用啊!正德那小子我瞧着心眼实,说难听些便是缺心眼。又无家世,将来成不成气候还指不定。你现如今选他能顶什么用?”

    “可,可我就是喜欢德哥哥啊!”刘楠固执道。

    “哎!傻孩子,喜欢能值几个钱。再者,十年寒窗苦读,你没瞧见隔壁村的老汉夫啊?都一把年纪了,也就考上个童生,若不是靠着老相好的那点儿接济,早八百年的便饿死了。还有向家村的…

    总而言之,我不同意!”刘大鱼最后总结道。

    刘楠算是看出来了,她爹平时不声不响的任她折腾,可心底却早已打定了主意不让她和德哥哥有任何瓜葛。

    联想到以前听过的那些关于阿爹和德哥哥的流言,她心低顿时涌上了一层涟漪。

    “阿爹,他们以前说的那些,到底是不是…真的?”

    “什么?”刘大鱼一脸茫然。

    “就是,就是…你和小婶娘她…”

    “瞎说!我和你小婶娘清清白白的,压根没有…”就算有,那也是是他自作多情的肖想。

    “当真?”刘楠还是有些不相信。

    “自然是当真!你别整天听村里的那些长舌妇胡说八道。有时间还不如多学着点女红织线,将来还指不定能嫁的好些。”刘大鱼不耐烦的挥手,欲意结束这段对话。

    刘楠见此,心中的怀疑更胜。

    她是见过隔壁家那位小婶娘的,的确是乡下人家难得一见的美娇娘,否则也不能将她德哥哥生的那般英俊好看。

    听说,小婶娘当初是被卖到刘家做媳妇儿的。虽然后来勤勤恳恳,却可惜红颜薄命,一早便病逝了,这才将她德哥哥过继给了二婶娘做儿子。

    窦芙听闻刘正德告诉她这段事时,也是虚惊不已。心中暗想,难怪刘寡妇会舍得让自己身为读书人的小儿子出面为大儿子接亲冲喜,原来不是同根生。

    这也就难怪了。

    不过她此刻更好奇,刘正德为何要与她说这些话?

    她侧脸看向身旁的俊秀少年郎,即便对方面色掩饰的十分平静,也不难看出他并不是很愿意提及自己的

    生母。

    直接问?好像不怎么好。

    “其实,你不用与我说起这些事。”心里好奇的感官却在呐喊,快告诉我,为何?为何?

    刘正德沉默半晌,看向女扮男装的窦芙,幽幽开口道:“是正德唐突了。”

    窦芙:“…”虽然不应该在人家悲伤的时候八卦,可她还是想说,一点也不唐突,洗耳恭听之类的话。

    刘正德见她不语,十分纠结的模样,便又道:“大抵是在心中沉寂的太久,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何要与嫂嫂说起自己的这些往事。大概是看到嫂嫂面对那些流言蜚语毫不在意的模样,便在心底有所触动,既羡慕嫂嫂的开阔,又佩服嫂嫂的智对,还望嫂嫂莫要见笑。”

    窦芙:“呵呵,不会,不会。”虽然用现代的话来说,她这种人纯属少根筋,但头回听到有人这般没心没肺的夸奖她,还是很高兴啊!

    既然人家都这般夸她了,她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

    “其实…我是这般想的。人活一世,也就短短数十载。若都用来秋风悲扇,那岂不是辜负了自己的美好时光。正所谓,所谓…高兴也是一日,不高兴还是一日。既是如此,为何不选择心胸开阔一些,高高兴兴的过完每一日?”窦芙极力开导。

    刘正德沉默良久,然后好似突然开了窍般,笑道:“嫂嫂大睿,是这个理没错。亏的正德还是读书人,想的却还不如嫂嫂通透。”

    窦芙再次尴尬笑笑,将这种对少根筋的贬义词,自动转化为心胸豁达的褒义词。

    为了让自己接下来的话显得不那么心虚,窦芙决定先换个话题。

    她抬首望了望眼前一片绵延不断的数万里山林,以及脚下一片清波荡漾的百亩良田,千里江河。停驻脚步,用袖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有些许不能理解道:“山下人烟并不密集,有这般宽阔的地势,又有江河渔业,这曾铁牛还往这么高又危险的山里住作甚?”

    刘正德也停了下来,同样不能理解的摇头。“我也不知。只是听闻,曾铁牛原来不是我们这儿的人。几年前,他与阿娘逃难来此,因无落脚之地,又无户籍,没有田地,便住在了山里,当起了猎户维持生活。”

    “原来如此。”

    窦芙心想。这样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在此生根落户,官府都不查究,看来这个时代的户籍管制并不严苛。可就算官府

    不管,这突然冒出两个人来,当地的村民都没意见吗?

    刘正德像是看出了她的疑惑,便又道:“山里野兽成灾,村民们大多都不敢上山,最多也就在山脚下拾些柴火,打些猪草。近几年,也都多亏了曾铁牛在附近山林里打猎为生,村民们的山地粮食才勉强有些收成。偶尔有村民在山里碰到野兽被袭击,也都是曾铁牛及时救下。是以,大家都默认了他们娘俩在此住下,官府那边自然也就没什么意见。”

    有免费护山劳力,还能减少伤亡,村民和官府自然

    乐见其成。不过这曾铁牛又为何如此任劳任怨?又为何没有户籍呢?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