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猎赝宗师 > 第七百三十六章 韬光养晦

第七百三十六章 韬光养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回到锦城以后,陈正重新商定了婚期。

    一月一日,元旦节。

    这一天,是新年伊始。

    京都的风波,也将初步平定。

    因此,这一天也象征着自己的人生,重新开始。

    而婚宴请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在张学义那里存着呢。

    陈正重新婚期以后,就去了荣宝斋,拜会了张学义。

    叙了叙旧,就提起了婚期的事情。

    在荣宝斋店内,跟张学义一起,将婚宴请柬手写好以后,就开始筹备起来。

    喜糖、喜宴、伴手礼等东西,开始装盒。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陈正逐一拜访了自己的亲朋好友,挨个邀请,到时候莅临自己的婚礼现场。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安排就绪时,京都那边,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在沈家联合人脉步步紧逼之下,周家阵营节节败退,彻底瓦解。

    最终,分崩离析。

    周家一蹶不振,各地生意遭到沈家阵营的势力蚕食。

    周建华为了保留周家底蕴,开始联系鬼子国,借助鬼子国的资金,妄图负隅顽抗。

    结果,被汪兴义抓住把柄,带去了国安。

    因为周建华涉嫌与境外势力勾结,干扰我国市场经济,周运华和周振华兄弟作为同族,且担任商务部大佬及副省级职务。

    受到牵累,被暂停一切职务,接受审查。

    虽然没有明确命令,针对周家兄弟做出处罚。

    但这段审查结束,年底活动也已经彻底平复。

    周家无疑会失去晋升的机会。

    而在这期间,沈家阵营的势力,抓住机会,开始大举进犯,对周家的产业,进行收割。

    短短数日之间,周家产业,所剩无几。

    周家旗下的大小产业,都被瓜分,包括周家女婿郭云雄的家业,都惨遭牵连。

    陈正的祖产荣宝斋,被沈梦曦一手拿下。

    这场收割风波结束以后,沈梦曦便第一时间办理了资产转赠手续,将荣宝斋归还给了陈正。

    这个消息,让得陈正悬着的心,终于平复了下来。

    得知荣宝斋重新回到陈家名下,陈正欣喜过后,思忖许久,最终决定,将荣宝斋改建为博物馆。

    这样的决定,也算是全了父亲陈方行当初的愿望。

    父亲陈方行在世时,曾有过这个想法,将荣宝斋改为博物馆。

    那时候的陈正声色犬马,不懂经营。

    父亲也是有为他的以后做打算,靠着博物院营业,还能够保住他富裕的生活。

    虽然现如今已经不需要了,但陈正还是打算完成父亲的遗愿。

    另外,陈正也有考虑,自己现如今只怕将彻底在锦城安家置业。

    远在京都的产业,恐怕也没多大的精力去经营管辖。

    因此,改为博物馆,将会省事许多。

    这桩事情,陈正委托了颜定礼。

    并由衷地聘请了颜定礼担任荣宝斋博物馆第一任馆长。

    颜定礼丝毫也没推辞,居然爽快的欣然同意了下来。

    他已经从国家文物局退休,闲赋在家无所事事,很乐意将所剩不多的日子,继续挥洒在文物文化的宣扬与振兴事业之中。

    像他这样的人,将一辈子都奉献在了文物文化事业之中。

    一旦有着继续发光发热的机会,颜定礼都不会错失,会格外的重视。

    因此,对陈正的这个邀请,颜定礼不仅欣慰,也很感激。

    荣宝斋作为全国前三的古玩店,店内藏宝之丰富,冠绝北地。

    其藏品数量,丝毫不比首都博物馆少。

    陈正肯将其改为博物馆,无疑会大大地提升世人对文物保护的热情。

    这一项决定,无疑也是一项壮举。

    颜定礼应承下来以后,并向陈正保证,他会尽自己的努力,为陈正和荣宝斋博物馆向国家争取最好的福利。

    至此,荣宝斋博物馆,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一家私人博物馆。

    不久之后,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联名举荐,聘请陈正担任国家文物局荣誉理事。

    陈正因此一跃成为正厅级的大佬。

    当然,这个职务,只是头衔,虚职而已,并没有什么实权。

    陈正只享受正厅级的福利津贴,但没法干预国家相关政务。

    不过,在国家文物局改革,或其他重大决策会议时,陈正是具备听政议政的资格的。

    而在陈正筹备这些事情时,京都年底活动也是宣告结束。

    周家老大周运华,被解除商务部一把手的职务。

    因为家族涉嫌勾结境外势力干预国内市场经济运营,而暂时接受审查。

    周家老三周振华,被解除相关职务,跟周运华一样,等待审查。

    如果他们并没有任何问题,后续会重新起用。

    但,即便自身清白,重新起用,也只会是闲职,不可能再担任重要职务。

    除了周家,周家不少阵营的盟友的职务,都有相关变化。

    原广电局一把手,被调离广电局,迁任新闻出版署职务。

    级别不变,但职权降了。

    原京都市局差馆一把手黎文华,调离市局差馆,迁入差人部任副党务。

    级别不变,职权变了。

    黎文华调走,位置空缺,原二把手的胡振义,顺利升任,接任黎文华的职务。

    职务升了,级别升了。

    从正厅级高干,一跃成为副省级大佬。

    罗秀英镀金结束,调回锦城,顺利升任锦城市局差馆刑警大队大队长职务。

    职务升了,级别不变,依旧是副处级。

    罗秀英的行政级别,之前调来京都的时候,就提升过的。

    短短几个月时间,不可能接连提升。

    顾汉卿提前离休,经过党务组织审查,给予准许。

    因此,顾汉卿脱离卫生部,卸任党务书纪职务。

    但经国家党务组织,及中央国会审核,授予顾汉卿中国医学院院士荣誉称号。

    并聘请顾汉卿前往中国医学工程院工作。

    原首都医院院长蔡元生,由顾汉卿举荐,经党务组织审查,接任顾汉卿职务,顺利升任卫生部党务书纪职务。

    级别不变,依旧是正部级大佬。

    但掌握的实际权力,却是大大的提升。

    蔡元生升任卫生部党务书纪以后,不再兼任首都医院院长职务。

    因此,其位置空缺。

    经卫生部商议,迁调金陵医院院长,金陵医学院高级理事钟建学,任职首都医院院长职务。

    级别升了,从副部级,一跃成为正部级。

    并从地方,进入国家核心区域。

    除了二师兄钟建学升任之外,三师兄冉明信也没落下。

    经卫生部审核批准,升任冉明信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并兼任燕京医学会会长职务。

    除此之外,再兼任燕京人民医院院长职务。

    冉明信之前就一直兼任着燕京人民医院副院长的职务的。

    职务升了,但级别不变。

    不过,其掌握的权力,却是获得空前提升。

    而在其他人获得提升时,沈家同样捞取到不少好处。

    沈梦曦的大伯沈成国,原本总揽华东战区军事事宜,授予的中将军衔。

    这次大活动,经过多番举荐,沈成国升授陆军上将军衔,进入总参。

    可谓是如愿以偿,顺利的进入了中央。

    但沈成国升任以后,沈梦曦的二伯沈成邦,则被调离了重要岗位。

    级别不变,依旧是副部级,

    但实质性权力,却是大幅度降低。

    对于这样的安排,沈家并不气馁。

    一张一弛,一进一退,这是韬光养晦。

    这个安排,是沈老爷子亲自主张的。

    沈家在这场风波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让人看到了沈家的能量。

    这场风波结束,沈家已经捞到了极大的利益,顺利的将沈成国推进了中央。

    这样的利益,已经足够牵动许多人的心,引起很多人的艳羡。

    如果沈二爷不退反进的话,那就太引人瞩目,很容易引起嫉恨,导致沈家沦为众矢之的。

    因此,沈老爷子特意安排,鱼和熊掌,取其一即可。

    于是,沈二爷只得被迫明升暗降。

    即便如此,沈家这波也是赚大了。

    除了在政治场的收获,沈家在商场也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沈氏集团分润了周家在北地两成的利益,至此彻底在华北地区,站稳了脚跟。

    往后市场开拓,将会一帆风顺。

    沈氏集团未来的发展潜力,无疑将会剧增。

    但沈家在获得这样的好处以后,却并没有着急开拓华北市场。

    而是遵循沈老爷子的安排,公开宣布,三年内不会在华北市场争抢任何利益。

    相反,沈氏集团开始迎合国家政策,大举扶贫旗帜,帮助偏远地区进行经济建设。

    这样的安排,震惊了许多商场中人。

    但仔细思忖之后,明事理的人,却又不得不配合沈家的智慧。

    韬光养晦,急流勇退。

    这样的能耐,寻常人可做不到。

    这一招看似亏了,实际却能够大幅度获得国家顶层大佬的好感。

    这样的安排,沈氏集团看似亏损,实则在为沈家大爷沈成国在中央站稳脚跟做铺垫。

    这无疑会有利于沈成国获得民众爱戴,获得国家顶层大佬的重视。

    并且,短时间来看,沈家亏了。

    但从长远来看,沈家这波会大赚特赚。

    国家近些年大举扶贫旗帜,国策如此,沈家无疑是很好的迎合圣心。

    未来发展以后,沈氏集团的产业,将会遍布全国各地。

    到时候,还会在乎区区华北一个地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