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不跟鬼子同席
两国的交流,尽皆针对瓷器的各类知识相互袒述。
这些知识的详尽,或因两国的文献,各有不同。
这场交流,双方袒述的内容,都有现场记录。
最后大致都会被整理出来,并记录在册,丰富自己的文献资料。
虽然是瓷器的故乡,文献资料相对丰厚。
但是,鬼子国对的文化研究,以及文化侵略,都是不容小觑的。
鬼子国掌握的文化历史记载,未必见得会比少多少。
一来自唐代开始,鬼子国就跑来了学习,开始研究文化。
从那时候起,两国的联系,基本就没断过。
后时代明清时期,且至民国时期,鬼子国都对发动了入侵。
在那些战争年代,鬼子国在境内掠夺去的东西,数不胜数。
因此,鬼子国对文化的掌握,未必就会少。
或许,很多缺失的历史资料,鬼子国都珍藏着呢。
这场自由辩论交流赛的目的,双方的胜负,其实都不怎么重要。
重要的,反倒是能否从对方的观点中,学习到新的东西,了解到己方尚未掌握的知识。
而这,也是交流会真正的目的。
一味地抱着胜负的功利心,难免有些本末倒置。
不过,在确保交流会顺利的情况下,互争胜负,倒也在所难免,未尝不可。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
双方自由辩论的观点,从瓷器的发展史,讲到了瓷窑体系,再到瓷窑的南北两派的区别差异。
最后还总结了瓷器收藏的尺度,以及各个朝代时期的瓷器特征,及鉴定的行业标准。
双方袒述的观点,都不仅详细,且引经据典,头头是道。
这一回合,选手的发挥,可谓自信而从容。
比起前面两回合的表现,要得体自然得多。
时间终止,两国老辈人物都是鼓起了掌声,对这场辩论赛有着极大的赞赏和认可。
最终,并没有判定胜负,双方见好就收。
这个结局,倒是在陈正的意料之中。
前面四个回合,双方二比二平。
已经展现出了彼此的底蕴。
输赢的话,对彼此的意义都不大了。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是得益于陈正出面,力挽狂澜,为赢回了局面。
不然的话,连续三局,鬼子国才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呈碾压式的压迫,将狠狠地踩下去。
而现如今的局面,显然已经没有了意义。
即便输了辩论赛,损失也并不大。
鬼子国借题发挥,也对造成不了多少负面影响。
这也是陈正没再参加最后这场辩论赛的原因。
交流会结束得很仓促,因为,临近了饭点儿。
作为东道主,颜定礼他们还是安排了午饭。
但陈正谢绝了出席,离开了故宫博物院。
他没想过跟鬼子同席。
尽管现如今两国关系并没有势同水火,也算友好邻邦。
但,他仍然接受不了。
并非单纯的民族感作祟,主要是亲身经历过鬼子入侵的时代,亲眼见证过鬼子的惨无人道。
所以,他原谅不了这些鬼子。
跟他们同席,有愧自己以前赴死就义。
颜定礼他们却是没法的,作为国家人物,作为东道主,是不能直接表露出那些情绪的。
所以,合理的招待,彰显大国礼节是必然的。
下午的时候,颜定礼他们还会进行交流。
主要针对鬼子国带来的那三件文物进行探讨。
之前颜定礼跟他透露过,将会在交流会结束时,进行狸猫换太子。
东西都已经为他们准备就绪,剩下来的事情,就不是陈正可以操心的。
所以,一个人在外面吃过午饭,陈正就拦了辆出租车,去了趟陵园。
事情结束,也该回来为父亲和刘明扫墓。
“爸,儿子又回来了,这次是回来为国效力的。”
蹲坐在父亲行的墓前,陈正简单地讲述着自己这一趟的行程。
“爸,这次的事情,您老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颜前辈他们顺顺利利的啊。”
“这是为国尽职的事情,爸,您老人家一定不会反对的吧?咱们泱泱华夏的宝贝,岂容弹丸小国的宵小之辈占据?您说是吧?”
“爸,这次回来,有些匆忙,也没事先准备。没给您老准备什么。但儿子给您保证,下次如果再来燕京,一定给您儿媳妇儿也带上。”
“爸,儿媳妇儿是您老给儿子挑的,还不错的。人又漂亮,又有能力,对儿子也挺好,您老在天之灵可以安息。”
“对了,爸,儿子在锦城那边也算事业有成了哦。自己开个公司,跟川省豪门的沈家合作着项目,现在已经开始创造收益。”
“另外,荣宝斋的事情,儿子也在尽力,准备在锦城重建。不过您老放心,咱们陈家的祖业,早晚有一天,儿子会去拿回来的。”
“杨家那对狗东西,儿子也会让他们得到报应。不会让他们霸占了我们家的祖业,就这样逍遥法外,自得其乐的。”
陈正蹲坐在墓前,自言自语,给父亲行讲述着自己现如今的生活。
脑海里回忆的,都是父亲的音容笑貌。
在墓前坐了一会儿,陈正又去了刘明的墓前。
“明哥儿,我来看你了。”
将酒拆开,放在墓前,陈正盘坐在墓前,低声叹道:“请原谅我来迟了,耽误了这么久才来看你。”
“我已经没事儿了,现在也准备在锦城那边重建荣宝斋。日子定下来了,下个月二十号,我准备邀请宾客了。”
“明哥儿,你在天之灵,如果真的有机会的话,不妨也抽空来瞧瞧。那里,以后会是咱们的基业。”
“如果可以的话,保佑兄弟顺顺利利,将新的荣宝斋发扬光大。”
“明哥儿,对不住了!这辈子是兄弟连累了你,下辈子如果可以,换我来护着你,咱们做亲兄弟。”
“另外,你也放心,咱们的仇,会报的。无论是杨家父子,还是周家那群狗东西,我都不会放过他的。”
“你在天之灵就瞧好了看,早晚会有让他们忏悔的一天的……”
在刘明的墓前,陈正待了一个多小时,也讲述了自己现如今的处境和生活。
临走前,敬了酒,鞠了躬。
刚刚回到酒店,就接到了颜思语打来的电话。
“喂,思语,有什么事情吗?”
“陈大哥,爷爷让我告诉你,咱们成功了。”
电话接通,传来颜思语的声音。
刻意压低的声音,显得有些做贼心虚。
陈正闻言,心领神会,知晓颜思语指的换掉鬼子国带来的文物的事情。
“鬼子国没怀疑?”
“暂时还没有,还得善后。”
颜思语解释道:“爷爷说,那些小鬼子一天不离开燕京,咱们暂时就不能放松警惕。所以这段时间,爷爷就没时间招待你啦。”
“我知道的,不用刻意招待我的。而且,我准备明天就回锦城了,那边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处理。替我转告颜前辈,下次有机会,记得来锦城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