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猎赝宗师 > 第五十七章 张学义的晦气事

第五十七章 张学义的晦气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贤弟来了啊?”

    坐着的张学义听到陈正的声音,抬头看来,不禁笑着起身。

    “刚吃过午饭,过来转转,顺便还有些琐事,想请老哥哥帮忙指点。”陈正笑道。

    “哦?”

    张学义讶然:“什么事情?贤弟尽管说。”

    “我就是想问问老哥,清不清楚锦城附近,哪有窑厂?”陈正开门见山的问道。

    窑厂?

    张学义疑惑:“贤弟找窑厂是?”

    “想请窑厂帮忙做几个玩意儿。时间挺紧的,所以便来打扰下老哥哥。”陈正解释道。

    他打算做两件玩意儿,去参加百宝展会。

    荣宝斋作为全国典型名店,主张这么盛大的展会。

    如果展会上面出现两件仿品蒙混掉所有人的眼睛,不知道杨琛父子会怎么收场呢?

    想借展会扬名?

    恐怕没那么容易。

    “窑厂啊,老哥倒是知道几处……”

    张学义恍然点头,随即板着脸冲着旁边站着的伙计小杰挥挥手:“你先下去吧。”

    小杰诺诺点头,急忙离开了。

    这是出什么事了吗?

    陈正注意到这一幕,发现这对爷俩的心情都不是怎么好。

    但没待陈正询问,张学义便重又恢复了笑脸讲道:“锦城附近的窑厂倒是有好几家,基本都聚集在东郊。”

    “东郊?”

    陈正疑惑,他对锦城的地理并不熟悉。

    “距离咱们这里,大约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张学义解释道:“我倒经常去那边,定宝斋的这些工艺品,就是与那边合作的。”

    “老哥能够代为引路吗?”陈正问道。

    “现在吗?”张学义讶然。

    “越早越好。”

    陈正颔首一笑:“当然,如果老哥今天不方便的话,也可以缓缓。”

    “行吧,那老弟稍等一下,我给小杰交代下,咱们就过去。”张学义起身笑道。

    “好!多谢老哥!”

    陈正感激一笑。

    张学义起身,去跟小杰嘱咐了两句,便拿着车钥匙,跟陈正离开了定宝斋。

    张学义开的一辆奔驰越野,带着陈正赶往了东郊。

    “老哥今天有心事?”

    启程走出古玩街以后,陈正便是询问起来。

    先前他刚到定宝斋的时候,张学义明显在教育小杰。

    “嗐,遇到些晦气事儿。”张学义叹道。

    “怎么了?”

    陈正疑惑,询问起来:“不妨说说看。”

    张学义想了想,反正路上无聊,闲着也是闲着,就跟陈正聊了起来。

    “其实也不算多大的事儿,主要是想着晦气。”

    张学义讲述道:“今天上午我临时有事,就没来店里面。小杰在店里守着,就遇到有人过来转手玩意儿。”

    “小杰那孩子实诚,这两年跟着我吃住,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就特别想做出些成绩给我看。”

    “虽然那孩子这两年跟着我学了些基础常识,但终究还没到家。这不,今天趁我不在,初次上手,就被打了眼。”

    听完张学义的解释,陈正便明白了过来。

    原来是伙计小杰心急,想要在张学义面前挣表现。

    就趁着张学义不在的时间,帮着张学义揽生意。

    结果花了十几万,拿下件赝品。

    所以,张学义这才会气恼,把小杰给训了一顿。

    “我气的倒不是他亏了这笔钱,十几万而已,老哥哥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也不至于斤斤计较这点。”

    张学义叹道:“我气的是,那孩子走都没学会,就急着想跑。这种性子,以后早晚会出大事。”

    原来如此……

    陈正飒然一笑:“这件事情,老哥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有打碎牙往肚子里咽,自己认栽呗。”张学义无奈一笑。

    这哪行啊?

    吃了亏,就得找回来。

    这是陈正一贯以来的作风。

    “老弟倒是有个招儿,老哥哥或许可以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回场子。”陈正笑道。

    “哦?”

    张学义讶然:“什么招儿?”

    陈正见状,淡然一笑:“老哥哥看过《清稗类钞》吗?”

    清稗类钞?

    张学义眉头挑动,看向陈正的目光,多了几分诧异。

    “老弟指的是清末民初文学家徐昌徐仲可编撰的清代掌故遗闻的《清稗类钞》?”

    《清稗类钞》是一部汇辑野史和当时新闻报刊中关于有清一代的朝野遗闻、以及社会经济、学术、文化事迹的文学绘本。

    其中编撰的内容时间,最早可延至顺治时期,最晚延至宣统。

    期间又添加了些天命、天聪、崇德等时期的轶事。

    此书分门别类,按事情的性质、年代先后,以事类从,共有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余条,记载得特别完备。

    “老弟也看过这书?”

    张学义讶然询问,这本书广为流传,资深行家基本都有翻过。

    陈正提出这本书,无疑彰显出,他混迹这行的时间也不短暂。

    尽管张学义心中早有预料,但此刻得到验证,也难免有几分诧异感。

    我不仅看过这书,还见过写这书的人……

    陈正撇撇嘴,没跟张学义纠缠这个问题,而是直接讲道:“《清稗类钞》里面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不知道老哥哥记不记得。”

    “什么故事?”张学义疑惑。

    陈正回忆了下,然后讲述道:“故事的大概是讲,以前有一家当铺,遇到一个人带来一颗价值千金的夜明珠典当。”

    “当铺以‘值十当五’的规矩,花费五百金收了下来。等当事人离开后,当铺的主事人再三鉴别,发现这颗夜明珠居然是赝品。”

    “当铺主事人羞愤难当之下,便召集了同行,当众将这颗假的夜明珠砸了个粉碎,表明对自己的惩戒。”

    这个故事倒是听过,但跟自己的事情又有什么关系?

    张学义讶然不解,但良好的素养却让他保持沉默,耐着性子认真地听着陈正的讲述。

    “当铺毁了夜明珠以后,卖珠的人却突然拿着典当凭条和五百金本利回到当铺,声称那颗夜明珠是传家宝,要立马赎回来。”

    “这人显然是想要讹诈当铺的,但却不想,当铺主事人清点好钱两后,从容地将对方那颗夜明珠取了出来归还给了他。”

    说到这里,陈正飒然一笑,看向张学义笑道:“听老哥哥先前的口气,应该也是看过《清稗类钞》的。想必这个故事,老哥哥也应该听过。”

    “嗯……”

    张学义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随即架不住好奇的问道:“可这跟老弟说的解决办法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

    陈正飒然笑道:“这个故事中的办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