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驻村医生那些年 > 一百八十九、超前拟定“大健康”,招揽人才…

一百八十九、超前拟定“大健康”,招揽人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关于弥陀乡卫生院的发展,是这段时间杨老师他们一直思考的问题,而我因为重病缠身的缘故,好像早已经把工作抛到脑后很久很久了。

    等到杨老师提起来要标新立异地促进弥陀乡卫生院的发展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

    但是,明显看得出来,杨老师他们已经考虑了很久很久。

    直到现在,杨老师他们应该是胸有成竹了。

    说起这个来,肖瑶幽幽地补充道:“明辰,还记得上次我邀请赫连老师跟杨老师去弥陀乡卫生院参观指导吗?”

    我怎么能不记得呢?

    那两天是我这辈子记忆最深刻的两天,我的人生就像坐山车似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

    上次肖瑶回白求恩医学院请赫连老师以及杨老师他们实地参观考察了弥陀乡卫生院后,我记得有好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的。

    当时,赫连老师还有其他各位大佬都有意回去后研究制定方案,把接下来弥陀乡卫生院甚至其他艰苦偏远地区的卫生院的发展都做一个宏观规划。

    就在我生重病的这段时间里,我为弥陀乡卫生院什么也没做,而杨老师他们却时刻挂念着基层卫生院的发展。

    今天,我突然得知,杨老师带领“三明集团”一众大佬,在赫连老师的主持下,已经制定了一份具体的方案。

    说起来惭愧,这份方案里提及的具体负责人一直是我,而我因为大病一场,导致这份方案迟迟没有在实际上落实。

    今天杨老师从公文包里,再次拿出那份方案交到我手里,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小姜同学,我从刚开始就很看好你。其实,你可能也知道了一些关于那天你陪你导师舒老师前去跟我谈判的一些事情,但是你不知道的还有很多。”

    接着,杨老师指着文件上的一处跟我说道:“小姜同学,你看你们这次下乡支援卫生事业建设,省里及学校都很重视,而三明集团正好赶上了这个机遇,有这个契机,才得偿所愿地参与到基层卫生院的建设上来。”

    杨老师说的这些我都有耳闻,师奶曾经就跟我说起过,省里特别重视这次医学生下乡支援卫生事业建设的情况。

    这也许是开了一个头,带动了一项政策的落地实施,从而为以后更好地发展乡村卫生事业奠定基础。

    而今天首次看方案,我才得知,原来我知道的那些东西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

    真正的原委经过是这样的。

    一直以来,省卫生厅以及省扶贫办都想启动一项政策,就是扶贫支援建设。

    扶贫方面,省扶贫办已经开始了很多年了,而且他们还联合省委组织部,早已经进行了大学生下村当干部活动了。

    况且这个活动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也有了固定的模板与套路。

    大学生驻村干部在进行了这么多年后,为艰苦边远地区的山区带去了活力,带去了新鲜血液,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也就为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路。

    大学生驻村当干部现在已经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政策了,除了吉林省外,在全国各地都已经红红火火地展开实施了。

    这个大学生驻村当干部的这项政策的完美实施,为医学生驻村当医生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照。

    所以,省扶贫办联合省卫生厅以及各大医学院校,在去年首次提出号召,号召各大医学院校优秀毕业生,走去基层卫生院,走去乡镇,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所以这次才有了我们这群人下乡支援卫生事业建设的情况!

    与此同时,杨老师带领的“三明集团”在与赫连老师和好如初后,也听说了我国要大力发展乡村基层卫生院的决心与规划,他们看到了为国家做贡献的大有作为的时机,所以,在赫连老师的主持下,首次成立了一项基金,为的就是投资基层卫生院,发展基层卫生院!

    而年初那段时间,我正好想着急切地为弥陀乡卫生院的发展,寻求恩师的帮助,而恩师又跟杨老师他们有合作,再加上师爷马教授的实验室的出售,最终促成了我跟杨老师的见面。

    就在那场酒局上,舒老师向杨老师提出了我的想法。

    没想到,我们一拍即合,再加上后来肖瑶的参与,从而真正促成了我们的合作。

    说来其实很巧合,上天注定的缘分让我们这群人走到了一起。

    今天,在杨老师的指导下,看到这份方案后,我不禁大吃一惊!

    原来方案早就成型了,就等着我痊愈康复后,参与实行了!

    杨老师指着我看完那一段后,把方案翻了一页,指着上面的内容继续给我介绍道:“小姜同学,你看,这里是重点。”

    在杨老师的提示下,我很认真地逐字逐句地读起了这段重点内容。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上面写的内容原来有这么超前。

    作为医院或者作为卫生院,治病救人是基本职业,但是能够基于“大健康”理念,建设大健康大保健体系是很多医疗行业还不曾做到的。

    “大健康”就是要提高民众健康素养,接受科学的健康指导和正确的健康消费,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质量、走得安”。

    而基于以上原则,杨老师他们规划了弥陀乡卫生院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总的说来就是在建设过程中,要把临床医疗、慢病控制、公共卫生、疾病预防、职业病防治等都纳入进去,分类管理,共同建设,不偏不倚地一起推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引进的人才就包括多方面的了,只单纯地依靠医学院校好像有点力不从心,所以还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地招贤纳才,共同促进弥陀乡卫生院的建设发展。

    而关于招贤纳士方面,方案上也是写的明白。

    最关键的是,要在我们回去后,立马着手准备一场发布会,一来是宣传“三明集团”制定的“大健康”理念,二来是借机宣传弥陀乡卫生院的历史以及在老百姓口中有着无比崇高地位的“乡村神医”老潘,从而为推而广之地引进人才制造舆论导向。

    看了方案后,我在心中不自觉地感慨到,在初次见到杨老师他们的时候,我只是简单地想帮助弥陀乡卫生院从“三明集团”搞点仪器设备,提高下卫生院整体的诊疗能力。

    今天看来,我的格局真是太小了。

    此刻,我双手捧着杨老师他们制定的这份方案,激动的颤动不已,想不出任何语言来表达对杨老师,对“三明集团”的感激之情。

    杨老师应该是感受到了我因激动而颤动的身躯。

    他用手拍了下我的肩膀,感同身受地说道:“小姜同学,我知道你很想帮助弥陀乡卫生院做成一些事,其实,作为投资方的我们,想法跟你一样的。只是具体实施还需要你,需要肖经理你们这些人共同努力才行。”

    “从今天起,放下个人感情包袱,尤其是肖经理跟你,一定要放下这段心之逆程,丢掉心理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卫生院的建设上来。”

    肖瑶听到杨老师的话后,幽幽地轻声说道:“杨老师,明辰,这段历程结束了,我的过去也就过去了。我不会再去想,不会再去回忆了。接下来的日子,有我们共同努力,有杨老师的支持,我们一起向着广阔的天地出发!”

    也许经历了这段难忘的回乡扫除心理阴霾的旅程后,肖瑶的一切都变了。

    曾经的她,假装坚强,一刻不停歇地帮助我,呵护我,为了我甘愿付出着自己能够付出的一切。

    而现在,心路历程完全敞开的她,完全没有了伪装,有的只剩下一份诚意,还写着彻底与过去告别的标语。

    也许,到了此刻,有了这么明确的支持与鼓励,我们真该抬起头来,挺起腰杆,冲出去,为了心中那份理想与执念,勇往无前。

    就在我胡思乱想之际,杨老师再次开口说话道:“小姜同学,从今天起,我就把肖经理交给你了,或者说,肖经理从今天起,跟你就是并肩战斗的战友了。你可要好好爱护她,保护她,就像战场上保护自己的亲密战友兄弟一样,保护她,不要让她再受一点点伤害。”

    其实,我知道我该对肖瑶好了,至少不能像从前那样,让她感到寒心,更不能再让她在迷茫中找不到方向。

    我点头答应着杨老师,然后继续道:“杨老师,我会谨记您的教诲与鼓励。现在的我,也已经从病魔中走出来了。我的身体与心灵都康复了。接下来,就看我们的吧!”

    接着,我话锋一转,跟杨老师开玩笑地说道:“杨老师啊,我还有个不便明说的苦衷需要您帮我实现啊?”

    杨老师见我又开始跟他开玩笑了。

    他也就顺从着我问道:“小姜同学,就你鬼点子多!你说,你还想从我这里要什么?直接明说!”

    我嘿嘿一笑,自嘲道:“杨老师,我知道您是学心理出身的,您还看不出我心里的想法吗?”

    杨老师就好像真的在研究我的心理一样,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直截了当地回答道:“小姜同学,你是不是看上我的救护车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