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恐怖小说 > 亡国公主的败家系统 >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听完钱账房的解释, 陈茶没忍住打了个喷嚏。

    “之前居然没人发现?”

    陈茶想不通。

    “那些齐商扮成西域商人,又买通许多托,大肆宣扬’神香’的珍贵, 还编出各种神奇功效,加上价格昂贵, 包装得精致, 谁会怀疑是假的。”钱账房说到这里顿了下, 感慨道,“许多人都上了当, 包括那些少爷小姐们, 但是直到现在,他们也不肯承认自己花大价钱买的是假货。”

    说到底是虚荣心作祟。

    京城风气流行什么, 这些人就追逐什么,作为曾经一员, 陈茶太了解这种心态了。和东西无关, 攀比和炫耀,才是目的本身。

    齐商无疑找到了京城的财富密码, 如果不是被《江湖日报》揭露, 不出意外,这场不公平的买卖会在虚假吹捧中持续扩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果齐商们只是为了赚钱,陈茶觉得无可厚非, 但若是为其他目的……她忽然想起什么,问道:“你刚才说,这个香料容易让人上瘾?”

    钱账房努力回忆道:“王小兄弟说里面加了一种叫什么……好像叫阿芙蓉的东西。平时用来治痢疾的,齐国边境多有培植, 但是闻多了会上瘾,甚至还会出现幻觉。”

    “阿芙蓉……”陈茶低声重复一遍。她有个隐约的猜测,像盘旋在空中的飞鸟,在她心中落下一片不安的阴影,正色道,“你找人查一下城中齐商的来历,尤其是他们曾经去过哪里。”

    钱账房被少女神色的严肃传染,他不敢懈怠,忙道:“公主放心,包在小人身上,小人这就去办。”

    “等等,还有一事。”

    “公主请说。”

    “你找个时间,把平安镖局这段时间赚到的银子清点下,然后捐到被洪水淹的那三四个县里,别留名字,问起来就说……就说是你捐的。”

    陈茶稍微想了想,叮嘱道,一抬头和胖墩睁得溜圆的绿豆小眼对上了。

    钱账房竟不知道震惊和惊吓哪个更多一点,因为少女平静的语气根本不像捐出一笔让人眼红心跳的财富。他那天抱着账本,小心翼翼地穿过前厅,都感觉树上随时会窜出几个蒙着面的杀手,但就是这样一笔巨款,被少女轻飘飘地,以用一种决定今天中午吃什么的语气随口打发了。

    钱账房好半天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公主,‘清点’的意思是……”

    少女薄唇轻启,吐出清晰地两个字:“全部。”

    钱账房张了张嘴,他刚才第一反应是心疼和不解,现在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

    因为他很清楚,平安镖局从臭名远昭到名誉东洲,迈出每一步都有公主的影子,公主对镖局倾注的期待半点不亚于他。

    当他为镖局挣得的第一桶金而激动,想向公主证明镖局开得多么成功时,公主将这桶金原封不动地还给了百姓,甚至,不愿意留下自己的姓名。

    钱账房想,没有人会对账单上的数字无动于衷,但公主不在乎,她在乎的是一种更深远,更持久的东西。

    少女平静的话语中,已经具备一种上位者的魄力和眼界。

    钱账房终于反应过来,眼前一片明朗开阔,他赞道:“公主说的是,钱没了可以再赚,小人以为,千机阁这一个多月的盈利也该捐出去!”

    陈茶见着胖墩脸色变幻了一会,上一秒还心疼皱眉,下一秒居然眉目舒展,感到颇为惊奇,问道:“你舍得吗?千机阁还在扩建,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她明白千机阁对胖墩的意义,所以更觉得不可思议。

    “当初扩建是小人以为千机阁要被武林封杀,但今时不同往日,连盟主都表态了,小人还怕什么,不急这一时半刻。”钱账房说到这里骄傲扬起脑袋,“小人想明白了,要把生意做大做好,一定要有格局。”

    小桃刚跨进门槛,恰巧听到最后一句,便插嘴问道:“啥叫格局?”

    “额……就是像公主一样,能看淡金钱。”钱账房不知道怎么解释,抓耳挠腮憋出这一句。

    “噢……那我还是不说了。”小桃绕着垂在胸前的一小缕头发,想了下说。

    “什么事?”小桃的模样引起了陈茶的好奇。

    “刚才有人和我说,看到钱账房的荷包在路上被人摸走了。”

    钱账房一个机灵窜起来,惊慌失措喊道:“哎呀,完蛋了!”

    “格局,格局。”

    小桃小声提醒道。

    钱账房急得话都说不利索:“这不一样!那个荷包是大娘绣的!以她的脾气,赔多少钱她也不认呐!”

    “你可以赔她一百多斤肉。”

    陈茶撑着下巴,笑眯眯地提议道。

    “公主,您别开玩笑了,小的现在哪有心情买肉?”

    钱账房急得转圈,少女目光望着他,依旧在笑。

    “您是说……”钱账房这才明白少女的意思,指着自己问,“……我?”

    江都。

    亭台楼阁,红砖绿瓦,江都城中的标志是一个手捧竹卷的老者雕塑,这位曾被誉为“大周开国宰相”的蔡老先生,晚年长居于此,为这座城市留下了文人骨子的浪漫情怀。

    好不夸张地说,蔡老先生影响了江都整整一代人。

    而今天,江都迎来蔡老先生仙逝之后,第二个真正改变它的大事——百家讲坛。

    不知道为什么一个教材研讨会叫这个名字,但确实非常合适。

    汇集了各地学堂,各个学派,各个夫子,思想的火花已经在试探和碰撞中噼里啪啦地点燃,读书人吵起架来丝毫不逊色于莽夫,店小二每次上菜都要挡着脸,面前斗鸡眼的两人正骂得拍桌子,声音高昂激烈,吐沫星子横飞,直喷到对方的脸上。

    刚上的白斩鸡,很快变成了口水鸡,两人的骂战依旧没停歇。

    店小二担忧地想,安平公主那么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要面对上百场口水战怎么受得了,最好有一个很高的台子。

    他和展柜说起这事,展柜又和官府说,隔了一阵子,城中央居然真的多了一个台子。

    比一般戏台子还要高半个头,想上去得爬上十几层台阶,露天结构,有点像祭祀的讲坛,两排蒲团相对放置,排列得整整齐齐。其实就是之前祈雨做法的地方,官府又改了改,稍做扩建,就用作这次的场地了。

    后来官府发现,即使经过扩建,还是低估当天真正蜂涌而至的人群。

    幸亏台子建得够高,否则夫子们淹没在人山人海里,有够难找。

    总之,官府对这次的活动表现出相当的诚意,不仅提前布置好场地,而且在当天,对安平公主一行人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在江都百姓记忆中,这种阵仗的仪式只有过两次,一次是江都建城完工的揭幕式,还有一次是蔡老先生刚到江都那天,全城的人都出来迎接。

    在十七日那天一早,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彩带飘扬。

    人们怀着期待又兴奋的心情,早早守在街道两旁,酒楼高处的窗户微敞,不差钱的人把整个酒楼都包了下来,早就占据了最佳观看位置,他们摇扇品茶,听着门客们滔滔不绝的谈论,眼神却时不时望外瞟去。

    毕竟,这是百家讲坛啊!

    从立项之初就引起学术界轩然,董夫子使它拥有足够的权威,而燕乐恩和两位声名远扬的公主,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欣和公主请到了学术界南北两派大儒加入,无疑点爆了话题和讨论度。

    有些投机者甚至已经开了赌局,以保守为主的南派和以开放著称的北派,到底教材的最后编写,会满足哪一派的意愿。

    百家讲坛还未真正开始,硝烟味却已经弥漫在空中,身处漩涡中心,谁能保持波澜不惊?

    锣鼓声忽然顿了一秒,人们意识到什么,皆抻长脖子,踮起脚尖,拼命往街口尽头望去。

    高头大马,车队浩荡。华盖如云,帘幕外流苏碰撞如落珠清脆,风掀起一角,少女赤色裙摆如红云翻涌,金线在云边勾勒海棠花纹,在眼前瞬息而过,分不清是观云还是赏花,只留下两道印着花香的车轮印。

    人们既感激这阵风来得及时,又埋怨起风太微弱,还没来得及挽留,佳人已匆匆而过。

    一只染着豆蔻的玉手轻抬,触到深色卷帘上,人们不自觉放缓呼吸,想见那双手的主人是怎样的绝色容颜。

    她果然没有令人失望。

    所有人在这天,都记住少女有一双浅色的漂亮眼眸,在阳光下澄澈明亮,她落落大方地,朝他们微笑着打招呼。

    笑容立刻俘获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他们惊叹于少女容貌清绝,却更被她身上一种罕见的贵族气度折服。

    这种气度,不是靠距离拉开与普通百姓的区别来突出特别,也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彰显高贵,而是源于良好的教养和丰富的心灵,构成任何时候都不卑不亢的底气,还有一双纯粹干净的眼眸。

    直到讲坛处,少女在侍女帮助下,俯身从马车走下。

    云鬓花颜,金钗步摇。眉秀似山,眼若秋水,耳边碎发增添一份不加修饰的天真自然,如一朵烟雨中缓缓盛开的牡丹,一朝绽放,即名动天下。技艺高超的画师描绘她,也只能仿其形却不得其神,满腹经纶的诗人称赞她,语言也会失去原有的颜色。

    台下蠢蠢欲动,尤其是许多年青人,都想获得少女的青睐。

    其实陈茶从掀开帘子那刻起,就感受到四面八方的目光,但是她早就习惯了这种凝视。于是淡定地环视一圈,从一张张脸上扫过,最后扬唇笑道:“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就开始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