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河东社区
刚从基地回来,刘文萍就打电话过来了,通知子慕说。
“李总,河东边的建筑主体都快起来了,路型也出来了,你准备种什么树?”
“刘总,书的事你不要管,等主体完成后,我统一考虑”
“那时间是不是有点紧呀?”
刘文萍也是个操心的主,锲而不舍地问道。
“不紧,我有办法。”
“好勒,那我就不操心了啊。”
刘文萍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也就不管了。
自从听了尹玲的方案汇报会以后,子慕就没有过多参乎河东区域的建设,每次路过也就看看。
因为,他非常认可尹玲的专业素养,如果她搞不定的事,自己出去也是白搭,况且还有刘文萍这个视工作为生命的主。
这事问起他来,还真没有感觉,但树是需要他准备的,因此他从基地出来直接就爬上了潜龙背。
好久没有这样看过自己的村子了,子慕站在潜龙背上,细心地观察起来。
翠屏山还是那样的神秘,即使自己做了那么大的动作,远看还是观察不出一丝痕迹,都被大树给遮掩了。
村子里一眼望就可以望见的中轴线上的建筑,美丽而大气。二十八星宿区域已渐渐被建筑丰满,更加和谐平衡。两个公园的建筑,亭台楼阁都有,尽收眼底。
人工河蜿蜒在村里就像一条境界分明的分割线,将村子和谐地分割又连接起来,使整个天地都柔润了很多。
滨河两路的树木彰显的风采是无与伦比的,高贵而大气,将来再配上一些小画舫会更加别有风情。
河东的建筑工地已初见规模,中轴线上,与中心广场对称的是一个蚌形建筑。
那是社区的康复治疗中心,左右对称的是两个蜗牛状的停车场。
将康复中心和两个停车场连接的是一条南北贯通的马路。马路的两边商铺林立,形成整个区域的商业中心。
在康复中心的前后各建有两个高层建筑,是四个商务酒店。
这样通过这些中心建筑,将整个社区分成了若干个区域。在这些区域里各围绕着中心建筑又建了许多附属设施,诸如居住小区、别墅区、街心公园、雕塑等。
和村边公园对称的,桥的东边也是一个大的广场。广场的中央广场设计的是一个海豚顶球的巨型雕塑。
从潜龙背下来,进入东区以前,公路被分成了一个“人”字形,沿着公路前行,车流就被自动导入两个停车场。
在“人”字形的三角地带,是一个由植物组成的造型,和山坡上的林带连为一体。
而滨河东路的岸堤边上三座桥的两边,各建了一座海马形建筑。
与滨河西路的建筑风格迥异,通过河岸和草坪将现代与古典,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元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十分的和谐美丽。
看完整体布局,子慕在佩服尹玲她们对建筑语言的把握能力的同时,也有了对植物品种选型的基本思路。
东区的建设功能,尹玲他们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就是服务于西区,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高大的树木林立已经不合时宜。
那么首选的景观树就是黄杨,运用他生长慢,易造型的特点,点化其中。
既可以保证环保的品质,还显得不是突兀,再就是少用高大树木,多用绿篱、灌木。
停车场的原有设计就是要让停放的车辆停放在绿荫当中,这次设计很好地吸收了这个理念,并予以发挥,做的就很好,原来用的就是黄杨,已经做了验证。
东边山坡上的树木长得比较杂乱,也可以全部栽种成黄杨,将整个山坡与社区连成一片。
想通以后,他将自己构思交给了如意,让她做一份情景图出来,看看效果如何,再给刘文萍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