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叛逆的赘婿
老太太气的火冒三丈,尽力地平复了一下心情。
“把你们今天得到的那件武器,拿出来给我看看。”
说完,戎岩立马打开负重袋,将双锤放在了地上。
老太太看过后违心的说:“只是一对还未鉴定的橙色‘擂鼓瓮金锤’,并不是什么稀有武器。它能打得过那只百年犀角兽么?”
皮丕说:“若是旁人可能不行,可是三妹婿真的有力拔千斤之力。
得益于他的勇猛,才能胜出。”
老太太摇摇头:“不可能,就算他力气再大,只拿一件没有鉴定过的橙色武器,要打赢百年犀角兽,也是妄想。
定是这双锤有其它过人之处。
你们把锤留下吧,待我好好研究研究,请个鉴宝师,来鉴定一下。”
皮丕心里一惊:好个老太婆啊,三言两语就想把大锤要过去,还不直说。
真以为我是个傻子么?
回头看看戎岩,也是一脸焦急加委屈地看着皮丕。
那眼神仿佛在跟皮丕说:“救救我吧,大姐婿,我不想给啊!”
皮丕想了想,说:“老家主,不是我们不讲道理。
您想要收归可以,但您得能拿动不是。
如果拿不动,要去了也只能当个摆设。
还不如就给三妹婿,助他提升武力。
给李家扬名立万。”
老太太没想到,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竟然敢顶撞自己。
我想要的东西,竟然敢不给?
心中的火气从胸中一下子窜到了脑门上。
在座看着人的都傻眼了。
敢顶撞老家主的人,皮丕还是第一个。
大房太太马上严厉地说道:“皮丕,你在说什么?竟敢违逆家主?”
二房太太马上跟进:“对啊,一个赘婿还敢反了天了?
我堂堂周武李家用得着你们这些赘婿扬名立万?
传出去岂不是笑掉大牙。
知依也该好好管教管教才是!”
大房太太听后,脸色更难看了。
两家本就不睦,二房因为大房小辈无所出,整天阴阳怪气的。
而成亲较晚的二房知珊和戎岩,已经有了一个小棉袄。
一周半,正在蹒跚学步,咿呀学语。
是整个家族的掌上明珠。
所以因为这件事,大房太太平时没少数落皮丕。
“你一个当赘婿的,不就是要为我们家传宗接代么?
可成亲三年,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
长的好看有什么用?
还不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你是不是来害我们家的啊?
由此可见,小白脸,没有好心眼啊!”
类似这些话,皮丕不知听过了多少。
以前的皮丕从来不敢还一句嘴。
但是今天的皮丕已经不是以前的皮丕了。
既然皮啤已经和皮丕同为一体。
那么改变赘婿封建制,也要从今天开始。
今天第一次顶撞家主,就是迈出第一步的开始。
知依此时瞪着皮丕,以命令的语气说道:“你说什么呢?还不赶快向老家主道歉?”
其实知依平时还是比较向着皮丕说话的,也会在大房太太指责他的时候帮他进言。
但这并不是因为心里有他或者心疼他才帮他。
完全是出于自己心里的愧疚。
因为无所出这件事,并不能怪皮丕。
而是她李知依,自从娶了皮丕三年来,都不曾与皮丕圆过房。
此时让皮丕认错,无非是不想让他错上加错。
可皮丕还没有开口,老家主又说话了。
“你的意思是,要让我亲自举起来么?”
“自然是谁想要,谁便举。”
皮歪没有理会刚才因为顶撞老家主所受到的训斥,依旧坚持己见。
气得老太太都冒烟了。
“来人,把这双锤给我拿进库房。
我花的钱,难道还不能自己收起来么?”
这时,来了两个家丁,试图举起锤子。
可想而知,失败。
“两来几个人!”
又进来几个家丁一起抬,还是没能动弹。
老家主气得自己走到锤子旁边。
“都走开,真不知道养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几个家丁马上小跑走出了正厅。
老太太自己手扶大锤,想要一举抬起。
怎料,自己虽然有70等级,可自己是法师,力量并不强。
而戎岩虽然等级只有40,可他是战士。
力量等级极高,已100到120级,所以才能拿动这二千斤重物。
老太太不自量力,一下子闪了腰。
她故作沉稳地走回座椅,微微坐下。
“我刚才想了想,既然是锤,确实比较适合戎岩。
我还是不收了。
可买锤的八百金币,得由你们出。”
皮丕已经看出来,老太太是在给自己找回脸面。
也就顺坡下驴了。
“老家主您此举真的是深明大义,孙婿佩服。
但老家主,您确实是被那摊主蒙骗了。
我们最多欠他四百五十金。
可是他却要去八百金,我下次一定要跟他讨要回来。”
老太太听皮丕这样说,更加不高兴了。
“怎么,你还要再为区区三百多金去丢李家的脸么?
就当是花钱买教训,看你们以后还敢不敢出去招惹是非。
八百金,两家各四百。”
二房太太此时却耍起了心眼:“那不行,谁欠的谁还。”
大房太太气得声音都有些颤了:“你在这耍无赖呢?锤子可是你家拿走了,凭什么让我家出钱?”
“是你家不省心的赘婿强出头。这破锤子花那么多钱,骗傻子呢?”
“那你问问是不是你家大傻个子自己想要的?你问啊。”
“就算是他想要的你们家就给买啊,也不看看自己兜里有没有钱,就要强出头。”
“你”
皮丕的丈母娘被气的说不出话来了。
这时,李知依端着一个盘子,放在了老太太的面前。
在两房主事争吵的时候,她已经让丫鬟去拿了八百金币,这会儿刚好回来。
放到桌上以后,李知依说:“老家主,这钱我们出了。您放心,以后绝不再让他出去惹祸了。”
老太太点点头:“还是知依懂事,识大体。不像你的两个妈妈。”
大房太太此时想拦,已经不可能了,只能认亏吃瘪。
二房太太最终胜利,得意洋洋。
老太太继续说道:
“既然金币已还,那就入账公中,以作他用。
可你二人今天让李家丢了脸面,家法不能饶。
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