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
邓小五和柳子墨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尽管他们的眼睛被厚厚的黑布紧紧遮盖,但这无法阻挡他们的听觉,使他们更加敏感地捕捉到周围的一切细微声音。每一阵不熟悉的嘈杂、每一步不规律的脚步、甚至每一缕微风都让他们的心跳如鼓,回荡在胸膛里。
邓小五的脖子上,冷汗不断滑落。他尝试分辨远处的声音,但每一次尝试都会让他的想象力变得更加疯狂,幻想各种可怕的情景。他嘴唇干燥,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几次想要开口说话,却发现自己失声了。
柳子墨则紧紧咬住下唇,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这一切都徒劳无功。他的心中不断浮现出家人的面容,害怕自己永远都见不到他们。每当他试图平复情绪时,耳边就会传来那些未知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打破了他脆弱的平静。
特别是那些奇怪的机械声和激光扫描,它们像是魔鬼的低语,持续不断地在他们的耳畔轮回,让两人的心灵感到了极大的震撼。而其中最令人惊恐的声音,是那种深沉、震耳欲聋的声响,如同巨兽在咆哮,使得邓小五和柳子墨都不禁打了个寒颤,感觉自己就像是蝼蚁,随时都可能被巨兽吞噬。
当他们被带到掩体入口时,柳子墨凭直觉感到了眼前一亮,猜测自己的眼罩可能被某种光线透过。而邓小五则感受到了从地下传来的微妙的颤动,像是某种巨大机器在运转。
隐形人逐渐显露出他们的真身,他们的服饰如同未来战士一般,线条流畅、坚韧而又充满弹性。他们的身体上分布着众多精密的装置,仿佛每一个部件都代表着某种前沿科技。腰带上嵌有几块类似能量石的宝石,每当其活动时,宝石便闪烁出异彩,宛如星河旋转。鞋底则装有微型的反重力装置,允许他们在需要时快速浮起。
一个隐形人,领头的,走到大门前,他从手腕的微型控制台上伸出一个细长的触角,轻轻地插入了大门旁的一个小孔中。瞬间,一个全息屏幕从地面升起,清晰地显示在他们的眼前。这是一个高级的身份验证系统,屏幕上呈现了一个个繁复的图形和字符,旋转、交错,如同一个个迷宫。领头的隐形人进行了几次手势识别和生物特征扫描后,系统发出了短暂的蜂鸣声,并显示“验证通过“。
大门缓缓开启,露出其背后的坚固厚重。从门缝中涌出一阵阴冷的风,带着地下深处特有的潮湿和金属的气息。那种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另类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探索的神秘感。
地下掩体内部仿佛一个完整的高科技都市,封闭于此,但充满了活力与机械的气息。无数的led灯和霓虹光从各方向穿梭,为这座地下之城绘制出五光十色的光影。
顶部,大面积的透明天窗下,有一块巨大的全息显示屏,上面呈现的地图与实时数据不断流动,仿佛有生命一般。而在显示屏的四周,无数小型的悬浮屏幕显示着各种与外部的通讯和内部的监控。无人机,形态各异,有的像蜜蜂大小,飞速地穿梭于空中;有的则像小型飞机,轻轻地漂浮,监视每一个角落。
地面上,一排排智能机器人正在进行各种任务,有的负责物资运输,有的在进行快速的维修,而有的则在与人类工作人员交流,共同完成某个项目。
墙壁上,红色激光如同网一般,精确扫描着每一个角落,它们的目标是确保掩体的安全无虞。而在这张红网的交汇点,站立着重武装的机械守卫。他们的身躯坚硬如同钢铁,头部两侧各有一个炯炯有神的眼睛,胸前则装有高清摄像头,用以实时上传监控画面。他们的手臂似乎融合了各种武器,从电磁炮到激光枪,每一种都能在关键时刻迅速切换,确保对敌人形成致命打击。
中央区域,则是一座巨大的控制台,周围围满了工作人员。他们或站或坐,忙碌地与各个终端进行沟通,确保这个地下要塞的一切运转正常,如同掩体的大脑一般。
邓小五和柳子墨被解除手铐和蒙眼后,又被推入一个草地般大的圆形房间。这里除了地面模拟的草地,四周全是透明的屏幕,上面显示着一些他们看不懂的数据流动。他们的脚下似乎嵌有某种传感器,每迈出一步,地面都会微微震动,仿佛在与他们进行某种沟通。
房间的中心,有一个悬浮的全息控制台,时不时有红色的光点闪烁,好似在监视着他们。
柳子墨吞了口唾沫,紧张地说:“小五,这…这是什么地方?”
邓小五摇摇头,嘴唇有些发白:“我也不知道,但感觉我们被困在了某种实验室或者秘密基地。”
柳子墨皱了皱眉:“你看,那些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好像在对我们进行分析。”
邓小五拍了拍他的肩膀,“先保持冷静,静观其变。”
刚说完,一道刺眼的白光从中央的全息控制台射出,他们被束缚在原地,只感到一阵眩晕。
门的另一边,铿锵的脚步声回荡在邓小五和柳子墨的耳中,每一步都让两人的心跳频率加速。当门完全打开,露出那队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身着深色的制服,每位士兵的头盔上都有一个蓝色的指示灯,这些灯光在昏暗的环境中显得特别刺眼。
邓小五和柳子墨试图调整自己的视线,看清进来的人。当他们被释放时,两人都不敢乱动,只能静静地等待。
士兵们迅速地在门两侧列队,仿佛是为某位高贵的客人准备的荣誉礼仪,形成一个宏伟的通道。伴随着轻盈的脚步声,一个绝美的女子缓缓走进房间。她的容颜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那双湖蓝色的眼睛像是含有星河,深邃又神秘。
她的鼻梁挺直,红润的嘴唇宛如樱花瓣,每一个细节都像是经过上天精心设计。她的肌肤白皙如玉,透出一种透明的光泽,仿佛阳光穿透冰晶,闪闪发光。她的长发如瀑,随风舞动,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香气。
她穿着一身紧身的白色制服,凸显出她完美的身材,细腰、曼妙的曲线、高挑的身姿。她的气质与众不同,像是那种高贵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与身后那些全副武装、面无表情的士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她那双眼睛。冷冽、锐利,宛如北极的冰湖,但深处却似乎藏有繁星。她的眼中流露出一种超凡的自信,仿佛世间万物都在她的掌握之中。脸上的一丝戏谑的微笑,像是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持有一种玩味的态度,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危险和魅力。
邓小五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这张脸,这双眼,他怎么可能会忘记?
她走到两人面前,用那戏谑的眼神打量他们,然后轻笑说:“好久不见,小家伙。”
看到面前的这个女人,邓小五目瞪口呆,愣在了原地,来人竟然是第一章出现的那个女人,都是因为她的出现,才改变了邓小五一生的命运。
“怎么会是你?你为什么会在这?这里是哪里?你到底是谁?为什么抓我们?”邓小五对面前的女人问了一串问题。
“别急,别急,小家伙,我慢慢解释给你听。”女人掩嘴笑道。
“我叫罗丽,这里是一号研究所,我是“科学”组织的一名研究员。我们的主要研究项目就是可控核聚变。”罗丽笑着看向邓小五。
邓小五看着罗丽,好奇地问:“这‘科学’组织是哪来的?”
罗丽深吸了口气,仿佛正准备打开尘封的记忆。她的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你知道,邓小五,那是在数十年前,当我们还没有这些高科技装备,那时的世界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石油和煤炭逐渐枯竭,全球各地的大城市因为断电而停摆。人们为了一点油而发生冲突,整个社会似乎快要崩溃。”
邓小五吸了口气,尽管他之前有所了解,但从罗丽口中听到的描述还是让他心有戚戚。
罗丽继续:“就在那个乌云密布的时期,一群有远见的知识分子、热心的科学家和一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青年站了出来。他们坚信,只有依靠科学和技术的力量,我们才能找到新的能源出路。他们建立了研究所、开发实验室,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
“这段时间,一定很不容易吧?”邓小五感慨地问。
罗丽微微一笑,似乎带有些许苦涩,“的确,他们遭遇了种种阻碍和嘲笑,被认为是疯子、梦想家。但是,他们从未放弃过。渐渐地,社会开始认识到他们的价值,许多有识之士和企业家开始资助他们的研究,公众也开始为他们捐款。就这样,‘科学’组织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力量。”
“那政界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邓小五好奇地问。
罗丽眼中露出一丝骄傲,“起初,政界对他们持观望态度,但随着他们的成果逐渐显现,一些前瞻性的政客开始站在他们的一边。这些政客不仅提供了资金和政策支持,还成为了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坚强后盾。”
“那他们研究的方向是?”邓小五好奇地问。
罗丽微微一笑,“他们不止专注于核聚变,虽然那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他们对所有的可替代能源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核聚变一直是他们的核心,因为它真正意义上代表了无尽的能源。”
邓小五沉思了片刻,“所以他们遭受了其他组织的反对和质疑吗?”
罗丽点了点头,“确实,他们的路并不好走。但‘科学’组织一直坚信,只要不放弃、继续努力,我们总会找到那束可以指引我们走出黑暗的光。”
邓小五点点头。
罗丽的眼神在提到杨博士时变得格外亮堂,似乎有着深厚的尊敬和无法言喻的情感。她说:“你知道邓小五,在科学界,可控核聚变一直被视为‘圣杯’。近百年来,尽管有数不尽的团队在这方面付出努力,但真正的突破仍然遥不可及。然而,杨博士与众不同。”
她微微一笑,仿佛在回忆:“我还记得,当我第一次听到杨博士讲课的时候,那种震撼和启发,那是我此生难忘的体验。他不仅拥有无与伦比的物理学知识,还有一种深沉的智慧和对科学的热情。他对每一个细节都那么专注,对每一个问题都追根究底。”
“而最近,他再次证明了自己的非凡才华。二号研究所的杨博士所带领的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失败、重新开始,他们终于迎来了那个属于他们的时刻。杨博士发现了一种在常温下能够承受极高的温度和场强而不变性的超导材料。这无疑是对整个科学界,乃至于整个人类的巨大贡献。”
罗丽的语气变得深沉,又带着几分崇拜:“当他将这一重大发现报告给联邦政府时,那种掌声、那种尊敬,我敢肯定,全世界都会记住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