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房谋杜断 > 第46章 马革裹尸镇边陲

第46章 马革裹尸镇边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筝跃下马来,来到杜如晦、房玄龄的身边:“二位大人辛苦了。”杜如晦虽沉浸在宋令军的牺牲中,却也不能失了大体,以言辞交谈了几句。李筝便命将士好生将牺牲将士、百姓的尸体送往义庄,北倭俘虏便押入大牢,以待圣命。在众多尸体中,唯有宋令军,似是被北倭人故意破坏,身体已经被马蹄践踏的一滩血肉,头颅沾满泥土,一双眼不甘地睁着。房玄龄见杜如晦无心顾及其他,便让武行金、岳夏和贤仁送林彬等伤者去医治,自己则陪着杜如晦,将宋令军的血肉包裹,将头颅装进百姓送来的木匣子中。杜如晦低语道:“军哥你放心,北倭人败了。”宋令军的双眼这才缓缓闭上。

    待一切都安顿好,离开的老弱妇孺重新返城,那带着生死状的小伙子也折返回来。李筝的部下帮着当地衙役清点城中人数,此次守城,战死将士有近三百人,百姓在将士的保护下,战亡不过几人,其中还有一人是陆翔的儿子,家中死了男丁的百姓虽然泪如雨下,却对此毫无怨言。陆翔更是抚着花白的胡须,将泪水忍住:“我儿为卫国卫家而亡,死得其所。他是陆家的骄傲。”而在清点过程中,才发现,宋令军的妻儿为了与丈夫一道,竟都穿上了士兵的衣服与宋令军一起守在城门,一家三口无一人幸免。众人知道后,皆是肃穆。杜如晦更是哽咽:“军哥本就是孤儿,如今这般,可是无后了!”房玄龄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能搂了下杜如晦的手臂。李筝听闻,对此万分感慨,以前朝堂上听闻宋令军的忠直,还赞他是可用之人,可苦于自己无甚能力,没能将其留在自己麾下。当即便修书一封,如实陈情,为守城将士们请封求赏。

    不久后,李深圣旨便到了牧州,此次守城众人有功,追封一众牺牲将士官职,并给予家人银两补给,宋令军追封忠勇将军,亡者皆葬在牧州外飞云山上,专设忠勇陵。杜如晦晋封牧州知府,房玄龄晋封牧州同知,林彬、武行金等人均擢升一级。在李筝和大军的帮助下,房杜带着众人将牧州城门再次加固修缮,并在飞云山埋葬了众多英士。李筝也跟着前去祭拜,压抑的哭声从四面八方传来,让人心里不忍。远处的飞鸟群盘桓在飞云山上空,久久不去。李筝亲自刻下石碑:“心怀家国天下事,马革裹尸镇边陲。”

    百姓经此一役,民心更齐,相互之间更是融洽,但心中对北倭人的仇恨终究难消。这日夜里,不知何时,府衙后的牢房内突然燃起大火,久久不灭,众人提水救援,不见火势减退,反而燃得更旺。被关押的北倭人拼命拍打着牢房的锁链和门,惨叫声响彻天际,仿佛厉鬼。许多百姓纷纷捂住孩童的耳朵,可眼里全是痛快之意。众人均道是战死的亡魂前来索命。大火足足烧了一夜,牢房只剩下残垣断壁和一堆人体燃尽的诡异焦糊味,可府衙客院和正厅并未受及丝毫连带。杜如晦前来请罪之时,李筝只是吹了吹茶盏升起的热气:“杜大人方才说什么来着?请罪?请什么罪?本殿下什么都不知道。”杜如晦不禁一愣,抬头看向李筝,李筝看着这位父皇口中的能臣竟有这般表情,忍不住笑了出来:“此次起火实在蹊跷,许是天意如此。本殿下自会‘如实’禀告父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