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 第163章 王三贵“豌豆杂交实验”

第163章 王三贵“豌豆杂交实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散朝之后,走在回皇宫的路上,李世民好似忍不住一般,在大笑:

    “哈哈哈哈”

    还是朕聪明,让太子讲,自己在旁边看戏。

    这样的话,那些大臣,想怼他,都怼不了。

    而面对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些大臣的“怼功”显然开不了全力。

    没有看到,哪怕是那个“老东西”魏征,也仅仅只是质疑了几句吗?

    嗯!

    就这么定了!

    反正李承乾也11岁了,该懂事了,以后有啥事就推给太子。

    自己这个皇帝,在一旁看戏就够了!

    “哈哈!”

    跟在李世民后面的李承乾,对于李世民的大笑,异常地疑惑。

    貌似宫里也没有听过有啥喜事啊,自己父皇这么大笑,干嘛?

    等等,为什么自己会突然感到身子一冷?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王三贵现在有点慌,他打死没有想到,自家的田地里面会有一天来大人物。

    并且这个大人物,来头似乎还不小。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那中间被簇拥的人,应该就是当今的九五之尊,无上的存在。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现在竟然出现在自家的田地上。

    这到底是祖坟冒青烟了,还是怎地?

    就在他内心忐忑不安之际,那个无上的存在突然转过身来,看向了他,并伸手招他过去。

    “过来!”

    守在周围的一名士兵喊道。

    顾不上害怕,王三贵连忙赶了过去,在相隔一米的位置停了下来,恭敬问道:

    “这位爷,不知唤小民前来,所为何事?”

    虽然他已经猜出了这位的身份,但对方并没有透露身份,所以他也没有冒然点破,只是使用了尊称。

    “也没有什么事,你种这豌豆,种了有多少年了?”

    那位问道。

    “小民从我父亲一辈就开始种了,光算小民种的时间,已经有四十余年了。”

    王三贵立即回答道。

    “听说,你还给豌豆杂交过?”

    那位又是问道。

    “这”

    王三贵不由一愣,心里满是愕然。

    这件事,怎么还传皇帝老儿的耳朵里面去了?

    豌豆自花传粉,并不需要人工杂交。

    但是年轻的时候,闲着没事干,他就琢磨有没有挣钱的法门。

    当然大的,他也不敢干,只能琢磨小的。

    这琢磨来,琢磨去,最终让他琢磨到了自家的豌豆上面。

    他寻思着,豌豆没有杂交过,若是自己给它们人工杂交的话,其后代豌豆会不会更好?

    这个想法自诞生之后,就在王三贵的脑袋里面消不掉了。

    可问了一圈人之后,都没人能给一个答案,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人这么干过。

    既然如此,只能他亲自去试一试了。

    他说干就干,划出一块地,开始了他的“杂交实验”。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他成功地培育出了杂交之后的下一代。

    结果也没有让他失望,下一代豌豆确实出现了十分优良的品种。

    就比如原本只在矮茎出现的圆滑种子,经过与高茎皱缩杂交之后,竟都变成了高茎圆滑。

    这么一来,豌豆无疑更加值钱了。

    凭着这新一代的豌豆,他多卖出了许多的钱。

    这让他是十分高兴,将新一代的豌豆继续播种。

    不过他没有再杂交了。

    毕竟已经获得了好的豌豆种,没有改良的必要了。

    只需要等它们自花授粉,结出和父本一样的豌豆,就够了。

    然而,这一次的结果,却是让他失望了。

    结出的豌豆,确实有比较多的高茎圆滑,但原来的高茎皱缩与矮茎圆滑,同样也存在一定数量。

    甚至于,前所未见的矮茎皱缩都出现了。

    虽然高茎圆滑能多卖一些钱,但矮茎皱缩是完全卖不出去。

    这么一算,到头来,他甚至还亏了。

    并且这个时候,麻烦也找上了门来。

    原本买他豌豆的人,有不少人也是想要自己种,然而结出来的豌豆,却是不如他们的意。

    如果只有几个人这样,也就算了。

    关键是,大家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这让许多人觉得被骗了,觉得是王三贵耍了什么手段欺骗了他们。

    于是,他们组团找上了王三贵,要求他进行赔偿。

    对面人多势众,并且自己也解释不清,确实理亏。

    最后他只能好说歹说,掏空了多年卖豌豆赚来的钱,才将这个麻烦解决。

    不甘的他又继续实验了一年,发现结果还是不理想。

    最后为了吃饭,只能放弃继续实验,老老实实种原来的豌豆。

    而被他卖出的高茎圆滑豌豆,也在未来几年间,逐渐消失在市场当中。

    同时,他的口碑也坏了,很多人都说他是骗子,不买他家的豌豆。

    那一段时间,他的日子是真的难过。

    所幸的是,时间抚平了一切,这一段历史最终被人淡忘,他的生活慢慢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

    原本已经年过半百的他,都快要忘记这一段“黑历史”了。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今天那个高不可攀的皇帝,竟然会来到他的田地,并问起这一段历史。

    这是在弄啥呢?

    莫不是因为他弄出了矮茎皱缩这种垃圾种子,扰乱了豌豆原本的种子,准备处死他?

    毕竟当年就有人,以这个理由,威胁过要报官。

    “说话啊,有没有人工杂交过?”

    朱元璋见对方愣神,不由追问了一句。

    “啊!”

    王三贵这才从回忆当中醒过来,随即有些惶恐地答道:

    “小民年轻的时候,一时糊涂,才给豌豆进行杂交,如今已经幡然醒悟,望这位爷饶过小民!”

    “什么一时糊涂?

    你做得好,找一个你这样的人,还真的不容易啊!”

    朱元璋有些感叹道。

    听到这话,王三贵的脑袋又不由又宕机了一下:

    “啥?”

    不是来找他问罪的,那还能干什么?

    他可没有干过其它坏事!

    对此,朱元璋只是一笑,道:

    “放轻松一点,只是有几个问题要问你而已!”

    那期电台过后,朱元璋就开始看起了回放,试图理解“孟尔德实验”的内容。

    看了无数遍回放,他终于勉强理解了一丝丝。

    剩下的,就是开展相关实验了。

    但不管是种豌豆,还是种别的,都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他又想快点看看,这个实验结论到底对不对。

    于是,最终决定先找杂交过豌豆的人,问一问,验证一下实验现象。

    然而豌豆正常情况下,都是自花传粉。

    没有人会吃饱了没事干,去给豌豆杂交。

    所以,查了南京周围一圈,都没有找到有给豌豆杂交的人。

    最终还是在一些上了年龄的人嘴中,打听到了王三贵这一段“黑历史”。

    得到这一情报,朱元璋就立即动身,来到了王三贵的田地上。

    “你先说说你当时杂交的大概过程。”

    朱元璋这么问道。

    虽然还是搞不清楚朱元璋的具体用意,但王三贵不敢怠慢,也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把当年那段“黑历史”说了一遍。

    听完这个过程,朱元璋用手理着胡须,脑袋疯狂地思考着整个过程,很快就露出了然的神色,轻声道:

    “原来如此!”

    随即他又看向跟在自己身边的朱允炆,道:

    “允炆,你可看出什么没有?”

    朱允炆此刻手上正拿着一张纸,纸上写写画画了一些内容。

    听到这个问话,他点了点头,道:

    “看出来了。

    根据第二代是高茎圆滑,可以判断高茎和圆滑是显性性状。

    故而第一代杂交的基因应该为aabb和aabb,产生的都是aaba,即高茎圆滑。

    aaba再自交的话,就可以得到四个不同性状的个体。

    其中高茎圆滑:高茎皱缩:矮茎圆滑:矮茎皱缩的比例为9:3:3:1”

    朱允炆在纸上点来点去,讲解着他的计算过程。

    而旁边的朱元璋看向朱允炆的眼神,充满了赞许。

    自从上一代皇太孙朱雄英逝世之后,伤心的朱元璋就没有再将皇太孙的事情,放到心上。

    直到大概半年多前,朱允炆这个太孙,不知不觉闯入了他的视线当中。

    朱允炆用他的聪慧,成功取得了朱元璋的认可。

    就像现在,那个“孟尔德实验”,朱允炆就给搞懂了,比他爹都强。

    有当年他朱重八的风采了。

    啥?

    朱元璋搞懂了,为什么不自己说?

    这是为了考验朱允炆,懂不懂!(确信)

    等到朱允炆讲完,朱元璋先是夸赞了一番:

    “不错不错!”

    随即看向王三贵,问道:

    “是这个比例吗?”

    “这这我也没有仔细统计,记不清了。

    不过我记着高茎圆滑确实是最多的,矮茎皱缩确实是最少的。

    而高茎皱缩与矮茎圆滑的数量,确实是相当的。

    但大概的比例,实在不记得了。”

    王三贵努力回忆了一下,这么回答道。

    同时心里也有些惊奇,他之前说过程的时候,可没有说具体数量。

    可对方竟然在纸上算算,就算出了一个比例,和他记忆当中的情况大差不差,甚至很有可能是正确答案。

    这到底是什么“神法”?

    “既是如此,接下来又该如何完善这一豌豆品种?”

    朱元璋继续问道,这也是他想要解决的问题。

    “把其它性状去除,只剩下高茎圆滑,让它们自交,就够了!

    后代其它性状的比例会越来越少。

    培育几代之后,高茎圆滑的比例,会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

    朱允炆回答道。

    “这个几代,到底是几?”

    朱元璋追问道。

    对此,朱允炆不由挠了挠头,道:

    “这个有些难算,我一时半会也算不出来!”

    难得看到朱允炆露出如此窘迫的表情,朱元璋不由大笑起来:

    “哈哈哈,那就回去慢慢算!

    以后豌豆的优化,就交给你了。

    并且不仅是豌豆,其它作物也得开始研究!

    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和咱说!”

    “是,谢谢皇爷爷!”

    随后朱元璋又是看向王三贵,道:

    “你杂交豌豆,也属有功,就赏一贯宝钞吧!”

    很快,就有随从拿着宝钞过来,递向了王三贵。

    王三贵连忙接过宝钞,同样感谢道:

    “谢谢这位爷!”

    虽然他嘴上这么说,但内心当中却是毫无波澜。

    因为这一贯宝钞根本不值钱,顶多买几斤粮食吃。

    不过在朱元璋的眼中,宝钞的价值还停留在刚发行的时候,当时尚未贬值,所以朱元璋觉得自己的赏赐够了。

    殊不知,这些年间,宝钞已经贬值十余倍了。

    随后,朱元璋一行人就风风火火离开了。

    不过没有过多久,就有一个护卫走了回来,手上拿着宝钞,道:

    “为了感谢你对研究的贡献,这是我家少爷额外赏赐你的!”

    王三贵不由一愣,看着宝钞的数量,有些吃惊。

    这些宝钞可比一贯多了不少,按照市场价值来算的话,完全可以将当时他赔偿出去的家底给补回来了。

    甚至在此基础上,还有剩余,能使他的生活大大改善。

    “少爷”

    王三贵不由想起了那个在纸上计算的少年,是他么?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确实是朱允炆的手段。

    并且他给宝钞,而不给金银,主要是因为朝廷禁止民间交易使用金银,甚至不能以物易物,只能用宝钞。

    “不要么?”

    见对方有些愣神,护卫不耐烦了。

    “啊,要要要,麻烦大人替小民谢谢那位公子!”

    王三贵颤抖接过宝钞,有些激动道。

    “对了,我家少爷还说,你杂交的想法十分正确,是那些人理解不了你,不必在意!”

    护卫说完这一句话,也离开了。

    只剩下王三贵呆愣在了现场,久久没有反应过来。

    他还记得当年他受到了许多人的言语辱骂,甚至家人都有些不理解他。

    不过他还是抵住压力,又尝试了一年。

    在结果还是不如意之下,才被迫放弃。

    但其实他心里还是十分不甘,渴望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

    结果万万没想到,最终是一个皇室之人理解了他。

    这一刻,他鼻子不由一酸,莫名地有些想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