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 第135章 匈奴都看不下去了

第135章 匈奴都看不下去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宋位面,公元969年。

    “苦命的两兄弟啊!”

    赵匡胤摇了摇头,也有些惋惜道。

    司马乂和司马玮,其实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父亲不用多说,都是司马炎,而母亲则都是审美人。

    两人不止是亲兄弟,其命运也让人惋惜。

    司马玮的人其实不错,很得人心,只可惜误中了贾皇后的计谋,最后身死魂消。

    而司马乂的各个方面也不错,但在二王夹击,以及一王背叛的情况下,终究挡不住这滚滚大势,抱憾离世。

    两人在八王当中,那是格格不入,更像是一股清流。

    画面继续。

    【现在八王之中,就剩下三个了。】

    【他们分别是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

    【其中这成都王司马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皇太弟”,也就是皇位继承人。】

    【正因为如此,他回到封地之后,开始按照皇帝的仪仗行事,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而东海王司马越,瞄准了这一点,带着痴呆皇帝,就开始讨伐这个司马颖。】

    【有皇帝的亲征,司马颖内部也产生了分歧。】

    【当时匈奴贵族都劝司马颖奉迎皇帝,不要手足相残。】

    【对此,司马颖却是怒而不听,执意派人袭击。】

    【搞笑吧!】

    【经过百年的汉化,匈奴都知道不要手足相残了,作为汉人的司马颖却不知道。】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哈哈哈哈”

    秦始皇嬴政又笑了。

    这一次,笑得比前面还要让人发寒。

    只听他用令人发慌的声音,说道:

    “好啊,匈奴都知道服教化了,实在太好了。

    可有些人,连匈奴人都不如,你们说怎么办?”

    秦始皇扫视了一圈现场,锋利的目光扫过每个人,显然在等待着有人给他一个回答。

    作为有“后科”的胡亥,在短暂思考之后,鼓起勇气第一个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必然要让这些人,受尽折磨而死,甚至制成人彘,也未尝不可!”

    他是豁出去了。

    而在说完这句话后,胡亥只感觉一股扑面的压迫感,在向他袭来。

    秦始皇紧盯他的眼神,透着浓浓的气场,让胡亥是心底发慌,大气都不敢出。

    不亏是一扫六合的秦始皇,光凭一个眼神,气场就这么足。

    好在的是,就在胡亥快要坚持不住,想要自曝穿越者的身份之时,秦始皇移开了目光。

    胡亥只觉得身体一轻,连忙用手擦了擦,额头之上冒出来的冷汗。

    而这个时候,秦始皇又看向了其它人,继续道:

    “还有人吗?”

    这话一出,李斯在疯狂向扶苏打眼色,想让他赶紧上前回答。

    然而,扶苏虽然注意到了李斯的眼色,却是面露犹豫之色,迟迟没有上前回答。

    其主要原因,就是他觉得像胡亥说的那样做,过于残忍了,应该好好教化才对。

    不过这样的回答,显然会招来秦始皇的不喜,所以没有上前回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斯这些天的教导,确实有用。

    不然要是搁以前,恐怕扶苏早就忍不住出声反对了,不会顾虑这么多。

    虽然教导起作用了,但现在李斯显然高兴不起来。

    扶苏对他的眼色,那是视而不见,急得他差点忍不住直跺脚。

    “唉!”

    最后李斯只得在心里面,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摊上这样一个要服侍的主子,也是心累。

    既然扶苏不给力,那么只有他亲自上了。

    只听他出声道:

    “陛下,我们对这种行为,应该采取严刑峻法,让民众知道其是不对的。

    可以分为以下这几步

    这样做的好处有”

    相比于胡亥简单地发表暴论,法家代表人李斯的发言,可没有显得那么没有水平。

    他既说明了大概怎么实施,又详细解释了这其中的好处,说得那叫个头头是道。

    在他的发言过程中,秦始皇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直到他发言结束,秦始皇轻点了一下头,淡淡道:

    “善!以后就这样做。”

    这句话当中,不再拥有之前的怒气,算是翻了一篇,并定了调。

    不过旁边的扶苏,却是眉头微皱,心里隐隐有点不认同。

    严刑峻法实在太暴力,细细教化,不好吗?

    电台不是说未来那个汉朝,不是“独尊儒术”吗?

    说明匈奴,很有可能是被儒家教好的啊。

    当然,由于李斯“教导有方”的缘故,扶苏最后没有将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其实扶苏忽略了一个事实:或许匈奴真的是被儒家教好的,但它同时也教出了一群司马玩意。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谁说他是汉人的?我可不承认这个司马玩意,是汉人!”

    作为汉朝创始人的刘邦,听到电台这么说,果断地出声撇清关系。

    他才不愿意承认这个司马颖,属于汉人血脉呢!

    不然太丢脸了!

    而这个时候,旁边的周勃也出声道:

    “如今的冒顿单于杀父自立,获得权力,可谓是畜生之极。”

    他之前在审问冒顿单于的时候,获得了许多关于匈奴的情报,这其中同样包括冒顿单于如何上位。

    在得知冒顿单于杀父自立,特别是看到他在讲述这一段事迹的时候,毫无悔恨之意,周勃就知道这是个猪狗不如的畜生。

    而像这样的畜生行径,据冒顿单于所说,在匈奴其实还有不少。

    正是如此,让强硬派的将领觉得匈奴必须给灭了,不可能教化,因为这些畜生根本教化不了。

    结果没想到

    “看来匈奴还是可以教化的。

    数百年后的匈奴,已经知道手足相残等等,是不对的。

    只不过有些人却”

    作为强硬派代表的周勃,欲言又止,语气中饱含着复杂。

    他实在没有想到,不能教化的匈奴懂了,深受教化的司马玩意却不懂,或者说揣着明白装糊涂。

    权力,真的那么诱人吗?

    但拥有这些权力的基础,是你懂这些啊。

    否则天下不会服你的,项羽或许算半个例子。

    而另一边,教化派代表的陈平,也并没有由此高兴。

    相比观点得到印证,看到这些司马玩意的手足相残,显然更让他难受。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呸!”

    张飞直接吐了一口痰,然后忍不住出声道:

    “陛下,那个司马懿必须给灭了,不能让他的这些后人,祸乱我华夏啊!”

    他实在忍不了了!

    手足相残,甚至连匈奴人都看不下去,出声劝了。

    可这个司马后人,却还是不听,执意要行这畜生行径。

    这算什么事啊!

    这样的人,留着就是祸害啊!

    要是这些司马玩意现在出现在他的面前,那他张飞一定要让这些人尝尝,连他手下士兵都没有体验过的,地狱般的军罚。

    另一边,诸葛亮的眼神也有些复杂。

    他复兴汉室的目的,是什么?

    无非是觉得曾经的汉室国泰民安,“虽远必诛”,值得复兴。

    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曾经汉朝“虽远必诛”的匈奴,却是效仿起来了汉朝。

    而作为汉朝的接替者,却变得和曾经的匈奴一样了。

    这多么讽刺啊!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唉!”

    听着电台,唐太宗李世民在叹息一声之后,陷入了沉默。

    不过其表情的复杂变化,可见其内心并不平静,被激起了一段不愉快的回忆。

    他比他的大哥李建成,小了差不多十岁。

    而在他有些模糊的小时候记忆当中,李建成的形象一直都是正面的,是一个保护他的大哥形象。

    但随着年龄渐大,特别是他娶妻,开始领兵作战之后,李建成的大哥形象不见了。

    随之而来的,是李建成从各个方面,挤兑他。

    仿佛他们不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而是仇人一般。

    李世民是千万般不解,不明白曾经那个保护他的大哥哪里去了。

    即使到了现在,他还是想不通。

    “匈奴人都知道手足相残不对,你为什么不知道呢?”

    李世民望向隐陵的方向,喃喃道。

    在这一场斗争当中,并没有赢家。

    李建成付出了生命,而他也一直处于阴影之下,迟迟走不出来。

    何必呢?

    画面继续。

    【另一边的司马越,也不怎么样。】

    【很快就败北,丢下痴呆皇帝,跑了。】

    【不过他并不甘心,很快就联合了鲜卑族、乌桓族进攻司马颖。】

    【接下来,高血压的地方来了。】

    【面对着草原骑兵的进攻,司马颖自然打不过,很快就丢下城池,逃了。】

    【而攻下城池的司马越,并没有约束鲜卑族和乌桓族,任由他们在城中劫掠。】

    【知道的,晓得司马越,是晋朝的王爷。】

    【不知道的,估计还以为司马越,是草原部落的首领呢!】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此刻,天上乌云密布,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就要下雨了。

    而地上,院子当中,温度也仿佛降到了冰点,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只是偷偷打量着秦始皇。

    虽然现在秦始皇面无表情,但众人却能感觉出其内心有一团滔天的怒火。

    之所以有这个感觉,主要是因为他们心里也有一团无处发泄的怒火。

    要不是秦始皇在这里,他们恐怕就要骂开了。

    这八王,是一个比一个过分。

    特别是这个司马越,简直集合了所有王讨厌的地方,让人忍不住想要揍他。

    可以说,若是此刻司马越出现在院子当中,绝对会被众人打成猪头。

    众人的感觉确实很准,秦始皇的内心现在确实有一团怒火,无处发泄。

    光用嘴骂,已经满足不了秦始皇的怒火了。

    而这个司马越在未来,他也无法对其做什么。

    这是秦始皇称帝以来,首次觉得憋得慌。

    这个感觉,实在太难受。

    就像后世人看到秦桧行径,十分想要揍他,却揍不到一样,憋得慌。

    普通人或许忍忍就过去了,但秦始皇可忍不住,必须要有东西,能够平复他内心的怒火。

    院子中在经过长久的沉默之后,终于响起了秦始皇的声音:

    “来人,传令下去,责令天下所有姓司马的,都要改姓!”

    “是!”

    听令的黑兵卫立即答道,但在迟疑了一会之后,还是问道:

    “那改成什么姓?”

    “什么姓都行,只是不准再姓司马,还有近音!”

    秦始皇这样道。

    他现在听到“司马”两个字,就觉得烦,不愿意再听到“司马”两个字。

    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让天下人都改姓才行。

    那样的话,以后就没有人会再提“司马”了。

    而且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分化司马族氏。

    在这个时代,正常来说,除了家谱之外,分辨一个人和你关系近不近,就是看籍贯和姓氏。

    他此举任意改姓,无法让以后司马族氏再想根据姓来聚集,难度大了不少。

    这样他们再想形成庞大的家族,就有些不太可能了。

    无形间,就抹杀了未来的司马家族。

    虽说有了电台的存在,未来的历史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但历史又具有一些必然性,一个庞大的家族,单靠一些“蝴蝶效应”就想给抹杀掉,还很难说。

    而秦始皇此举,就是从源头的源头给抹杀掉司马家族形成的可能。

    此刻的司马族人应该庆幸,秦始皇不是后世儒家嘴里的,那个不分青红皂白就焚书坑儒的秦始皇。

    否则的话,恐怕全体司马族人都得死。

    另一边的穿越者胡亥,也被秦始皇让天下人改姓的操作,给弄呆了。

    只能说,不愧是真正的皇帝,够任性。

    不过很快他面上又露出诡异的笑容,要是后面秦始皇从电台听到秦桧,会怎么样?

    当然非要说的话,秦始皇不姓秦,是赵氏族人。

    但这也没有关系,还有赵构呢!

    如果认定秦始皇是姓赢的话

    呃,这个原谅胡亥见识短浅,想不出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