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 第127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127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画面继续。

    【夫难平者,事也】

    【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举兵北征而汉事将成关羽毁败曹丕称帝】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世事真的难料啊!”

    听着电台,回忆着过往,刘备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道。

    想当初,他兵败楚地,曹操的势力是前所未有的强大。

    那个时候的他,也认为复兴汉室无望,天下将被曹贼夺走。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一方被重创,不得不退居北方,暂缓平定天下的速度。

    这才让他东联吴越,西取巴蜀,有了重新发展的机会。

    而后举兵北伐,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斩了夏侯渊,拿下了汉中。

    本以为,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

    然而,人算还是不如天算。

    这个时候,孙权突然背信弃义,抢夺荆州,并且杀害了关羽。

    汉室受到了重击,曹丕也趁这个时候称了帝。

    复兴汉室的路,又变得遥遥无期起来。

    “这就是命啊!”

    最后刘备这样道。

    这其中的过程,已经让刘备有些认命了。

    他最后的东征,也是想拼一把,看命运会如何选择。

    而从电台得到的未来情报来看,很显然,命运并没有选择他。

    但是,现在命运又仿佛再次选择了他。

    因为电台来了。

    画面继续。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画面之人的朗读结束,投影随即消失。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秦始皇嬴政反复念叨着这一句话。

    他大秦这么做的人,曾经其实有不少。

    正因为他们,才让大秦有了统一六国的资本。

    然而待到他统一六国之后,这样的人仿佛已经消失了。

    并且根据电台所述的未来情况,这样的人也没有再站出来。

    这里面或许有被人杀光的原因,但还是不由让秦始皇感到心寒。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结束了么?”

    刘邦看着消失的投影,陷入沉默当中。

    良久,他才吐出一口浊气,看向地图的方向,出声道:

    “接下来,咱们来商量一下,这匈奴该怎么对付吧!”

    未来那个诸葛亮,隔了这么久的时空,他也帮不上忙。

    但不论如何,电台所述的“五胡乱华”,胡人在中华大地上面肆虐的场景,在未来绝对不能发生!

    “臣认为”

    陈平、周勃等人,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觉得要直接灭掉,以绝后患。

    还有人认为不用那么极端,以征服为主,只要匈奴能够臣服,融入华夏即可。

    毕竟得到了玉米这些耐旱种子,想让匈奴地区臣服,还是很容易的。

    但不管是谁,在听完了电台的全程,知道了未来有“五胡乱华”这样的祸事,都将匈奴视为大患,必须将这个问题给解决。

    这看了,让穿越者兼愤青的戚姬,那是异常高兴。

    就该这样!

    和他娘的亲啊!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投影消失了,现场同样陷入了一场沉默。

    每个人的心思,都各异。

    诸葛亮想的是,复兴汉室的路,未来该怎么走?

    费祎想的是,他未来该怎么晋升?

    而穿越者刘禅想的是,竟然度过这一期了,没被挨打,实在太好了!

    最后,还是刘备出声道:

    “召集相关将士,根据电台给的未来情报,讨论一下东征细节吧!”

    很快,收到通知的将领,纷纷赶了过来。

    会上,刘备叙述了从电台得到的情报。

    “什么?孙权大将准备放弃其它地方,在夷陵,利用地形与我军对峙?”

    一个大将有些难以置信道。

    “没错,并且很有可能与我军消耗到酷暑时节,然后利用火攻之法,袭击我等。”

    刘备肯定地说。

    “这”

    众将相互看了看,都有些难以置信。

    现在东征之事,虽然有了定调,但尚未成行。

    孙权那边顶多有所防备,怎么可能制订这么详细的策略?

    要知道任何策略的制订,都需要根据敌我双方的军队情况,进行制订。

    可现在该出什么军、出多少人等都没有定下来,他们这些大将都不知道自己一方的军队情况。

    敌方是怎么知道的?并且还制订策略?

    这个问题,让他们是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终于,有一个人忍不住问了出来:

    “这情报,属实吗?来源于哪里?”

    这个问题,问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严重怀疑情报有误。

    对此,刘备重重地点了一下头,给予了肯定:

    “情报属实,来源于哪里,就不要问了,反正是属实的。”

    现在电台的存在,还不适合让太多的人知道。

    所以刘备,只能这样搪塞这些军官了。

    见问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众将只能在假设情况为真的前提下,开始了讨论。

    实话实说,在知道对方要打防守消耗战后,要破解其实并不难。

    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就已经有了大概的破解思路。

    而待众将离去,刘备对诸葛亮吩咐道:

    “接下来的几天,好好地回看这一期电台,想办法判断清楚我们东征的规模。”

    就像前面所说的一样,陆逊最终会选在夷陵防守,肯定是根据敌我双方军队的情况来的。

    所以,必须做到军队规模,及至中前期的行动,和电台所说的未来一样。

    只有这样,陆逊最后才有可能会这样做。

    大宋位面,公元969年。

    “诸葛亮,从严格意义上,属于文臣。

    而只有文臣,受到儒家的影响,才会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想法。

    所以,我大宋,要重文轻将!”

    赵匡胤做了一个逻辑论证。

    别说诸葛亮,看看前朝吧!

    那么多的节度使,非但没有让唐朝强大,反而造成了唐朝的分裂。

    所以,给武将太大的权力,要不得。

    他们一定会拥兵自重的。

    还不如,多给文臣权力,让他们更好地治国。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若是人人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态,那五胡、元朝又怎么能进得来!”

    朱元璋一拍大腿,长叹道。

    随后,又见他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像那宋朝的赵构、秦桧之流,若是都抱有这样的心态,又怎么会有靖康之耻,早就给洗刷了!”

    平心而论,以北宋当时的实力,对上来势汹汹的金朝,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可当时北宋的官场是昏庸无比,文臣武将一个个都是贪生怕死之辈。

    许多前线的督将,面对来势汹汹的金朝,几乎没有做什么太大的抵抗,就选择了投降。

    毕竟,投降大概率不会死。

    这样一退再退之下,才被金兵闯入首都,连带着皇帝都给掠走了。

    而南逃的宋朝政府,更是吓得破胆,不敢与其再打。

    毕竟,大多有胆量的,应该在前面的靖康之难中,都战死了。

    剩下的人,是什么成分,不必多说。

    但其实南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同样有了一战之力。

    只可惜有赵构、秦桧之流,才让靖康之耻迟迟洗刷不掉!

    穿越者群。

    “(秦)胡亥:天道不公啊!为什么只有我挨揍?”

    “(蜀汉)刘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胡兄,你看开点!”

    “(秦)胡亥:滚滚滚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

    “群提示:第三次电台课程结束,请所有同学完成课后作业:背诵《前出师表》。”

    “群提示:(明)朱允炆完成本次作业,奖励作业积分9点。”

    “(秦)胡亥:?”

    “群提示:(清)雍正完成本次作业,奖励作业积分8点。”

    “(蜀汉)刘禅:??”

    “(清)雍正:唉,手慢了!”

    “(隋)杨广:你管这个叫慢?”

    “群提示:(元)铁穆耳完成本次作业,奖励作业积分7点。”

    “(蜀汉)刘禅:(元)铁穆耳,你不是初中学历吗?”

    “(元)铁穆耳:对啊,出师表是初中必背课文,当时上学不知道怎么回事,对这篇记忆很深,所以刚刚顺手给背了。”

    “(蜀汉)刘禅:这”

    “(秦)胡亥:顺手?不和你们这些变态玩了”

    “”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这期电台,没有什么信息啊!”

    看到投影消失,隋文帝杨坚微微有些失望道。

    这一期电台,说的都是历史上的事,并没有出现什么新的东西。

    而前几期电台,造纸术与印刷术,疫苗,都是好东西啊。

    其中的造纸术,虽然隋朝已经普及了开来,但经过对比,可以发现电台说的造纸术,还是改进了不少。

    不过这样的失望,很快就消失了。

    望着眼前写有“玉米种子”字样的袋子,杨坚是特别兴奋。

    至少,天赐了一袋种子。

    “来人,传令司农寺卿的人前来,让他们想办法播种此种子。”

    杨坚这样下令道。

    如今正处春季播种的时候,想来玉米再怎么特殊,也应该在春季播种才对。

    而得到杨坚的命令,很快就有人领命,前去请人。

    就在人走后不久,穿越者杨广站了出来:

    “父皇,该种子极为重要,不容有失。

    交给司农寺的人,也不保险。

    不如交由儿臣保管,监督司农寺进行播种。”

    “这”

    杨坚也没有想到杨广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一时也没有答应下来。

    而另外一边,太子杨勇见此,当即出声嘲笑道:

    “你整天在外征战,会种地么?还交给你保管?”

    对此,杨广毫不客气地回道:

    “大哥,你久在宫中,可能没有见过什么世面。

    军队在外征战,为了获取粮食,常常需要屯田。

    屯田,就是招募农民或者直接让士兵去种地。

    而我恰恰组织过这样的屯田,对种地还算了解!”

    面对杨广的硬呛,杨勇一时也是语塞:

    “你”

    见到这么一幕,旁边的隋文帝杨坚也是皱起眉头,有些不喜。

    这个太子杨勇,实在不太行啊!

    一旁的独孤皇后见到隋文帝不喜的表情,也是冲着两人道:

    “你们兄弟两人,自当和谐,吵什么吵?成何体统?”

    杨勇张了张嘴,有些委屈地不知道说什么好。

    最后隋文帝摆了摆手,制止了两人可能的继续争吵:

    “行了!

    种子就交给广儿了,由你监督司农寺。”

    其实在杨广提出要求的时候,隋文帝就准备答应下来了。

    一来杨广的话,确实有理,必须要有人监督,不然万一被那些世家想办法夺去了,就有些不好了。

    二来他觉得天意如此,因为种子出现的地点,就在他和杨广的中间。

    并且当时种子出现的时候,离得最近的杨广也是第一时间,冲了过来,想要保护他。

    这样的情景,在杨广提出要求之后,让隋文帝觉得这是天在提醒他,该交给杨广监督。

    殊不知这纯粹是穿越者杨广想要刷一波好感而已,结果没有想到隋文帝这么会脑补。

    而就在隋文帝准备答应的时候,太子杨勇却是突然出声嘲讽,这让隋文帝那是相当地不喜。

    “谢父皇!”

    杨广直接行了一礼。

    “不过你记住,不得出现任何差错,明白了吗?”

    隋文帝提醒道。

    这里面所指的差错,并非是种子长不起来,那是司农寺该干的事,与杨广无关。

    这里的差错,主要是种子丢失,被世家抢去等等。

    不过,穿越者杨广并没有考虑这么多,直接道:

    “明白了!”

    种子长不起来?

    怎么可能?

    积分商城提供的,肯定都是优质种子,正常种,肯定长得起来。

    至于种植方法?

    大不了让后面的雍正,去问农民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