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 第123章 出师表

第123章 出师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这魏延,倒是和项羽的性格很像啊!”

    刘邦回忆着过去,这样道。

    一言堂、谁都不服、对亲信还行基本上都是项羽的行为。

    不过相比于魏延,项羽显然做得更绝了一点,他直接就是老大,没有上司。

    并且纵观项羽的一生,其实也十分喜欢军事冒险活动。

    比如,彭城之战,实际上就是一个相当冒险的活动。

    一个不好,就有可能全盘皆输。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让刘邦疏于防范,导致了最后的惨败。

    “像项羽那样的人,要么当一个小兵,要么当整个战场的总指挥。

    如果像魏延这样,不上不下的话,实在难以处理。”

    刘邦摇头叹息道。

    或许他的军事能力不如韩信等人,但论起如何掌控手下,他自信还是数一数二的。

    而若是他手下,有一个项羽类似性格的人,他估计也会十分头痛。

    这样的性格,实在不怎么好掌控啊!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这这这怎么可能!”

    刘备听着电台传来的噩耗,有些难以置信道。

    他之前还奇怪呢。

    为何在电台叙述的诸葛亮北伐过程中,始终没有出现张飞的身影?

    他还有些悲哀地想:兴许,张飞也不幸战死在东征当中了。

    结果没有想到,事实比他想的,还要更悲哀。

    张飞竟然是被自己人,给谋害的。

    不同于《三国演义》中塑造的粗汉形象,实际历史中,张飞其实是一个谦谦君子。

    而作为一名君子,张飞对于其它君子,自然十分地客气。

    不过由于他又是将军,手下那些士兵,基本都是一些壮汉。

    对于这些人,张飞并没有什么好脸色,经常侮辱什么的。

    在他看来,士兵就是用来训的。

    这些“训练”都受不了,又何谈上战场?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最后他竟遭到这样的反噬。

    对此,刘备难以理解道:

    “我劝过他的啊!为何不听,以至于命丧于此?”

    张飞的种种行为,刘备其实并不怎么太赞同。

    不过刚开始,由于地位不高,刘备也没有太怎么管过张飞。

    但随着地位上升,自己的势力建立起来之后,刘备越发觉得张飞这种行为不妥。

    这么做,让其它士兵看了,自然会心寒,然后离心离德。

    于是为此,刘备多次找张飞谈过,让他不要再这样。

    效果,还是有的。

    张飞确实收敛了一点,对普通士兵不这样。

    但对于亲信,张飞却依旧不改,甚至可以说更加变本加厉了。

    不知道是不是将对普通士兵的那一份,转移到了亲信的身上。

    而普通士兵显然没有能力,可以谋害张飞。

    那么,就剩下亲信了。

    对此,刘备还告诫过张飞:

    “你常常鞭打壮士,但后面还让他们侍奉在你身边,这是取祸之道。”

    结果,没有想到一语成谶了。

    “陛下,现在还是赶紧派人联系张飞,让他注意。

    这电台所说的时间,有些不明,随时可能会发生。”

    这个时候,诸葛亮及时出声道。

    听了这话,刘备才从这个噩耗中醒过来,注意到了电台所说的时间:“刘备称帝不久”。

    他称帝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就是说,张飞现在随时可能被谋害。

    一想到这,刘备急了,当即出声道:

    “来人,立即去阆中,传张飞回来,不得有误!”

    听到这个命令,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接受了命令,前去执行任务。

    望着这人离去的背影,刘备默默祈祷道:

    “希望能来得及,来得及啊!”

    关羽已死,要是张飞也死了,那么就相当于他的“创业团队”中,三个“创始人”只剩他一个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与刘备一样心态的,还有诸葛亮、赵云等人,他们都是有些担心张飞的安危。

    要是说现场还有谁不担心的话,那当属穿越者刘禅了。

    因为早在不久之前,他就想办法往张飞的身边安插了几个人,并让他们注意这样的事。

    并且他还贴心地,考虑到了张飞的行为,专门挑了那些不怎么记仇、老实的人。

    免得到时候他派出的人也恨上张飞,成为帮凶,那就十分不好了。

    画面继续。

    【原来是这样的,谢谢主播解答。】那道声音又道。

    【还有问题吗?】

    【没有了。】

    【那好,时间又差不多了,今天这期电台就到这里了。】

    【感谢大家收听随便聊电台,也感谢『安亲王府的第五轻柔』、『机智似妖诸葛孔明』、『营山的辉夜白』、『用户36466675』、『凌霄九重天』等人的打赏。】

    【七天后,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最后主播节选了咱们诸葛丞相的《出师表》,作为结束。】

    【常言道:“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孝;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忠。”】

    【不过主播,幼时学习《出师表》以及《陈情表》的时候,都没有哭。】

    【但现在随着年龄长大,再回过头细品这两篇文章,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感情,心里难免会被触动。】

    【此外,诸葛亮的《出师表》,其实有两篇。】

    【我们常说的,也是最熟悉的,其实是《前出师表》,作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前。】

    【而另一篇《后出师表》,则作于第二次北伐之前。】

    【当然也有人说《后出师表》,文风什么的相差很大,是伪作。】

    【不过主播倒是认为,这篇《后出师表》,充分反映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有些迷茫的心态。】

    【至于是不是伪作,主播今天读一读,大家自行判断。】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这后面的汉,倒也还行。”

    听着蜀国复兴汉室的内容,并结合上一期的内容,秦始皇嬴政做出了自己的点评。

    说实话,他很嫉妒这个汉朝,灭亡之后,竟然还有这么一群人为此努力。

    哪像他的大秦

    不过既然他已经知道未来的情况了,那就注定了历史已经改变了,汉朝不可能再出现了。

    所以,他才会这样做出点评。

    其实一开始,他想的是,如果这个汉不怎么样,那他一定要让建立汉朝的刘邦,吃不了兜着走。

    因为他实在忍受不了,一个不怎么样的朝代,取代了他的大秦。

    但结果,还算是不错。

    虽然有和亲这个瑕疵,但总体上还过得去,所以上一期结束之后,他放过了现在的刘邦。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唉!终究没有出现什么奇迹。

    汉室没有复兴,四百年就到了。”

    刘邦轻叹一声,摇头道。

    本来,当听到蜀国的刘备之时,他还有些兴奋来着,以为有机会再来一次的。

    但随着电台的讲解,在了解了蜀国越来越多的情况之后,他的内心慢慢地沉了下去。

    理智告诉他,希望并不大。

    结果也果真如此,并没有出现什么奇迹。

    只不过当想到他的汉朝,在最后还有这么一群人为此努力,他的心里实在难以形容。

    他不知道这《出师表》是什么,但结合诸葛亮的事迹,他也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了。

    此刻,他只有努力地平复地内心,反复告诉自己,要平静。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机智似妖诸葛孔明,亮实在担不起这个称号啊!”

    诸葛亮再次听到这个熟悉的昵称,有些自愧道。

    他在未来干的事,又何德何能配得上“机智似妖”这个称号呢?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对于诸葛亮的想法,朱元璋表达了反对:

    “不愧是机智似妖的诸葛亮啊!”

    那诸葛亮,面对困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蜀国找到了一丝希望。

    奈何老天无眼,绝情地收走了诸葛亮的命,北伐未半,而中道崩殂。

    若是再给诸葛亮一些时间,谁又敢说,不会发生奇迹呢?

    朱元璋为此是十分惋惜。

    并且,让他更为惋惜的是:

    “若是我大明,都是诸葛亮这样的忠臣,该多好啊!”

    先帝逝世,幼帝未成,作为丞相的诸葛亮对于权力,那是触手可及。

    可是别说“取而代之”称帝了,甚至没有行使越界的权力,给予了刘禅足够的尊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若是他大明,都是诸葛亮这样的臣子,他还会怕什么?

    何必设藩王等后手?

    大明的江山,将永固也!

    大清位面,公元1689年。

    听到电台已经进行到了尾声,康熙抄起桌上的《三国演义》,心不在焉地看了起来。

    他的内心当中,其实有一个特别大的疑惑:

    为什么明朝会和汉朝一样,在它灭亡之后,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想要复兴它?

    要知道当初李自成闯关的时候,许多人都巴不得明朝灭亡呢!

    为何他们的清军一进来,许多人的态度就变了?

    说实话,康熙更愿意让明朝余孽像蜀国一样,建立一个国度,他再出兵给灭了。

    就像他当初远征郑成功后部一样,本以为灭掉了这支部队,那些明朝余孽的活动会消失。

    但结果却是,明朝余孽并没有出现什么过于明显减少。

    作为草原民族的他,受到孝庄皇后等人的影响,实在不明白一个灭亡了四五十年的朝代,有什么值得思念的?

    放草原上,别说四五十年了,就是灭了四五年的部落,人们也早就将其忘了。

    想着这些明朝余孽,康熙的心里就越来越乱,翻书的速度不由加快了,最后他索性合上了书。

    “杀!杀!杀光这些明朝余孽,那他们就无人可以扰乱我大清了!”

    康熙有些心烦意乱地出声道。

    只要杀光这些余孽,其它人必然会屈服于大清,那他大清就安稳下来了!

    面对着康熙这么失态的样子,周边的人自然当作什么都没有看到一样。

    当然,这些人心思肯定各异。

    而这其中,穿越者雍正在暗乐:

    “还想杀光明朝余孽?

    你还是当心一下自己,别被明朝余孽杀了。”

    他才不会告诉康熙,他已经偷偷联系上了部分明朝余孽。

    当然,那些人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而最近这些人,正在商讨如何刺杀康熙。

    这是一个成功率极低的事,但若是有他的配合,那成功率肯定会上升不少。

    不过具体他配不配合,还是得看形势。

    毕竟要是现在康熙就死了,很容易让形势混乱,不利于他的后续计划。

    而且,那帮人还没有商讨出一个结果呢!

    穿越者群。

    “(秦)胡亥:是不是有些不对?”

    “(隋)杨广:???哪不对了?”

    “(秦)胡亥:怎么就结束了,不该讲讲刘禅的丰功伟绩吗?”

    “(蜀汉)刘禅:你滚滚滚(喷火)”

    “(唐)李承乾:有可能是刘禅后期存在感不强,你后期存在感太强了!”

    “(秦)胡亥:这不公平!!!”

    “(秦)胡亥:凭什么只有我挨揍?”

    “(秦)胡亥:你说对吧?戚姐。”

    “(汉)戚姬:(白眼)”

    “”

    画面继续。

    【前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听着电台,李斯的眼神突然亮了亮,眼神中透着兴奋。

    这诸葛亮不错啊!

    这说的不正是他法家的理吗?

    看来法家并没有因为所谓的“独尊儒术”消失,而是传了下去。

    而根据电台前面的说法,这篇文章在后世传播度很大。

    那就说明,许多人学到了法家之道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