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 第106章 干三人活的诸葛亮

第106章 干三人活的诸葛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想立功?可以啊!

    但前提是,你得有这个能力!

    想当初,那赵括不自量力,想要领兵,结果被白起将军直接合围歼灭了。

    可见,没有能力就想立功,那是死路一条。”

    秦始皇嬴政撇了撇嘴道。

    “也不能这么说吧,当时赵括面对的可是白起将军,谁来估计也不好使啊!

    这种情况下,他敢上,已经很厉害了。”

    穿越者胡亥想起了现代为赵括翻案的常见言论,于是出声道。

    “哼,白起将军一生斩敌无数,按照这种说法,莫非他们个个都很厉害?”

    秦始皇冷哼一声,直接进行了反驳。

    “这”

    “那赵括上任才不过十余天,根本没有时间做好准备,就冒然进攻我大秦经营了一年多的壁垒,这算不算送死行为?”

    “这”

    “还有白起将军以小部队绕后切断粮道,从头到尾,赵军都没有发现,可见赵括根本没有做好什么侦查!”

    “这”

    “再然后被我大秦小部队包围,当时赵军的兵力比我大秦还多,理应突围才对,可赵括却原地筑壁防守,坐等大秦的大部队围上来,这不是在等死吗?”

    “”

    秦始皇就这样,将赵括在长平之战犯的错误一一说了出来,最后总结道:

    “所以那赵括,根本不懂什么军事,只是读了几本兵书,觉得自己行了,在赵王等人面前夸夸其谈。

    结果赵王等人还真的信了他的话,派了他上战场,最后导致他们长平之战的惨败。

    虽然当时那种情况下,赵国的赢面很小,但赵括能在上任两个月内,就将四十多万赵军送掉,和厉害根本扯不上任何关系!”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宠臣?这”

    诸葛亮一时有些无言,不知道说什么好。

    现在的诸葛亮,和马谡的关系还没有那么好。

    还得等到刘备白帝城托孤,马谡又在南方平叛当中献上计谋之后,才会得到诸葛亮的看重,成为诸葛亮的宠臣。

    所以诸葛亮怎么都想不到,未来马谡竟然会因为这样的事,而心里不平衡。

    旁边的刘备,这个时候也摇头叹息道:

    “看来,这马谡心性十分稚嫩,竟然为此争斗唉!”

    随后赵云也附和道:

    “这样的人若是为将的话,恐怕难以服众,无法安稳军心啊!”

    军队本就是“弱者下,能者上”的地方,把一支部队,给一个心性不过关的人指挥,很难服众。

    轻则,底下的士兵无法很好地履行命令,甚至违抗命令。

    严重一点的话,出现哗变也不是没可能。

    画面继续。

    【当然,诸葛亮这么容易答应的根本原因,估计还是之前轻敌的原因。】

    【当时蜀军正在攻打魏国的西线防御重地祁山堡,且守将已经有投降的意思。】

    【而祁山堡一旦被打下来,蜀军的粮草运输将畅通无阻,整个陇西就大局已定了。】

    【所以,只要街亭只要能防守到祁山堡被攻破,那么就不用怕了。】

    【又因为魏军前期一触即溃的表现,让诸葛亮认为魏军没有想象中那么强,派魏延、吴懿这样的核心去防守,实在过于浪费了。】

    【而这个时候,马谡又强烈要求参战。】

    【诸葛亮看他是亲信,认为靠得住,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我就说嘛,这个祁山堡,就像当年章邯最后据守的废丘城。

    只要集中全力攻破了它,那么就大局已定,哪怕援军来了,也不好使!

    至于其它城,只要分出极小的兵力暂时控制住就行了。

    等前线一破,再分出更多的兵力,加强控制也不迟!”

    刘邦还在对“分兵”一事,耿耿于怀。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既然是这样,只要守上街亭几日,等到这祁山堡攻破,不就好了吗?

    莫非这马谡,连守几日,都守不住?

    难道,他又是像当年做太守时一样嫌苦,所以没有亲自去现场,才导致没有守住?”

    刘备露出疑惑之色,这样猜测道。

    “就算他这个主将没有去,剩下的士兵也得去,只要带队指挥的人不傻,守几日,完全不成问题。”

    赵云摇了摇头,否决了刘备的这个猜测。

    “那只有他投敌了!”

    最后,诸葛亮出声道。

    三人就这样轮番猜测了一番,实在有些想象不出,马谡为什么连几日都守不好。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这街亭之战,别说派魏延、吴懿等人去,就是诸葛亮自己去,也不为过啊!”

    唐太宗李世民感叹了一句。

    不要觉得街亭之战只需要守几日,十分简单的样子,就轻视它。

    实际上,它的成败,完全关系到整个战场的形势。

    攻破祁山堡,固然重要。

    但只要在街亭阻拦住魏国的援军,祁山堡就没有了援军,迟早会被攻破。

    当初诸葛亮可能觉得祁山堡是重点,所以把自己钉在了祁山堡,甚至连魏延这样的大将都不肯派,只派了马谡这样一个三无货色。

    殊不知防守街亭的任务虽然十分简单,但一旦出现意外,那可能全盘皆输。

    对于这样一个点,在李世民看来,哪怕自己亲自督战,再谨慎,再谨慎都不为过。

    大概就是这样的原因,让得《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这样评价诸葛亮: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千,优于将略。”

    诸葛亮治军理民的政治能力,自然是不用多说什么。

    但是带兵作战的军事能力,显然比不过白起、韩信乃至李世民等人,会稍微欠缺一点。

    最后李世民这样道:

    “诸葛亮擅长的终究是搞后勤,干的是萧何的活,现在让他兼任张良和韩信的活,实在吃不消了。”

    在蜀国前期的话,法正充当了张良,刘备勉强算作韩信,诸葛亮只需要安心做好萧何就行了。

    可随着另外两个人的死去,蜀国又没有别的人能接任,诸葛亮只得将另外两个人的活接了过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