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 第89章 受到“诅咒”的东汉皇帝

第89章 受到“诅咒”的东汉皇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同时刘邦也在心里狂呼:

    不是说要讲什么三国吗?怎么又扯上他的大汉了!

    这个后世之人,实在太不讲究了。

    对了!

    好像前不久,戚姬画的像也出来了。

    画得还挺像的。

    他决定了!

    要到处张贴这张画像,让大汉百姓知道这是一个大坏蛋,将其钉在耻辱柱上。

    画面继续。

    【而对于皇帝来说,最好找的帮手,莫过于身边的宦官了。】

    【这些宦官一直服侍在皇帝的身边,有的还陪着皇帝一起长大,皇帝对他们自是十分信任。】

    【而权力这东西,谁都想要,宦官也不例外,他们早就羡慕死那些掌权的外戚了。】

    【于是皇帝一找到他们,双方就一拍即合,准备共同夺回权力。】

    【同时不知道是不是东汉的皇帝,都中了什么诅咒,很多皇帝都活不长。】

    【好不容易夺回权力,还没有享乐几年,就死了。】

    【失去皇帝这个靠山的宦官们,权力也被迅速瓦解。】

    【而这个时候,立的太子也没有长大,于是权力又回到了外戚的手上。】

    【等新皇帝长大,又是一轮新的循环。】

    【就这样,东汉后面的外戚和宦官,就像是“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权力那是换来换去的。】

    【这一过程,听起来很和谐的样子,实际上包含了血腥的斗争,使得当时的社会动乱,汉朝的国力开始不断减弱。】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这宦官的权力确实不能太大,我大秦绝对不能再出现一个赵高!”

    秦始皇眼中露出寒光,下定决心道。

    这汉朝,至少还有外戚和宦官互相监督。

    而他大秦,直接被一个宦官霍霍完了。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受到了诅咒?活不长?怎么回事!”

    听着电台,刘邦不由有些焦急起来。

    莫非是他刘家的种不行?

    不可能!

    他爹现在还没有死,挺长寿的。

    而他自己,要不是后面受伤,估计也没有那么容易死。

    所以,种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

    难道真的中了诅咒?

    要不要请道士,来施法?

    刘邦的脑子,一时有些乱糟糟的。

    不过好在的是,陈平这时出声道:

    “陛下,臣观先秦时期,那些朝堂斗争不断的诸侯国,君王的年龄往往不大。”

    这话,算是在侧面地提醒刘邦。

    刘邦也很快理解了这话的意思:

    “你是说这些君王,都是因为斗争而死?”

    “正是!”陈平回道。

    想要外戚和宦官的“轮流坐”,必要条件就是皇帝活不长。

    不然皇帝活得长,太子长大,将权力直接给太子,就没有外戚什么事了。

    此外皇帝活得越长,宦官掌的权也越牢靠。

    到时候哪怕皇帝死了,宦官的权力也没有那么容易被夺掉。

    所以皇帝必须要到了一定年龄死去,传位于年纪小的太子,这才能维持双方的平衡。

    故而“活不长”,很可能是互相影响的结果。

    想通了这一点的刘邦,也明白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解决宦官与外戚的问题。

    不然的话,总不能指望着所有皇帝都长寿吧?

    但凡有一个皇帝早死,传位给了年龄小的太子,那么这就算开了头,回不去了。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唉!

    若是他们能够分辨是非,任用忠臣,远离这些外戚和宦官,汉室也不至如此啊!”

    刘备想着最后几任汉家皇帝做的荒唐事,不由摇头叹息道。

    就拿汉朝最后一个有实权的皇帝——汉灵帝刘宏来说。

    当时汉恒帝逝世,并没有留下什么子嗣。

    于是窦太后挑来挑去,选择了汉恒帝的侄子刘宏。

    选他的原因,也很是简单,年龄小,才11岁,好控制。

    然后窦太后想要打倒宦官集团,结果被反打倒了。

    尚不知事的刘宏,就这么稀里糊涂获得了权力。

    但或许是获得权力太容易,他并没有珍惜,反而干出了一系列的荒唐事。

    什么标价卖官啊,喜爱胡物啊,大修宫殿啊。

    可以说,但凡他能靠谱一下,在他死后,也不会这么快出现三国分裂的局面。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咱老朱家的种,不娶豪门千金,这样就没有什么外戚势力了!

    至于宦官,不给他们的兵权,他们权力再怎么大,皇帝想收回就收回!”

    朱元璋这样道。

    他很清楚,外戚和宦官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权力,根源在于皇帝不想要行使权力了,于是把权力交给了外戚和宦官。

    他无法保证后世都是励精图治的明君,但至少保证了是明君的话,收回权力很容易。

    本来他还留了藩王这个后手,但从电台的支言片语当中,这个后手的效果似乎并不好。

    画面继续。

    【就在这种情况下,加之封建制度下难以解决的土地兼并问题,那是民不聊生。】

    【终于,如当年的陈胜吴广起义一样,张角高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带领农民开始起义。】

    【虽然,这场起义没有成功,但却是让整个东汉乱成了一锅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时汉灵帝采纳了刘焉的馊主意,将原本只具有监察权力的刺史,赋予了地方的军政权力。】

    【想法是好的。】

    【这样一旦有叛乱,就可以立即进行镇压。】

    【但问题就在于,当时朝廷可是有“戚宦相争”的固定节目。】

    【每当这个时候,总有外戚与宦官试图插手地方的权力。】

    【见到这种情况,这些掌握地方权力的刺史们,直接选择不理,切断与朝廷的关系,不再受朝廷节制。】

    【于是原本是为了解决叛乱的制度,最后反而造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就在这种情况下,三国登上了历史舞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