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反击
王庆听着屋内传来断断续续奇怪的声音。
是时候了!
王庆冷笑一声,一脚踹开了房门,冲了进去。
“杨……”
声音还没吼出来,王庆就已经被杨颂文从后面勒住了脖子,高呼声戛然而止!
王庆又惊又惧!
糟糕了,居然上当了!
王庆看到,周素雅正被麻绳捆在床边,身上衣衫完好,嘴里还被塞了东西,发出呜呜声。
而自己的脖子,正被杨颂文从背后勒住!
一股窒息感袭来,王庆开始恐慌,开始挣扎求饶。
但是,杨颂文怎么可能会放过他?
一双手臂使劲勒住王庆,一直到他窒息晕倒。
杨颂文放开手,昏迷的王庆倒在地上。
“还有一个!”
杨颂文惦记着门外的曹寡妇,他立即转身出门,就见门外空空如也,哪里还有曹寡妇的踪影?
原来,曹寡妇一看不对劲,早就吓得逃跑了,哪里会傻乎乎地等杨颂文转过头来收拾她?
“真是便宜她了,也罢,先收拾这两个知青中的害群之马,回过头再收拾曹寡妇!”
杨颂文回转,看到屋里惊恐的周素雅,竖起手指放在嘴唇上,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咯吱——!
旁边的门打开了,杨幺妹揉着眼睛,探出头来,看到了杨颂文屋里的人。
“二哥,发生了什么事儿?!”
杨幺妹震惊了,她一下子睡意全无,跑进了杨颂文的屋子,看看被捆的周素雅,以及昏迷的王庆。
“不要脸!”杨幺妹看到周素雅领口开着,白腻的皮肤很晃眼,不禁骂起来。
这时,巨大的动静也已经让杨母张桂芬跑出来。
就连杨传武也披着衣服走出自己的屋子,来到杨颂文的屋子。
他们一开始震惊无比,但是听到杨颂文将事情说了一遍,杨家人简直气坏了。
“好啊,他们太坏了,居然想要毁我们老杨家!”
杨传武气得脸都白了。
杨母张桂芬更是气得直打哆嗦:“老二,你想要怎么办,依我看,绝对不能放过他们!”
“对,不能放过他们!”杨传武和杨幺妹异口同声。
“我也早就决定不放过他们了!”
杨颂文上前,劈一掌到周素雅的脖颈动脉上,周素雅头一歪,晕过去了。
杨颂文指挥家人道:“先把这两个狗男女拉到外边的玉米地去!”
拉到玉米地?
张桂芬和杨传武不是傻子,他们一下子就明白杨颂文要干嘛了。
这是要摆弄王庆和周素雅这两个人啊!
“我来!”
杨传武兴奋得搓搓手,感觉体内的邪恶基因开始觉醒!
他嗷嗷叫着,把棚里的牛车拉过来,将王庆和周素雅搬倒马车上,然后赶着马车到了玉米地。
玉米地是生产大队的,面积非常广。
现在这个时候,有大片的玉米地已经收成了,玉米叶子都开始泛黄。
杨颂文等人将王庆和周素雅搬到了一片路边的玉米地里。
杨颂文吩咐:“娘,你去除了周素雅同志的衣衫,我们扒王庆这个龟儿子的!”
“好!”
张桂芬也是恨透了周素雅这个绿茶婊,敢陷害自己的儿子,她绝对不能原谅。
于是,张桂芬扒下了周素雅所有的衣衫,并且将衣衫丢在牛车上。
王庆的衣衫也被扒下来。
杨幺妹想看,但是眼睛被张桂芬捂住:“幺妹,你不许看,让你带的锣拿来了啊?”
杨幺妹拿出一个铜色的锣,递上棒槌。
杨传武结果锣,他一会要亲自敲锣才行。
一回头,杨颂文已经把周素雅和王庆摆在一起,做成一个相互搂抱的姿势。
“把牛车拉走!”
杨颂文摆手,又对杨传武道:“哥,去吧,将屯里的父老乡亲都喊过来,最好用锣敲几下,让乡亲们赶紧过来看戏!”
“这事我晓得怎么做!”
杨传武冲了出来,他每到一户人家之外,就开始敲锣并大喊:“乡亲们,快去玉米地瞧瞧了,有人乱搞男女关系!”
乓乓乓——!
打锣的声音让农户们纷纷点上了煤油灯,乡亲们披衣走出来。
“玉米地有人乱搞男女关系?”
“我的妈呀,又是哪个王八羔子去钻了玉米地被发现了?”
“乐呵大了,是哪家的崽子这么不检点,他就不怕破坏咱们生产大队淳朴的民风?”
……
乡亲们议论纷纷,然后就往玉米地赶过去。
玉米地外,已经有人高举着煤油灯等待了。
陆陆续续的,来了几百号村民,还有知青点的知青,他们也都炸锅了,纷纷赶来。
大伙儿聚在一起,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人很多。
杨传武已经回到玉米地旁,使劲敲锣,大叫:“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大家看看,咱们村出了两个败坏风气的破坏分子,他们居然在玉米地里乱搞,这是破坏我们生产大队的秩序,损坏咱们的名声,他们绝对是阶级敌人!”
“到底是谁呀?”
村民们冲入了玉米地,立即看到倒塌一片的玉米地上,两名知青赤果果的搂抱在一起,蜷缩着,迷迷糊糊苏醒过来。
没错,王庆和周素雅醒过来了。
他们一睁眼就看到四周是浩浩荡荡的村民!
每一个村民,都对他们指指点点!
两人心里咯噔一下,心中叫糟,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被杨颂文算计了!
再看自己身上,再看一旁一丝不挂的人。
“杨颂文,好狠!”
王庆怒不可遏,差点就想要跳起来和杨颂文拼命!
而周素雅看到状况,急得两眼一翻,再次晕了过去!
村长兼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刁世强看了一眼王庆和周素雅,冷哼:“真是世风日下,我们大队的脸都丢尽了,赶快起来,把衣衫穿上……简直成何体统!”
“浸猪笼!”
不知道是谁忽然高喊了一声,顿时,四面八方都大叫着浸猪笼。
杨颂文一家,悄悄功成身退,这个时候,杨颂文也不出头,就躲在人群后面当个吃瓜群众。
张桂芬站在杨颂文身后,低声道:“老二,不会出人命吧?”
“能出啥人命?”
杨颂文笑笑:“不会的,那两个知青同志惜命得很,怎么可能为了名声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