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后她一心只想当权臣 > 第161章 番外·贤妃娘娘视角

第161章 番外·贤妃娘娘视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定宁七年九月,大梁北疆被北荣抢占,江南十二郡只剩下江夏一郡苦苦支撑,国破只在近日了。我站在殿中,虽然心里早有预料,却仍不免心悸。

    “丞相,怎么办?”定宁帝憔悴的眉目透着绝望。

    我躬身行了一礼,声音平静,“请陛下轻装,与皇后一道出宫,将玉玺留给老臣。”

    定宁帝面色凝重,紧紧抓着龙椅的头,“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吗?”

    “回天乏力。”我叹气,“是臣将您推到这个位置的,这最后的受辱,也该臣来。”

    定宁帝摇头,坚定地站起来,抽出象征帝王的赤霄剑,“天子死国门,大梁亡,朕亦然。”

    我看着他脸上如此坚定的神色,有些恍惚,这模样上一次见还是扶持定宁帝登基的时候,那时候还是定王的定宁帝跟他保证,一定会听取他的谏言,一定会励精图治,可是到了最后,定宁帝还是会怀疑他,想方设法的从他手里夺走权力。

    “不必。”我淡然道,“若是长信在,必不会有今日。”

    定宁帝身子一颤,悲戚道,“是啊,姜侯爷年不过弱冠便收服了北疆,若是她在,一定不会是现在的局面。”

    我没有再说话,只是接过田安奉上的玉玺,挺直腰往外走,我看到了京都城百姓慌乱的眼神和街道上奔走的行人,突然想到父亲年已七旬,如何经受得住这样的打击。

    楚帝坐在轿辇上,斑白的须发丝毫掩盖不住他的野心勃勃,锐利是眼神扫过谢期南,朗声笑道,“谢长生,开城投降,我保你长命百岁!”

    我看着他身后绵延的军队,笑了,我若是不开城投降,京都数万百姓的性命就要亡于兵戈之下了。

    “我谢期南,不望长生,但请楚王不伤我大梁百姓。”我扶着墙垛,喉咙里已经蔓延了无数的血腥味上来,眼前又出现了三十多年前姜昀失踪的那个雨夜,我也是这样的感觉。

    楚帝一挥大手,“丞相放心,朕不爱杀生,朕北上只是为了救民于水火,而且也是为了天下一统。”

    我听着他的话心里无波无澜,三十年到头了我已经尽力了,

    我听着身后慌张的叫喊声,喊着宫里走水了,一时间百种心酸涌上心头,定宁帝是多疑的,和历代帝王一样。

    可是他真的愿意与国同死是我没有想到的。我觉得我应该给他写篇悼亡词,或者是追怀一下这位和我并肩同行三十年的老伙伴。

    可是我没有机会,城破之后楚帝想要顺利掌控大梁全境和北方世家,他逼着我继续在朝为官,虽然我没有收下官印,但是旨意传达了出去。

    曾经为国为民的谢丞相成了卖国贼。

    我最初只觉得无趣,我忠于大梁,绝不屈膝!

    但是三天之后,我屈膝了,我跪在了朝堂之上,山呼万岁。

    我成了真正的卖国贼。

    因为我的不答应,每天开门,门前就会挂着一位亲人的头颅,最开始是父亲,后来是哥哥嫂嫂,我跪了,保住了哥哥的血脉和剩下的世家。

    “丞相觉得北疆该怎么收回来?”楚帝捏着棋子,想要我给一个答案。

    我抬眼看他,眼前灰蒙蒙的一片,忘了说,我的眼睛已经哭瞎了。

    我听到自己说,“和谈缓和,饶后突袭。连接东北金人和西北龟兹,成合围之事。不出一年,北疆可定。”

    楚帝听完大喜。

    这是姜昀留下的军策十二论的最后一策。

    大梁的百姓经历了十多年的战乱,该有一个安生的时候了,这是我谋划的最后一计。

    捷报传来的时候,正好是第二年的秋日,侄子侄女也已经回到了陈郡,我可以安心的死了。

    只是这一年多,大家的悼亡词都写好了,唯有长信的,一直没有个结尾和开头。

    就像我和她,没有开始和结尾,只有一个不太熟的中间。

    她在我怀里离去时曾嘱咐我给她写一篇悼亡词,算来还是对不住她的……若是再来一次就好了。

    我慢慢睡过去,梦里我昏沉沉地睁开眼,看着窗边的蜡烛晃动,窗外雨水嘀嗒,我梦到了我们所有人命运改变的那一年!

    梦是我的,这个结局我能改变了吧,算是了结我一桩心事,我要去救我神交已久的姜小侯爷了。

    悼亡词·姜昀

    余少年病弱,有亲无友,自黄发垂髫至少而知情,此间岁月十余年,得遇长信相伴,不胜欢喜。

    后昀入朝为官,余亦追随,常叹息不得机会相交。

    至昀为人所害,余四处奔走亦不得相救,方才懂得,谋士以身入局,若是舍命能胜天半子,是为侥幸,若败,亦是天命。

    今而岁月不知几何,黄泉求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