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
(卷首语:你说,当你在想念一个人时,那个人也在想念你的概率有多大呢)
夏末提着两个新的菜篮子回家,喻爷爷正在门前树下的躺椅上坐着。
黄昏,树下,老人,如果再有条小土狗趴在脚边,就更有意境了。
“爷爷,我回来了。”夏末隔着一段距离喊道。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了,等你吃饭呢,快来。”喻爷爷站起来说道。
“太长时间没见,就和明心多玩了一会。”夏末和喻爷爷一道往院子了走去,她给喻爷爷展示了一下手里大师新编的篮子,一个圆形的,一个长的。
“还在编东西,说明身体不错。”喻爷爷说,然后又道,“对了,你见到你李爷爷家的那孩子了吧,那孩子现在怎么样?”
“还行吧,下午一直在拍照,就是看着很容易累。爷爷,他生的什么病?在山上住多久了?“你李爷爷说那孩子身体底子差,一场小病都容易引起大病,去年冬天感冒了一场就这样了。好像是去年快过年了来的吧,听老李说他连走几步都有喘不上去气的感觉,刚来的时候都得人扶着才能走几步。”
去年那个年李家没有过好,李爷爷没有回b市,一大家子也就没有一起吃个团圆饭,往年都要聚在李爷爷唯一的儿子家吃一顿团圆饭的。过年时李盛的爸妈过来也没有得到李爷爷的好脸色。
“这么严重吗?那他怎么住到山上去了,住在家里不是更好调理吗?”夏末不解,山上的吃食,总是比不上家里的,她记得大师和明心好像都吃素。
“那孩子不能沾荤腥,他们家人也多,不适合他静养,所以就住到山上去了。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就听老李提过几句,言语中还对自己的儿子颇有微词。”
“他们家人很多吗,李盛有几个兄弟姐妹?”
“李盛倒是只有一个比他大五六岁的哥哥,但你李爷爷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孙辈得有八九个吧。”说道这里爷爷停了下来,叹了口气又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吃饭吧,那毕竟是人家的家事,多言无益。”
喻爷爷不想说,夏末也没有多问。他知道李爷爷家在隔壁市也挺富有的,但越是这样的家族,有时越是不能让人直视。俗话说多子多福,有时看却未必。
吃过晚饭夏末看了下朋友圈,有人给她点赞,有人给她留言。
喻怿的留言是:爷爷真帅。下面就有同学跟着回爷爷真帅+1。
她哥也给她留言:丫头,又去爷爷那种菜了。
同学们的留言比较无厘头:
同学甲:我想吃那个茄子
同学乙:那个茄子讨厌你。
同学丙:你怎么知道那个茄子讨厌他。
同学戊:同问(下面同问+1+2……+n)
同学乙:是那茄子告诉我的。
同学甲:你是成了精的茄子吗,连茄子国的语言都能听懂。
同学乙:子非鱼,安知吾不知鱼之乐。
同学甲:子非吾,安知吾不知汝也。
(下面大家东一嘴西一嘴说的很是开心。)
夏末看着大家的留言笑了一会。
刚想返回信息界面问他哥这个暑假可回来,微信提示音就连着响了好几声,是李盛,他的微信头像是张快要隐入大殿屋顶一角的夕阳,名字只有一个盛字,夏末给改成了他的全名,她习惯看到微信好友都是全名。李盛把今天拍的她和小明心的照片发给了她,共十张。
夏末:收到了,谢谢。
李盛:不客气。
夏末:你能把明心的照片给我几张吗?我想发个朋友圈,可以吗?
李盛:可以。
不大一会夏末就收到九张小明心的照片,刚好能凑够九宫格,其中就有白天她说喜欢的那张。
夏末:收到了,你早点休息。
夏末想到他白天疲倦的样子,就没想着和他多说,怕打扰到他休息,大师下午的时候还他去休息呢,虽然他不肯。
李盛把照片分类存好后,把夏末要的几张传到手机上给她发了过去,时间不早了,他把电脑关机,看到夏末给她回了一条消息,让他早点休息,他回了个好。
和往常他休息的时间比是不早了,但九点多对正常人来说还早。
他看着桌上的相机,这是他自己存钱买的,他从小就喜欢拍照,可他爸认为这是乱七八糟的东西。
他现在还记得很清楚,有次他从外面拍照回来刚好碰到他爸,他爸看了一眼他手里的相机,一脸嫌弃的说道:“身体不好就不要玩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在他爸眼里拍照是乱七八糟的东西,他一度是这么认为的,后来他才知道自己有多可笑,他会错了意,他爸嫌弃的不是摄影,而是他。
初中时,有次他大表姐尤礼君在他们家吃饭,她说自己想学参加一个摄影班,但是没有相机,他爸就说这个兴趣不错,还给尤礼君买了一个单反,比他自己当时自费买的高端多了,可是他大表姐参加完兴趣班后,他都没见她大表姐再用过,可能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大表姐是他大姑家的女儿,和他同龄,仗着自己受宠,什么都和他争,和他抢。他爸特别疼这个外甥女,拿她当亲闺女疼,好像他这个儿子是买东西的赠品。
这个表姐,对他闻言就如附骨之疽。
“舅舅和舅妈最疼的是我。”这是小时候的尤礼君对他强调过很多次的话。
“舅舅和舅妈根本就不想要你,他们有茂表哥一个儿子就够了。”这是幼儿园的时候尤礼君对他说的。
“我就要你的,别的我都不要,你不给我,我就告诉舅舅你欺负我。”这是尤礼君要他东西时经常说的句式。
“有本事你就去告状,看看舅舅信不信。”这是尤礼君的有恃无恐,他爸从来不问青红皂白,只要他和表姐之间发生矛盾,那么都是他的错。
“你活着也只是……”这是躺在医院,尤礼君在他耳边说的话。
李盛摇了摇头,把这些从脑海中赶走,他点开微信,去看了夏末的朋友圈,最近几天发的比较多,都是在白云山庄和白石山拍的照片,在喻爷爷的菜园子里拍的尤其多,还都带文字解说的。
图片是一个梗上长了两根豆角,文字:双胞胎豆角;图片是一个长的有点畸形的茄子,文字:修炼中,勿扰。
以往的比较少,一般都是作业多了,或者难了,可能是上学学校不让带手机。
他把夏末的朋友圈都看了一遍才去休息,一张自拍都没有,女孩子不是都喜欢自拍的吗?他那几个表姐妹的朋友圈几乎都是自拍,各种堵嘴卖萌装可爱。
而他自己,虽然很爱拍照,但是从来都不发朋友圈,他觉得没有什么可给别人看的,他也不习惯别人看到自己的生活,尤其是给认识的人看。
九点钟,夏末没有睡意,又打开她哥喻瑾的界面,问他暑假回来吗。等了一会喻瑾也没回,因为时差问题,她也没在意。
喻瑾回复信息的时间总是飘忽不定。当你以为他们那边是半夜,不会回复时,可能很快就收到了回复,当你以为他们那边是白天可以很快收到回复时,却偏偏很晚才会收到。
夏末把李盛传给他的照片都下载下来,然后新建了一个文件夹保存,起名“山上的小和尚”。
又去朋友圈翻了一会,同学们的朋友圈有的是各种自拍,这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一派的;有的是美食加风景,这应该是岁月静好一派的;有的是抱怨作业多又难的,这应该是真实苦逼一派的。
她哥八百年不发一条朋友圈的人,竟然前两天也发了一条,一张正在上课的图片,暑假都还在上课,真够忙的。她点个赞,表示自己来过。
她还特意点到李盛的朋友圈看了看,什么都没有。她开始以为自己手机出问题了,就退出去,点开别人的试了一下,没问题后又点开李盛的,结果还是什么都没有。
夏末去百度了一下为什么有的人不发朋友圈?网上观点很多,总结下来大概是这样:一是太懒了懒得发,二是太低调不想表现,三是忙到没时间,四是自闭社恐,五是专一,六是觉得没什么可发的等等,简直五花八门。
人本来就是多样化,有人喜欢发朋友圈,一天十几条的有,有人不喜欢发朋友圈,十天半月不发一条的也有。
存在即合理,不要恶意去揣测任何人,别人的精神世界有时并不是你能理解了的。当你以为你对别人的分析精确无比的时候,你可能就把自己分析成了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