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回太后身边当值
于是苏淳熙伸出一双白嫩的小手,放在面前让人看,阳光照上去晶莹剔透,没有一丝瑕疵。
方姑姑拼命使眼色
萧筱竹眯了眯眼,“姑姑越发会当差了。”转身便往外走去。
方姑姑苦大仇深的模样:“祖宗啊,你要害惨我了。”
“姑姑安心,我自有分寸。”苏淳熙笑眯眯的给她看自己修的指甲,“好看吗?”
方姑姑哪有心情看,在地上来回踱步,“要死了要死了!!!”
“姑姑安心,待会儿就死咬你如何如何苦待了我。”
“祖宗,你临死前能不能将解药给了奴才?”
“那不行,我死了拉着你一起,好有个伴儿。”
“奴才真是命里犯你,我招谁惹谁了?被你这么个瘟神缠上!”
不一会儿,便有公公前来,“二位请吧!”
来到永宁宫,方姑姑跪下,声音沉着又冷静,丝毫没有刚才的慌张:“奴才叩见太后娘娘,奴才必定会好好当差,为太后娘娘效忠,而不是庇护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姐,宫里当差多年,老奴这个眼力见还是有的,请太后娘娘明查。”
苏淳熙咂舌,瞧瞧这宫里的人精!若不是亲眼所见,她还真就信了,这才仅仅只是一个管事姑姑而已!
萧筱竹没有了刚才的冰冷,声音轻柔,:“那到请解释一下,为何日日大量洗衣裳的手,看上去竟比我日日保养的手还要白嫩细滑。”
苏淳熙笑眯眯的抬手行礼,众人看上去,果然晶莹剔透,白如凝脂。
“回太后娘娘,萧小姐果然心细,这是奴婢日日认真涂抹药膏所致。”
萧筱竹:“什么药膏?竟有如此神效?比宫里御用的玉肌膏还好?”
“萧小姐想试试吗?我那还有一瓶”
太后眼神盯着苏淳熙,这一眼看的苏淳熙就像一下过了许久许久……幸亏她死过一回,不然还真有可能被她震慑住。
太后缓缓出声:”去将药膏拿来!哀家好好看看。”
方姑姑险些晕倒,这瘟神!她的东西可都在自己屋里!
可当公公拿来药膏时,并未甚异常。
太医看过药膏,连连称好,:“回太后,这药膏确有奇效,实乃上品,微臣可否问苏小姐一个问题?”
太后示意他问,李太医回头:“苏小姐请问这药膏出自谁手。”
苏淳熙微微行礼,“药方是师父的心血,臣女不敢居功。”
“不知尊师是哪位?”
“师父尊名:莫桑”苏淳熙说罢,拿出了玉牌。
李太医仔细瞧过玉牌:“原是莫神医亲传弟子,他肯将玉牌给你,说明你继承了他的衣钵,小小年纪有如此造诣,苏小姐当是天赋异禀。”
苏淳熙忙道不敢当!
太后也微微惊诧,最终在萧筱竹铁青着一张脸下,将苏淳熙调回永宁宫当值。
方姑姑回去时,青丝已经在等她,:“姑姑,您屋里的东西,小姐说都留给您,感谢多日来的照顾,这是解药。”说罢将解药交给方姑姑,便也回了明翠宫。
一连多日都没见着萧筱竹,苏淳熙以为她回到太后宫中必定会与萧筱竹每天不对付,她都做好了准备的。
苏淳熙给太后揉着太阳穴,轻轻按摩着:“太后娘娘,您有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吗?”
太后叹了口气,:“是啊,人老了,太医一直开着药,整日吃药比吃饭还多……”
“那您可信臣女的医术?”
“李太医都认可了你,哀家自是相信。”
“那臣女给您瞧瞧?”
太后笑道:“瞧瞧”
苏淳熙把了脉,“太后脉象细弱,伴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阴虚火旺,脉细弱,伴心烦失眠,五心烦热,盗汗。。”
边写方子边问:“娘娘不想在吃药的话,也不是不可。”
太后眼前一亮,她可真是吃了十几年的药,“哦?”
苏淳熙写好最后一个字,:“咱们外用。”
于是苏淳熙得到太后懿旨来到药房,取药,制药,最后成药膏,贴在太后所需穴位上。
太后神奇,:“这样可以吗?”
“自然,今后您便每日换药即可,不必再喝汤药。”
……
短短半月,苏淳熙的名声已经在宫中打响!
太后笑的合不拢嘴,“原来你在外面竟经历如此多有趣之事。”
“是啊,外面世界很精彩,有机会带您去外面小摊上吃馄饨,你可以听到百姓的心声,还有这京城的八卦,比说书还好听!”苏淳熙笑眯眯的悄声说道。
“哀家……怕是没有这等机会了。”
“哀家自小嫁给先皇,做了他的皇后,到现在已有几十年,整日便是这宫中度日。”
“咱们晚上偷偷溜出去?天亮前再偷偷溜回来。晚上也有许多好玩的地方。”
太后嗔笑:“你胆子不小!敢诱拐当朝太后!”
“嘿嘿。”
太后严肃下来:“熙熙,哀家很喜欢你,哀家可以给你很多东西,但是唯有聂渊!哀家不能给!”
苏淳熙眼神暗淡下来,可她只想要聂渊!
太后叹口气:“哀家给你两条路,第一,哀家抬你身份,给你赐一门好亲事。第二,你做聂渊的妾。这已经是哀家对你最大的宽容。”
苏淳熙笑:“谢太后娘娘的疼爱,臣女知道。”
“你仔细斟酌,选好了告诉哀家。”
“嗯……”苏淳熙淡淡应着……
连她自己都不知该如何。
片刻后,顺于公公进来:“太后娘娘,外面各宫娘娘来了十几个给您请安。”
“呵,给哀家请安,还是来找这位小神医?”
苏淳熙不好意思的笑着,最近一连几日,各宫娘娘都来这里问她要那药膏,又估计苏淳熙在太后娘娘这里当差,不敢直接通传,只好借来请安之名,跟苏淳熙订一份药膏。
……
今日倒是特别,因为多日不见的萧筱竹也来了,此时正殷勤的在给太后揉着太阳穴。
太后:“行了以后你们若找小神医,直接派人跟她说便好,不必整日过来请安,还饶了哀家清净。”
众贵人娘娘有些尴尬,最后一一告退。
萧筱竹身边的丫鬟也跟了出去。
萧筱竹轻柔道:“今日竹儿来时,见外头荷花开了满池子,这会子日头正好,太后要不要去瞧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