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福与祸 > 第117章 神秘的党组会

第117章 神秘的党组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党组会持续进行。

    张丙耐心地等待了一会儿,见梁春礼已经停下了讲话,知道他的发言已经结束。他环顾四周,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暗自琢磨着大家的反应。他深知这些人都是精明圆滑之人,一粘上毛就能变成猴子的机灵鬼。在这个时刻,他们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立场,生怕一不小心触怒了哪位上司,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张丙清了清嗓子,试图打破这沉默的气氛:“大家说说吧,对于这事儿,你们有什么看法?”他的话语虽然温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的话语并没有立即得到回应。在场的众人似乎都在互相观望,想要从对方的反应中揣摩出领导的意图。他们紧闭着嘴唇,仿佛生怕一不小心说出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装聋作哑成了他们此刻最好的选择,他们宁愿保持沉默,也不愿在这个关键时刻冒险表态。

    张丙见状,心中不禁有些无奈。他知道这些人都是老江湖,懂得在关键时刻保持低调,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纷争。但他也明白,如果任由这种沉默继续下去,事情只会变得更加复杂。

    他再次开口,试图引导大家发表意见:“我知道这事儿有点棘手,但咱们总得有个说法吧。梁总已经发表了他的看法,现在轮到我们了。大家不要害怕,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张丙看大家不说话,知道该自己点题破题了,也就不客气了。“这个李福来案件,发生在我们传媒苑宾馆,给我局造成严重的影响。现在,我们成了全县干部群众眼里的另类,全市政府机关中的不良典型,这个帽子恐怕要戴若干年,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戴上就别想摘下来。各级领导机关都会把这个案件作为反面事例,随时拿出来抖落几下,批评几句,剖析透彻,让我们无地自容。”

    他瞥了一眼那些坐在会议桌前,以各种姿态展现的党组成员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情绪。那些姿态,有的悠闲自得,有的心不在焉,仿佛这个案件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感到一阵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如此重大的案件,对于整个组织、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己心里像燃烧着的火焰一般焦急,但他们却如此无动于衷。

    会场内虽然寂静无声,但每个人心里都在翻江倒海,只是没有表现在表面上。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念头:“你是一把手,你着急就行了,我们犯不着。”这种心态,让他感到既愤怒又无奈。他知道,一把手必须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但他也希望,这些党组成员们能够与他一同面对,共同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张丙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他拿起手中的笔记本,用力地扔回到眼前的桌子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这个动作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他沉声说道:“这个事儿影响太大了,我们在座的领导干部都躲不开,洗不掉。我们必须严肃处理涉案的干部和职工,绝不姑息,绝不袒护。”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让在场的党组成员们不禁感到一阵震撼。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个案件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易敷衍过去的小事,而是一件关系到整个组织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思考如何更好地配合一把手,共同应对这个挑战。

    张丙继续说道:“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案件的每一个细节,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也要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张丙的话语,原本只是为了给梁春礼一个机会,让他能够再次强调案件的严重性,特别是单进民所犯错误的严重性。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接下来的讨论定下基调,确保其他副局长能够按照这一调门发言表态,从而推动事情的处理尽快取得结果。

    在这个关键时刻,张丙深知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承载着巨大的责任与期待。他故意放慢了语速,以便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能听清楚他的每一个字眼。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整个会议室的氛围。

    梁春礼听出了张丙的用意,他深知自己此刻的表态将对整个案件的处理产生深远影响。他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激动与紧张。然后,他开始用更加详细、更加具体的语言来描述案件的严重性,以及单进民所犯错误的恶劣程度。

    他列举了单进民在案件中涉及的多个关键环节,指出了他如何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如何损害公共利益等恶劣行为。他的描述中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具体的例子,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感震惊和愤怒。

    没等梁春礼说话,杨晓琴接过话:“我负责宾馆的管理工作,宾馆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我是有责任的,在这里,我首先给局党组,各位局长做个检讨。宾馆出了这么大的案件,作为总经理单进民有没有责任,显然是推脱不掉,他负主要责任,应该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理。不抓班子,疏于管理,贪图享乐,引狼入室,造成今天的恶果,应该严肃处理他。”

    她缓了一口气,其实是观察一把手和梁春礼的神情,而后继续说:“怎么严肃处理,还是要有一个度。首先,我们按照顶格的尺度处罚,将他双开,交给检察院提出公诉,而后法院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判他几年,我们是解气了,处理干净了。但是,一个政府机关部门出了这个事儿,不比现在的案件影响小多少,可能成为天都市政府机关上上下下饭后议论的热门话题,会牵连到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局长副局长跟着吃瓜蒌,领导同事朋友亲戚见面,一准问我们关于宾馆关于单进民的事儿,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脸上挂不住。”

    杨晓琴喝口水,继续说:“单进民是犯了错误,但是,他是不是一无是处,十恶不赦,是不是不可救药的坏人?不是。他对我们传媒局还是有贡献的。他在商言商,开宾馆就是为了挣钱,他不挣钱就维持不了宾馆的运转,就给宾馆保安厨子服务员开不出工资,没有钱哪个会跟着你干。他管理有漏洞也是情非所愿。每天几十位甚至几百位客人来住宾馆,除了要求人家拿出身份证登记以外,你不能逐个询问人家以前干过啥违法乱纪的事儿,这不是不礼貌,而是找茬闹事儿,天天宾馆要打架斗殴。至于说东宫西宫的,那都不能当真,都是玩笑话,不能当真。俗话说拿贼拿赃,捉奸在床。平日里开几句玩笑,不能算是罪证。”

    三个人轮流发言,但他们所传达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这种局面无疑让在场的副局长们感到压力倍增,他们被迫要在这两种声音之间做出选择,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样的情景,使得原本平静的社会变得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各种神秘莫测的力量对比开始浮现,影响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副局长们不仅要应对外部的压力,还要面对内心的挣扎,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到更多的人和事。他们在做出选择时,都会格外谨慎,尽量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负责后勤的宋局顺着杨晓琴的话:“我平时和单进民接触比较多,我还是了解这个同志。毛病有,但是本质不坏。尤其干工作还是不惜力,有闯劲儿,很受部下的喜爱。错误要批评,也不能以偏概全,把他的功劳全抹杀了。功过三七分总可以吧,按照我们党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还是注重内部处理,不要交司法处置为好。”

    另一位李副局长正在和杨晓琴套近乎,他想提自己喜欢的一个女干部当科长,杨晓琴左右摇摆,推脱自己说了不算,要一把手点头才行。李局长明白,杨晓琴主管人事,她不同意这个意见,进不了干部调整计划名单,一把手也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可是套瓷的机会,他不会放过。“我们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还涉及人家一家老小孩子的生活工作上学上班问题,我们不能把事儿做绝了,还是批评教育为主,给人留条后路,不能一棍子将人打死,把事儿做绝。”

    在会议室的灯光下,剩下的两名副局长坐在各自的位置上,他们的表情各异,却都透露出对当前问题的深深思考。姓李的副局长一直以来都是梁春礼的坚定支持者,他倾向于梁春礼的意见,认为该方案更为稳妥,风险可控。而另一位副局长,姓赵,则更倾向于杨晓琴的观点,他认为这个方案更富有创新性,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体上看,杨晓琴的意见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尽管双方的观点各有千秋,但票数的分布却令人颇感无奈。六个成员,两种意见,票数3:3,形成了一个僵局。张丙作为会议的主持人,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和难办。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打破这个僵局决策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张丙不得不宣布散会。这次会议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反而让大家的意见更加分化。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决定在以后的时间里,再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召集大家重新开会研究这个问题。

    散会之后,张丙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深入思考如何打破这个僵局,找到一种能够平衡双方利益的方案。他开始积极与几位副局长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顾虑。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从而打破这个僵局。

    张丙充分展现了他的领导才能和沟通技巧,认真听取了每个人的意见,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他的努力沟通协调下,双方的意见开始逐渐趋于一致,僵局也慢慢被打破。

    梁春礼突然发现,今天自己成了小丑,成为人们常说的极少数,与大多数对立了。几个局长的处理意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党组会上占了上风。对单进民的处理,与自己设想的相距甚远,甚至是事与愿违。他还以为自己将情况报告甩出来,会引爆一枚炸弹,让大家非常生气,和他一起义愤填膺,要求严格处理单进民。没想到,会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结果。

    这可咋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