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香积寺还愿
转眼已是十月,大魏那边倒是很守信用,割让的城池和银子很快就送到了大赵,魏忠也带着魏熙文回国了。而李靖那边出了龙城之后,几乎是每天都会有一封密折送到皇帝手中,汇报着最近的工作。最让赵霄满意的是,这位户部侍郎极为用心,做事也很靠谱。而且经过了他的训诫,北大营和南大营的训练强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有的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唯独让他有些忧愁的是,铁矿的存量缺失。要知道现在打造的还是手枪,用铁的量和普通刀剑差不多,如果要制作机枪,巴雷特这种大型枪支,只会越来越难。下朝之后,赵霄便去了军营训练,南大营的都尉南宫羽见状,赶忙安排士兵晨练。晨训完毕之后,便是在军营用饭了。“现在天气也越来越冷了,如果缺少棉服和过冬的被褥,你可以直接去户部要。”
赵霄啃着馒头,看向了南宫羽说道,“你们南大营的军械似乎有些不足,也去兵部申请些。”
“谢陛下!”
南宫羽闻言,心里大喜,赶忙起身行礼。虽说京都三大营都是精锐之师,可是南大营在待遇上却不如另外两边。当初高怀远是东大营的都尉,而吴孟起则是高晋的门生,唯独南大营亲不亲,熟不熟的。“不必如此客气。”
赵霄挥了挥手,倒是有些不在意,喝了一口粥道,“在周边几个国家中,谁哪边铁多些?”
“肯定是韩国。”
南宫羽听闻此言,想都没想地说道,“我们除了并州那边铁量多些,其他地区都很少。可韩国不一样,他们国内有好像有八个铁矿!而且,有些还没公布出来。陛下如果想买的话,可以安排使臣去探一探口风。”
“朕倒是有这个想法。”
赵霄喝完最后一口粥,擦了擦嘴起身道,“就不知道他们是否愿意。”
毕竟在如今的时代,茶马盐铁可是极为重要的东西,想从他们手中购买,恐怕有些困难。“陛下,末将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南宫羽见皇帝起身了,也赶忙站了起来,开口道。“你有什么直言便是。”
赵霄点了点头,心里也意识到了什么。“那高家的二公子和韩国的离王关系不错,倒不如可以令他为使,前去和谈。”
南宫羽迟疑了片刻,拱手道。“朕会考虑一下。”
赵霄皱了皱眉,并没有立马答应下来,“你继续好好练兵。”
如今高怀城闲赋在家,并没有任何的官职。但是用他的话,必须要给他一个职位,这样就有些养虎为患的意思了。回到了皇宫之后,便看到赵宣诗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皇帝,母后要出宫去香积寺还愿,让我问问你去不?”
她一脸笑意道。“下午也没什么事,那就用过午膳一同前往,正好也去走一走。”
赵霄闻言,点了点头,原本他想去铁匠王那边看看,不过既然太后要去那就一起。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前世兵王出身,反倒是让他在亲情上有些缺失。虽说原主混账了些,可对太后还是极为信任的。用过了午膳之后,皇帝便和太后,赵宣诗,一同前往香积寺。最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王钰竟然也跟在了赵宣诗身后。自从这女子听说赵霄要给他父亲平反,心里也少了些怨恨。随行还带上了林文杰。到了香积寺之后,太后和赵宣诗王钰去上香,而赵霄则是和林文杰两人欣赏着风景。如今已到秋季,那漫山遍野一片红,看起来极为壮观。而赵霄此时仍旧是有些心事,带上这林文杰,也是想着商量一下。“李靖这几天发过来的密折你看完了吧?”
他扶着栏杆,看着那枫叶,沉声道,“实在是很难想象,在江南一个八万人口的县城,竟然有一半多的农民成了佃农,剩下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土地。那个刘家还不算大家族,可还是有着数十万的家产。整个大赵十三州,又有多少个家族?”
“陛下,世家门阀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林文杰拱了拱手,俯身道,“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将他们连根拔起,谈何容易。再者而言,除了江南之外,还有中原,北方,陇西,川蜀!这些地方的大家族,未必会配合。”
“如今过去了两个月,李靖也只走访了交州一地,任重道远啊。”
想到这位老友,他也忍不住感慨,实在是太难了。“听说最近对他下手的人也不少。”
赵霄收回了目光,盯着眼前的左都御史,冷声道,“你有没有安排人去查一查,到底是谁。”
“陛下。”
林文杰闻言,当即有些无奈的苦笑一声,回道,“现如今盯着他的,可不仅有朝中的大臣,还有各地的世家大族。想杀他的,又何止一人?唉……”“真是没想到,为了对付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出动了两名小宗师。”
赵霄冷笑一声,眸中寒光流转,“倘若不是正朕事先安排,恐怕……”为了保护李靖,他不仅让天玄子跟随,甚至还让铁匠王安排了两位小宗师。“对了,南宫羽说如果想要购买铁,可以让高怀城作为使臣去韩国,你意下如何?”
他又想到了铁矿,不由得开口道。“韩国铁矿的确不少,可未必见得会出售。”
听闻此言,李靖思索了片刻,随后缓缓道,“至于高怀城,他和各国往来的确比较多,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可臣担心,他……”说到这,他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这点也是朕担心的。”
赵霄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了远处,沉吟道,“而且,还要给他一个职位,你觉得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除他之外,还真没有特别合适的。”
林文杰摇摇头,有些担忧道,“前几年,高家声势如日中天,各国也都愿意买他的账!所以,他极为合适。其他人,未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