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马车在一众侍卫的护卫下, 疾徐地驶回了皇城。
唐越泽送来的那道结案折子已经放在了东宫西暖阁的案头。
萧燕飞看过折子后,就让知秋把萧烁叫了过来,把折子递给他:“把这拿去给你姐夫,他在人在怀县的驿站。”
姐夫是明就回来了?萧烁先是解, 他反应极快, 立刻了然, 看萧燕飞的眼珠子微微一亮。
“!”
他拿上了那道折子,兴冲冲地骑马出了京, 一路快马加鞭, 也过一个多时辰,就到了怀县的驿站。
顾非池身边的人个个都认识萧烁,萧烁也没在外头等太久, 便被小厮小刀领到了一间书房里。
一袭玄色道袍的顾非池闲适地坐在半敞开的窗边, 鸦羽般漆黑的乌发松松地半披半束,一副慵懒的姿态,左手捏一封信。
萧烁一眼就看到东墙上挂了一副舆图,立刻收回目光, 脚下的步伐曾停下,直走到了顾非池跟前。
“太子殿下,这是宁王案的结案折子。”
少年恭敬作揖, 双手把这道折子递了上去。
夹点点雪花的寒风透过窗户刮了进来,飘进了顾非池右手的杯盏中。
顾非池以小印为镇纸压住了那封信, 这才接过那道折子,一目十行地快速过了一遍, 心里有数了。
此案三司都判了, 剩下的也就是何时行刑,何时流放的问题, 这也是么大,甚至可以说是无关紧要,可萧燕飞却特打发萧烁走了这一趟。
顾非池看与他仅仅三步之隔的萧烁,嘴角轻轻漾起一丝,单刀直入地问道:“有?”
“姐夫,”萧烁小心地改了称呼,表情和语气也从方才的公公办变得亲近了几分,“我去北狄。”
“用姐夫特别关照我,我去当个小兵就可以了。”
顿了顿后,萧烁又飞快地补充了一句:“姐她同了。”
其实萧烁就是说,顾非池也知道,燕燕既然让这小子跑这一趟,那肯定是同了。
顾非池又执起了茶杯,懒懒地浅啜了一茶水,眸底闪洞悉的光芒,话锋一转:“是有人在私议萧家?”
他言辞犀利地一语点破。
萧烁的瞳孔微微翕动了一下,心一荡。
姐夫一向敏锐,更何况,此关乎到姐姐……
姐夫最在的人就是姐姐。
“是。”萧烁点了点头,坦然地迎视顾非池那双通透的眼眸。
他一点也避讳,甚至直言讳地告了一状:“他们上了十几道折子弹劾姐姐。”
“我哄徐家老六偷出一道折子看了,那折子里说么前史可鉴,萧家人品性佳,我姐只会是褒姒妲己之流的妖妃。”
说,萧烁轻哼了一,露出了几分这个年纪才有的少年气。
顾非池眯了眯那双形状优美的狐狸眼,眸色瞬间沉了下去。
“行。顾非池爽快地颔首应了,对萧烁时,神情十分温和。
他知道萧烁去北狄参军是拿命去挣一份前程,是为了给燕燕长脸,而是为了他自己能出人头地。
这小子是个知道歹的,也算可教之才,因而顾非池并吝于给他机会。
“小刀,去把墨珏叫来。”顾非池吩咐道。
小刀领命而去,没一会儿,就把墨珏给领了过来。
“墨珏,你明启程时,带上萧烁一起。”顾非池吩咐道,“你在北狄就跟谢元帅,用急回京。”
他又抬手指了指萧烁,“这小子你继续带。”
在温泉庄子的时候,萧燕飞让人回京城拿了些羊肠线过来,是她这段日子亲手鞣制的,告诉顾非池这羊肠线可以用来缝合伤,用拆线,让他叫人带去北狄给军医们试试。
当时,他就说,让万草堂的韩大夫跟她学一学,再让墨珏带韩大夫和羊肠线亲自跑一趟北狄。
她这会儿让萧烁这小子来驿站,估摸就是让萧烁跟墨珏一起去,省得他日后一个人上路。
墨珏眯眯地斜了萧烁一眼,拱了拱手:“太子爷放心,就让阿烁跟末将便是。”
自从今年七月萧烁从幽州回来,在京城的这几个月,一直都是跟墨珏在府军军营中操练,两人已经很熟了。
“阿烁,走吧。”
墨珏对萧烁招了招手,两人就从书房出去了。
一出门,墨珏的一只胳膊就安分地搭上了萧烁的肩膀,娃娃脸上,嬉皮脸地,与他咬起耳朵来。
“阿烁,我听说这两个月京城里很是‘热闹’,有没有么
玩的?”
“宇文广那厮是是要被流放了?”
“我告诉你,我跟他有仇,我要是京城,非要在他流放那到城门放鞭炮可!”
“哈哈哈,他宇文家也有今!”
“……”
外头的说渐渐远去。
边的夕阳落下,屋里头的光线渐暗,小刀点燃了屋子里的烛火。
顾非池挑眼尾了,又拿起了旁边的那张信纸,目光落在了信纸左下角落款的“谢”字上。
片刻后,他捏那张信纸站了起来,朝挂在东墙上的那道舆图走去。
从一个木匣子中摸出了几面红色的小旗子,一面接一面地将它们插在了舆图上象征的“长狄”的位置上。
那一面面红色的小旗子零星地落在长狄南境的领土上,似熊熊火焰般朝王庭逼近……
这一夜,烛光彻夜未熄,直燃到了明。
翌日一早,顾非池便整军起程,即便一夜未眠,他依然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长狄王铎辰锋和两位亲王分别被关在三辆囚车中。
太子押俘进京的已经公告了下,沿途的官道都聚集一些来百姓,越接近京城,百姓就越多。
黎明出发,过巳时,便到了六里坡。
远远地就看到礼亲王带文武百官在五里亭那边迎驾,一道道旌旗在旭日的光辉中迎寒风猎猎飞舞。
礼亲王率领百官继续往顾非池的方向前进,迎驾。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回京!”
文武百官纷纷躬身对马背上的顾非池作揖行礼,喊震。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被禁军拦在了路边的百姓们也热闹地高喊“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礼亲王目光灼灼地看那三辆囚车里押的人犯,一眼就看出了第一辆囚车中那个年近三十的异族男子就是长狄王铎辰锋。
谁能到去年的在,北境沦落敌手,皇帝惧而乞降;而在,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轮到大景扬眉吐气。
礼亲王瞬间就被激起了一腔热血,看顾非池的表情慈爱极了,毫吝啬地夸赞:“阿池,你此番亲征长狄,连战连胜,一举擒下北狄王,实在是我大景之喜!”
“愧是我大景太子,有太|祖皇帝往昔的风采!”
“……”
礼亲王沫横飞地夸奖顾非池,越看越觉得这孩子真是哪哪儿都。
顾非池恍若未闻,目光朝礼亲王后方扫了一圈。
看到了唐越泽、豫亲王、英国公等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没到萧燕飞。
他清亮的眸光肉眼可地暗了一下,随即看向了百官中的礼部尚书裴谨,眸子危险地眯了眯。
没他盯,这礼部办就靠谱!
裴谨感觉到了那危险的气息,打了个寒颤,却是一头雾水,根本知道自己做错了么。
“皇叔祖,我们……”
最后一个“走”字未出,他的眼睛瞬间一亮。
原本冷淡似寒风的眼神一下子染上了温度,变得似此刻的晨曦般温和,容错识的喜悦荡漾在他眸底。
裴谨顺顾非池的视线望了过去,注到了路边的五里亭边有一道窈窕的倩影骑在一匹黑马上。
太子妃?!
裴谨看顾非池果断地抛下其他人,策马向五里亭而去,顿时恍然大悟。
“燕燕。”
顾非池目转眼地盯萧燕飞,漂亮的狐狸眼在晨曦的映照下璀璨夺目。
他以为她来了呢。
明明才分开了两,却令他觉得比之前的两个多月要难熬。
尤其昨听萧烁提了御史的弹劾折子,方才没她,有一瞬,他差点以为她会会生气。
他驱马来到了萧燕飞身边,很顺手地牵住了她的缰绳,让她的马与他的马并肩而立。
“我你了。”萧燕飞吟吟地看他。
她黑白分明的眸子波光流转,一派坦然地将自己的心展露在他跟前。
顾非池心一片柔软,眼角眉梢止住地飞扬起来,心尖酥酥麻麻,有点惊喜,又有点甜蜜。
要是在的地点实在太合适,他真恨得将她狠狠地搂在自己怀中。
迎上他灼灼的眸光,萧燕飞探过手,一手探过去摸了摸他凉冰冰的耳垂,又捏了捏。
他身上的每一处都很热,大概也唯有耳垂是冰凉凉的,这是前两她在温泉庄子时发的。
被孩柔软纤细的手指捏住了耳垂,顾非池的身躯几
可地微微一颤,像是猛兽被人衔住了要害。
他灼热的眸光在孩柔软娇嫩的樱唇上流连了一番,脑海中闪过无数旖旎的画面……
似被他滚烫的目光烫到了,萧燕飞眼睫闪了闪,松开了他的耳垂,在他手背上安抚地拍了拍:“一会儿我先回京。”
她瞧过礼部上的折子,因为关乎押俘,这一次迎驾的仪程复杂极了,繁文缛节一大堆,她就躲了懒,没让礼部改。
她原本是悄悄地来,远远地看看他,再悄悄地回京去的。
没到让他发了。
顾非池反手拉住了她:“。”
“你是说,我了吗?”
“我也你了。”
“你,你陪我一起。”他紧紧地盯她的眸子,眼神愈发炽热,近乎呢喃般道,“?”
萧燕飞被他看得连指尖都烫了起来,心道:她哪里是么祸国妖妃了,明明是他祸害了她从此君王早朝!
“燕燕!”顾非池她没坚持,得寸进尺地又唤了。
萧燕飞终于是没忍住,莞尔一,似春风般让人迷醉。
她这一,顾非池就知道成了,大胆地牵九夜的缰绳往大部队方向走去。
走过礼部尚书裴谨时,顾非池冷冷地斜睨了他一眼,只这一眼,裴谨瞬间如醍醐灌顶,终于迟钝地明白自己刚才为么被嫌弃了。
他就是难得偷了回懒,直接搬了旧礼出来。
他可是已经很久没有偷懒了。
裴谨心里唉叹气,为自己掬了把同情泪。
顾非池动色地扫视今随礼亲王来迎驾的众臣。
他往北境前,把玉玺和兵符都给了燕燕。
他离开京城后,京城的一切都交托给了燕燕。
冬月十五发时,燕燕更是坐镇京城,调动禁军拿下了在京城作乱的北狄人以及在皇陵的宁王等人,平定了一场足以动摇大景江山的叛乱。
这一切的一切……
他就是让所有人知道,他的燕燕是无可替代的。
他没到,经过这件,居然有人敢对他的燕燕这般轻慢。
若是这些人真没看出来,那就是眼瞎愚蠢,看清楚局势。
若是他们看出来了,要来试探自己,那就是被利益给冲昏了头,以为萧家连连出,就可以借这个机会动摇到燕燕的后位。
管这些人是愚蠢,是贪婪。
他们既然有这个胆子敢在他跟前搞花样,他都会再用!
顾非池突然开道:“霍晨。”
他叫的是吏部尚书的名字。
“臣在。”霍晨走出了一步,心里咯噔一下。
从前太子爷都是客客气气地叫他一霍尚书,今突然连名带姓地叫他,总让他觉得是么。
下一刻,就听顾非池冷冷道:“岳浩,革职。”
“李鹤,革职。”
“贺妥,革职。”
“万常平,革职。”
“薛询,革职。”
“董探,革职。”
他一连说了六个名字,后面跟的都是冷酷无情的两个字,革职。
这一连串的名字,让在场的少臣子全都倒吸了一冷气。
顾非池接道:“忠勤伯方愈,夺爵。”
当听到“夺爵”这两个字的时候,众臣更是面色大变,忠勤伯方愈难以置信地抬起了头。
一瞬间,周围一片寂静,所有人人都是敛息屏气。
站在礼亲王身旁的的徐首辅在听到前面几个名字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了。
下头所有的折子都是内阁经手后,再送到东宫去的。
那几道弹劾太子妃的折子,阁老们看过后,觉得太作死,直接就压了下来。
也知道太子爷是怎么知道的。
徐首辅眼角抽了抽,在心里暗暗地骂了两句:蠢,蠢可及!这些人啊真是自己往刀上撞。
他们以为太子爷是大行皇帝呢,太子爷才给了他们两脸色,就开始试探起他的底线来了。
真真是自寻死路啊!
顾非池是有兵权在手的太子,战功煊赫,足以震慑朝堂与下。
君强则臣弱,这是亘古变的道理。
忠勤伯方愈定了定神,朝与他隔几人的右佥都御史李鹤看去,无地递了个眼色。
李鹤刚也被吓了,在一狠心,便站了出来,仰首看向了马背上的顾非池,发出质问:“敢问太子殿下,微臣所犯而罪?
”
“微臣是御使,一当监察百官,二当劝谏君上。殿下乃国之储君,当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方乃明君所为……”
李鹤义正词严,言下之就是说,要是顾非池因为劝谏就把他们革职,那他就是明君。
“李家三代得录用。”顾非池懒得听他多说,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李鹤:“……”
他难以置信,干瘦的身躯自主地抖了一下,眼睛微微睁大,连脚下都有些发虚。
太子这句话味,他的子孙三世都能科举入仕。
就因为他多说了一句话,太子就要株连他三代儿孙?!
李鹤反射性地朝人群中的忠勤伯方愈望去,却听头顶上方又响起了太子爷清冷傲慢的音:“拿下忠勤伯。”
“是,太子爷!”
一个府军校尉朗应命,中气十足的音清晰地传到了在场每个官员的耳中。
即刻就有两个府军将士把脸色苍白的忠勤伯从人群里拖了出来。
忠勤伯吓得脸都白了,他张嘴欲言,“太子,臣……”可下一瞬就听“咯哒”一,他的下巴就被卸了下来。
顾非池淡淡道:“把人送去闽州卫。”
“方愈,三年后,你要是能活,孤就许你归京。”
“你要是死了,那就送你儿子去。”
“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如就放在怎么活命上。”
顾非池的语气清清冷冷,每一个字都透毫掩饰的威慑。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方愈露出恐慌的表情,住地摇头。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闽州靠海,且多山地,那里多倭寇与山匪,凶残无比。
他这一去,十有八九要死在闽州,此生别再回京城。
他求饶,中发出“吚吚呜呜”,可下巴被卸,根本说出话来,角狼狈地流下一行涎,就这么失魂落魄地被那两个府军将士强势地拖了下去。
一切发生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得周围的群臣都没反应过来。
周围更静,甚至无人敢求情,生怕多说一句话便会是李鹤与方愈的下场。
在场的人中又有哪个是真的傻子,谁又看明白这位忠勤伯的这点小心思,方愈过是觉得太子快要登基了,东宫只有一个太子妃。
若是几道折子就能把太子妃拉下马,那再过了。
方愈以为自己躲在暗中,指使几个御使行,再怎么也会牵扯到他自家身上,这算盘打得也是精。
偏偏他们这位太子最耐烦这上了台面的小心思,这等回宫,就干脆利落地,一锅给端了。
裴谨无地与徐首辅以眼神交流,漫经地掸了下袖子,拂去其上的一片残叶。
哎,也知道是谁给他们的信心,觉得一个在沙场上能杀伐果断,手中握有兵权的君王,会跟大行皇帝和先帝那样,去妥协,去权衡,去让步的?!
他们未免也小看了他们这位太子爷!
哪像他,一向识趣!
咳咳,下回他一定再偷懒。
顾非池锐利的目光徐徐地扫了过去,人群中的少臣子都自主地低下了头,眼神游移定。
御史言官弹劾太子妃的那几道折子并是么机密,京城里少人都知道。
大景这几十年来,党争断,朝堂上群臣也是心思各异。
因而除了徐首辅等看得清楚明白的臣子外,也免了有人在观望,在审时度势。
新帝即将登基。
一朝子一朝臣,朝堂上的格局肯定会有变化。
他们相信,就算顾非池作为卫国公世子时行强硬,他一旦坐上子这个位置,势必得像一个君王般学会平衡朝中各方势力,这便是为君的制衡之道。
哪怕太子爷真的高兴,最多也就是训斥几句,他们也可以一步步地摸索太子爷的底线。
说句实话,他们甚至觉得训斥可能也会有。
萧家就是个破落户的侯府,一家子老老小小是通敌,就是延误战机,举家都被流放了,只有两个未成年的稚子当家。
太子爷若真在乎太子妃,又岂会让太子妃没有了娘家的支持!
在他们看来,这过是一次小小的试探。
历朝历代,又有哪个新君上位,没有经历过君臣间的磨合和退让的?
圣明之君会平衡几方势力,为己所用。
庸碌之君则会被各方压制,反而被臣子牵鼻子走。
谁,他们这位太子爷根本循常理,强势到令人发指的地
步。
过是一个试探,太子爷就一连罢免了六位官员,夺了忠勤伯的爵位,甚至连一句辩解,一句求饶的话,都让忠勤伯说,下巴说卸就卸。
谁要是敢再说一句,那三代得为官的,就仅仅是李家了。
太子他似乎根本在乎他的行为有可能引起朝堂安和骚动。
狠,太狠了!
他们何曾过君主行这般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