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相宝2:秘物 > 第47章 医药投资

第47章 医药投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47章医药投资

    卢灿忽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连忙笑着摆摆手,“很巧,我前几天刚刚看过爱因斯坦医学院的摩尔·霍华德教授,发表的一篇有关于紫杉醇抗肿瘤文章。(爱阅读)我当时还琢磨呢,如果抗癌药物真的能够被提炼、生产及普及化,那么,癌症对于人类来说,是不是也感冒一样?”

    陈颂熊表情轻松起来,笑道,“没想到,卢先生对于紫杉醇也有了解。霍华德教授确实是值得尊敬的一位前辈,不过,他同样受困于如何保持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而这方面,我们的实验室,已经解决,现在面临的是临床试验和量产工业化。”

    “当然,癌症像感冒一样”说到这,陈颂熊自己先笑将起来,“这还不太现实。紫杉醇只是抗癌药物,并非治疗和杀死癌细胞的药物。它的作用机理,是抑制,以及部分瓦解癌细胞的活性链,所以是抗癌药而不是治癌药。”

    “这样啊”卢灿就势露出几许失望之色,将刚才的冒失,掩饰得干干净净。

    演戏,人人都会,陈颂熊差一点而已。

    他毕竟刚刚走出象牙塔,还不是未来年薪高达33亿美元的全球最贵ceo。

    卢灿表现过于急切,陈颂熊担心,可当卢灿表现出兴趣缺缺时,陈颂熊更担心,甚至已经后悔为什么要跟对方解释那么清楚。他连忙又说道,“不过,虽然只是抗癌药物,可是现如今的医药市场,对于癌症手足无措,一旦我们的产品投入市场,起码十年内不会有竞争对手。相信我,这笔投资对于您来说,前景无限。”

    卢灿笑着抬抬手,“能和我详细说说你的实验室吗?”

    谈话终于重回正轨。

    可能是与卢灿年龄相近感觉有共同语言,也可能是很少有投资人愿意倾听他的讲述,总之,陈颂熊说的非常详细,以至于卢灿都有些昏昏欲睡。

    1963年,北美化学家瓦尼,从北美太平洋杉的树皮中,提取一种物质,在在筛选实验中,他发现这种物质对老鼠肿瘤细胞,有相当强的抑制效果,遂即,他在《柳叶刀》杂志上分享这一发现。

    这一发现,震惊医学界。

    因为太平洋杉呈现紫色,又因为这种提取物为“醇肽”结构,遂被命名“紫杉醇”

    南非这个国家虽然影响力不大,可约翰内斯堡医学院在医学界相当有名,陈颂熊的博导霍尔顿教授,算是全球医学界大拿之一,在得知紫杉醇有着抑制癌细胞作用后,也展开相关研究。

    1974年,陈颂熊追随霍尔顿教授读博士时,就曾经是这个项目组的成员之一。

    等陈颂熊拿到博士学位之后,他来到北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学院学习,同时追踪北美医学界和生物学界对紫杉醇项目的研究。

    此时的北美医学界,对紫杉醇的研究,分为两大路径。

    第一种路径,主张自然界提取,也就是剥取天然红豆杉的树皮,来提取药物。

    可惜的是,一棵直径22厘米,高度9米的紫杉树大约125年树龄,其树皮极薄,厚度大约03~06厘米,这样的一棵树可以得到大约2公斤树皮,而紫杉醇必须从新鲜砍伐剥取的树皮中提取,30吨干树皮可以得到大约100克紫杉醇。

    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也没办法大规模推广。

    自然界提取派,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如何提高“提取率”。

    第二种路径,是化学合成。也就是利用各种生物和化学技术,合成紫杉醇。

    事实上,这种做法同样困难重重,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合成紫杉醇,需要经过十多次化学反应,才能获得极少量合成紫杉醇。想要规模化生产,几乎不可能——生产线上不可能达到实验室那种精度。

    经过四年的观察学习,陈颂熊他们的实验小组,现在采取的是半合成路线,即以英国红豆杉的初步提取物,在搭配三个步骤的化学反应,来完成最终的紫杉醇提取。

    因为英国红豆杉含有较多的紫杉醇前体化合物,而这种植物本身具备速生性,可大面积种植,不存在原料短缺问题。又因为后续的三次化学反应,只要在无菌条件下,就能完成,而无菌条件,对于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而言,并不难。

    所以,陈颂熊认为他的这项研究,完全可以市场化。

    为此,他和几位同事,去年贷款500万美元,买下

    北美制药伙伴公司(app公司),并在这家医药公司的生产工房中,完成小批量试产。

    问题来了。

    生物研究,极其烧钱,一小瓶培养液,可能就要几千美刀,他们的五百万,除了买药品公司,剩余的那点资金,很快见底。

    融资,成为app公司能否生存下去的头等大事。

    一名华裔、一名非洲黑人、一名拉丁裔,三个年轻人想要在北美拿到投资,何其难。

    陈颂熊很坦诚的告诉卢灿,融资工作已经开展近半年时间,并不顺利。

    这次,他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托朋友找了一份中华联合商会的酒会邀请函,看看能不能从“同胞”那里,找到一点投资。

    讲真,卢灿对陈颂熊前面讲述的内容,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手指在茶桌上轻轻敲击几下,然后伸出两根手指,“帕德里克,我有两个小问题,你需要如实的给我答案。如果合作,这些问题与答案,可能会写入协议中。”

    陈颂熊马上坐直身体,“您说。”

    “第一,你刚才提到紫杉醇已经在app公司小批量试产,我想知道的是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能正式投产?五年,十年,亦或者更久?”

    第一个问题,就让陈颂熊有些无奈,考虑许久,他苦笑道,“这个我恐怕真的没办法给您时间表。不过,我可以向您说明接下来还会经历哪些环节?”

    “你说说看。”卢灿看了他一眼,忽然明白,难怪他很难找到投资,这种前景不明的项目,可不是投资首选,有那钱,还不如去买点股票。

    “首先需要面对的是病症临床,也就是通过临床试验,来验证我们的药物究竟对哪些癌症的抑制效果更出色;其次是病理临床,也就是临床验证使用我们的药物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病理反应;再之后是适应性临床”

    卢灿听得头大,抬抬手,打断对方,问道,“以你的经验,临床试验,大概需要几年完成?”

    “三到五年。”陈颂熊有点心虚,他毕竟还没有经过商场历练。

    药品临床,非常关键,三到五年的时间并不算长。这点,卢灿还是知道的,他不动声色的再度问道,“还有其他影响上市的环节吗?”

    “fda的药品审查和认证,大概需要十八个月。”

    fda就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从事食品与药品管理的最高执法机关,药品只有得到fda的认证,才能上市。

    这一步,是免不了的。

    “这么说,如果我投资,最乐观估计,也是五年之后才能看到成品上市?”

    “理论上是这样。”陈颂熊搓着手掌,又补充一句,“这是基于在北美上市的前提,如果换到香江或者其他地区,可能还要面临新一轮的药理论证,时间可能会更长。所以我不建议转移”

    其实,研究室是否搬到香江,卢灿无所谓的。

    他之所以提到将实验室搬到香江,无非是希望就近监督——陈颂熊发达之后的名声可不太好!

    他兄妹九人,历史上,他的研究支撑不下去,不得已,他父亲将南非的产业变卖,大约筹集了五百万美元,支持他继续研究。可是,等父母去世之,他本人发达之后,一毛钱股份也不分给兄弟姐妹,陈颂熊本人更是矢口否认有这件事,甚至与大哥对簿公堂,最终兄弟反目。

    卢灿没接他的话,手指继续敲击桌面,又问道,“第二个问题,你们实验室和医药公司准备释放多少股份?融资目标多少?注意,我说的是实验室和公司一起,而非个体。”

    可能已经回答过很多次,他的股份核算,脱口而出,“我和我的同事,就紫杉醇的研究成果以及专利,市场估价为两千万美元;现有实验室和app医药公司,以及我们购置的一小片英国红豆杉林,估值一千万美元;我们希望能融资两千万,不过这两千万将全部用于临床试验以及公司运营,包括提前购买一片荒地种植英国红豆杉,因此,融资后的总资产设定为五千万美元。”

    “又因为实验室和医药公司的管理团队是我和我的两位同事,必须得考虑我们的管理股。”

    “所以,您如果能够投资两千万美元的话,理论上可以拿到30左右的股权。”

    两千万美金、百分之三十的股权、最乐观五年后见效益

    难怪他们找不

    到投资商!

    如果不是卢灿知道他们医药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肯定也不会投资。

    卢灿心中已经决定投资陈颂熊,投资这家医药公司,只是,面子上的工作还需要做。

    他微笑着朝对方伸手,“正式认识一下,卢灿,你可以叫我维文。”

    “我对你的项目有些兴趣,不过,暂时不能给你准确答复,我需要组建一支专业队伍,对你的实验成果以及医药公司,进行考察,并重新估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