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再次晋升
又不是亲妈,说到底,不过是看在先帝的份上才奉养太后的,早些年宫斗倾轧,太后搅在后宫里参与的并不少,对晏臻母子也没有照顾,甚至也算计过晏臻的亲母妃。
如今他不计前嫌给她颐养天年,她不好好养老,还管起他的闲事来了。
这江山后宫都是他的,他要喜欢谁,不会再受任何人的制约。
晏臻走后,慈宁宫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太后不要生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秋姑姑劝道。
太后揉了揉额角:“皇帝自己不会平衡后宫,再这样下去迟早出乱子。”
秋姑姑道:“陛下年轻,过了年也还不到二十五岁,哪里想的了更深的东西呢。”
太后冷笑:“不,他不是想不到,他是想的太面面俱到的,严防死守不愿哀家插手他的后宫,咱们这位皇帝的心思,可深着呢。”
秋姑姑迟疑的一瞬,道:“那太后,明知道陛下不喜欢,又为何要听了皇后的挑拨,去置喙陛下的事呢,没的伤了母子之情。”
太后摇头,叹气道:“你不懂,当年,本该哀家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可治儿早夭,先帝又太喜欢珍妃,最后立了她的儿子,如果不是珍妃福薄早去,如今还有哀家的立足之地吗?”
秋姑姑不想说话。
太后继续道:“哀家是怕这样的事再度发生,当今皇后无子,又和皇帝不怎么亲近,若以后宠妃当道,她可不一定有哀家这样的好运气了。”
秋姑姑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说白了,太后就是看不得晏臻有喜欢的人,与其说想插手晏臻后宫的事,不如说她是对先帝当年的偏爱有怨怼,至今放不下罢了。
她提醒道:“太后,如今也是宠妃当道啊,荣夫人位分尊贵,又有母家荣耀,还有皇长子傍身,可比一个小小的沈嫔挡路多了。”
太后瞳孔一缩。
她也知道秋姑姑说的是事实,可她直觉告诉她,荣夫人,不一定是最后的那个,以晏臻炸裂的性格和手段来说,以后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皇帝向来不爱美色,哀家倒是好奇,这个沈嫔有什么能耐,能让皇帝如此偏爱挂心。”太后道。
秋姑姑无声叹息。
您少操点心不行吗,儿孙自有儿孙福,更何况现在满宫里都是骨肉血亲,不是有儿有女的,就是以后会有儿女的,可太后呢?不过是嫡母罢了,又没有亲儿子女儿,满宫里就她一个外人,若再看不明白些,难过的日子可在后头呢。
太后静思了片刻,道:“明日传哀家懿旨,让沈嫔来一趟。”
秋姑姑:“……是。”
第二日一早,晏臻册封的圣旨便正式在未央宫颁布了。
白容华晋位正四品顺仪,康嫔晋位从四品容华,沈嫔晋位正四品顺仪,姜芳仪晋位正五品嫔,谢才人晋位从六品美人,程才人升回正三品贵嫔。
沈今若在人群里听旨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生都迷幻了。
秋狝刚升了嫔位,没过几个月又越级晋封,这些个人应该恨她恨的牙根都直了。
她也不明白晏臻为什么要给她越级晋封,难道因为程才人升贵嫔的事,对她安抚?
那这不是安抚,是把她往风口浪尖上推,狗皇帝天天带她节奏,她真服了!
果不其然,小德子宣旨过后,皇后皮笑肉不笑的道:“看来还是沈顺仪得宠啊,这样的恩宠,真真是独一份。”
荣夫人扭头对敏妃道:“敏妃,你回去也好好给沈顺仪收拾收拾,如今就正四品了,估计明年就能从你宫里搬出去了。”
敏妃心下也不快,但到底沈今若没挡她的路,她也愿意替沈今若说话,于是道:“本宫宫里出去的人晋了主位,那也是沈顺仪的造化,只要陛下喜欢,又有何不可呢?”
荣夫人瞪了她一眼。
敏妃无所畏惧。
高位嫔妃们还好,无论怎样她们一时半刻也升不上来,只是康容华和姜嫔之流实在深恨。
原本康嫔和沈今若平起平坐,就算升位分也是一起升,谁知道沈今若摇身一变,越过她成了正四品,和白顺仪平起平坐了。
焉能不恨。
沈今若感受着身边的冷刀子,说不难受那是假的。
这时,太后宫里来人了。
皇后见太后宫里的人来,她赶忙道:“是母后有什么要紧事?”
传旨太监道:“回皇后娘娘,太后请沈顺仪去慈宁宫。”
皇后眉心一松,淡笑道:“沈顺仪,太后要你去,你便去吧。”
沈今若恭敬退下,默默给自己点了根蜡,同时在心里用皮鞭把晏臻抽了无数次。
于是她在众人的注视下离开未央宫前往慈宁宫。
这是她第一次正式拜见太后,理应穿的规矩点才是,可太后叫的急,她甚至没有回宫更衣的时间,好在今天晋位穿的也是按规制来的,太后应该不会从外表上找她的茬。
进了慈宁宫,沈今若格外的低眉顺眼,见到太后立刻行大礼:“臣妾永和宫沈氏,拜见太后,愿太后长乐无极。”
太后上下扫了她两眼,道:“平身吧。”
沈今若规矩的站好。
太后道:“抬起头来。”
沈今若听话的抬头,垂眼。
太后看了看,道:“的确是个难得的美人胚子,十几二十年也未必出的了你这样的品貌。”
刚说完,她就想起了晏臻的亲娘珍妃,那也是个一等一的大美人,还比沈今若多了年龄上的风韵,把先帝迷的五迷三道的。
想到这,太后微感不快,便不说话了。
沈今若道:“太后太过抬举臣妾了,臣妾蒲柳之质,不敢承受太后夸赞。”
太后意外抬头,看到沈今若格外恭顺的面孔。
“嗯,你还算懂事。”
沈今若面色更加惶恐。
“长日无聊,也来到年关了,哀家想着抄经来祈求国运,再为皇嗣祈福,你可愿留在慈宁宫抄经?”
沈今若后脑一凛,她有拒绝的权利吗?
木有。
“能留在慈宁宫抄经,是臣妾修不来的福气,臣妾乐意之至,只是臣妾字迹粗陋,怕难入太后的眼。”沈今若谦逊道。
太后喝了口茶:“没关系,抄不好就多练,字嘛,写着写着也就练出来了。”
沈今若耳朵竖的笔直,什么意思?合着不是抄一天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