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藏姝 > 第39章 10.11【一更】

第39章 10.11【一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严格算起来, 明黛离开淮香村才两三日。

    可这几日经历的事,竟有种过了两三年的感觉。

    她浑身疲惫,还是先去了阿公那边探望。

    秦心正蹲在后院喂鸡, 听到声响跑出来, 乐开了花。

    “嫂子, 你终于回来了!”

    小姑娘将她拉到后院, 让她看自己重新围的鸡笼, 浑身上下都散着邀功的味道——

    看, 我把你送我的小鸡崽养的可好了呢!

    在秦心叽叽喳喳的聒噪中,明黛一路被吹的发凉的心渐渐回温。

    她将回程时买的蜜饯拿出来给她。

    秦心很少能吃到这样的东西, 小心翼翼尝了一颗,当即要把它们藏起来,一年吃一颗慢慢品鉴。

    明黛被她逗得哭笑不得:“尽管吃,吃完再给你买。”

    秦心有奶便是娘, 一声“谢谢嫂子”喊得更甜了。

    明黛转头看了看,问:“阿公呢?”

    秦心笑容减半, 无奈的瘪瘪嘴:“去采药了。”

    明黛惊讶道:“采药?”他都那样了,为何不好好歇着?

    秦心猜到她在想什么,但现在,她也看开了。

    “嫂子,其实没什么的。”

    明黛不解:“什么叫没什么?”

    秦心眼底划过几丝心疼与难过,可扬起脸时,还是笑着。

    “其实像阿公这样的,用咱们的话讲, 就是劳碌命。”

    “从前,为了生计,不得不操劳谋生, 等年纪大了,一停下来,落得病反而更多。”

    她笑着笑着,眼却红了,声都颤起来。

    “人都会有那天。与其像个废物一样等吃等喝等死,不如按照自己活惯了的方式走到最后。”

    “阿公不喜欢躺着虚度时日,只要他还下的床,走得动……”

    她低下头:“就按阿公喜欢的方式过吧。”

    屋里静了一瞬。

    明黛别开眼,忍住了险些涌入的泪,却没忍住窒息般的难受。

    无能为力的小人物,看起来格外脆弱,随便一点意外发生在他们身上,可能都是绝路。

    却也格外顽强,只要还想活着,总能谋出一条生路。

    门外传来一声咳嗽,秦心回过神:“阿公回来了。”

    明黛和她一起出门去迎。

    秦阿公看到明黛,目光一偏,在找另一个人。

    可惜,回来的只有明黛,没有秦晁。

    “阿公。”秦心接过秦阿公的药篓子,明黛上前扶住他。

    秦阿公有些尴尬的抽回手,似乎不习惯明黛的亲昵。

    他低声道:“晁哥呢?没和你一起回来?”

    明黛笑笑,温声道:“您还不知道他?出了村子就是脱缰的野马。这几日城里有大市,他来活了。”

    阿公很是意外:“谋活儿?那、那挺好的。有活儿干,攒了钱,你们成婚的第一个年节,也能过得好。”

    明黛心头一酸,面上撑笑:“嗯,一定会好的。”

    ……

    因为明黛回来,秦心兴冲冲要加菜。

    明黛给阿公端来药,看着他喝。

    阿公一口气喝完,脸都皱到一起。

    吃惯苦的人,未必能吃苦味。

    明黛赶紧让秦心拿了个蜜饯过来。

    阿公一看这东西,连连摆手:“这都是你们小姑娘吃的,我不爱吃这个。”

    秦心捧着蜜饯送到阿公面前:“都是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分什么男女老幼啊。”

    明黛也帮腔:“是啊,您吃一个压压苦,还多着呢。”

    秦阿公凝神看了那包蜜饯半晌,在里面挑了一个最小的,放进嘴里。

    最好的果子,经数道工序制成,价钱摆在这里,轻易就能虏获男女老幼的胃口。

    阿公吃完这颗,咂咂嘴,“这东西,不便宜吧。”

    明黛舔舔唇,努力摆出更甜的笑,语气也温和:“嗯……不大便宜。可秦晁有活儿干,一次两次,吃得起的。等他以后有大出息,叫阿公你抓着当饭吃都行。”

    这话,秦阿公也就听听。

    他似是想起什么,让秦心拿来一个木盒子,递给了明黛。

    明黛打开一看,抬头看向阿公:“您这是做什么……”

    阿公疲惫的笑笑,语气低缓:“晁哥和心娘,是一起长大的兄妹,虽说晁哥要养家糊口,可心娘以后嫁人,没点像样的嫁妆和家底,也说不过去。”

    “我这辈子的积蓄都在这了,晁哥和心娘一人一半,你看成吗?”

    秦心死死抿住唇,眼神游移,眼眶边沿还是润了一圈水光。

    明黛扣上盒子:“我的意思是,您给钱做什么?”

    阿公撑着床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你这孩子,我给你们的钱,你装模作样收了,转头又给用到我身上来。”

    明黛愣了一下。

    只听秦阿公道:“可我一个老头子,能用些什么钱?吃着治不好病的药,不是糟蹋钱么。”

    “可你们不一样,县城要吃好,喝好,住好,处处都是钱。”

    “晁哥这些年不容易,好不容易和你成了家,以后的路更长,我也更帮不上什么忙。”

    “道理说多了,只会让他烦。除了这点钱,我什么都给不了。”

    仿佛被人照着心窝狠狠闷了一拳,明黛猛地咬住唇。

    脑海里响起了胡飞替秦晁说的那句抱怨气话——

    【那位阿公,除了希望他好好过活,又能帮晁哥些什么呢?】

    【路还得他自己走,难还得他自己扛!】

    其实,秦晁知道吧。

    阿公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除了一顿温饱,一片遮头瓦,实在给不了太多。

    如果没有阿公,他可能根本活不到现在,又或是有更惨的经历。

    所以,他是最没有资格抱怨阿公的那个人。

    可是,太难了……

    难到怎么努力都是白费,难到好像永远也站不起来的时候,会忍不住在隐蔽的角落生出抱怨。

    他将他养大,为何就没能力让他活得更轻松些。

    哪怕像普通人一样,只要努力就能有成果,也是好的。

    但其实,阿公早已倾尽全力了。

    ……

    明黛收下了钱,转而问起另一件事。

    “阿公,我记得你说过,秦晁的母亲……很早就去了。”

    “她葬在何处,我何时可以去拜祭?”

    听到秦晁的母亲,阿公的神色瞬间黯然,连一向不太了解秦晁的秦心别开眼去。

    不知过了多久,秦阿公才低声说:“他母亲,原本葬在村外一座山上。后来……”

    后来?

    秦阿公没再说下去,秦心踌躇片刻,蹲在明黛耳边低语。

    明黛神情一怔。

    后来,这墓就没了。

    ……

    明黛走出阿公家门,一路往秦晁家走。

    秦心后知后觉的追上来,惶恐的拉住她:“嫂、嫂子,你先用完饭再走吧!”

    她演技不过关,明黛直接转头看向秦晁的屋子。

    “嫂子!”秦心拦在她面前,张开双臂:“你、你等会再过去吧。”

    明黛拨开她,大步走回去,才刚到围篱外,她已经定在原地。

    那副枫山秋景图,已经被人破坏了。

    不是用之前那种上等的红色颜料,而是被人砸了湿黄泥,一团一团,在秋景图上渐开。

    秦心已经发现,图上一角,还有被擦拭的痕迹。

    可是黄泥被擦掉,原本的颜料也晕开了。

    她便不敢再擦。

    秦心小声道:“是,是村里几个顽皮的孩子干的,嫂子你别生气。”

    ……

    “月娘?”一道温柔的声音从旁传来,明黛转头。

    翠娘刚洗完衣裳回来,看着秦晁屋外的墙,尴尬的笑了笑:“你们这几日出门了?”

    明黛应了一声。

    翠娘又看那墙面一眼:“要帮忙吗?”

    明黛目光一垂,落在翠娘微微隆起的小腹上。

    她扯扯嘴角,摇头:“不必,多谢你。你有了身子,别太累。快回去吧。”

    翠娘还想说什么,明黛已进屋去了。

    她找来一个小铲子,取来最后一点颜料开始调色。

    秦心猜到明黛想用铲子先把黄泥铲下来,然后直接在上头补色,不至于让颜料被水晕开。

    她刚要去拿,明黛一手夺过铲子,一手拎着她的衣领将她撂在一旁。

    调好颜料,她挽起袖子,握着铲子一下一下用力,声音也沉得很:“秦心,说点秦晁的好话。”

    秦心茫然无措:“啊?”

    “说!他的好话!想不到就编!说给我听!”

    秦心没见过这样的明黛,吓得连连点头:“哦哦,晁、晁哥……他长得好看。村里、村里好多姑娘都会偷偷看他……”

    明黛狠狠的铲,泥碎成沙漱漱落下,仿佛是铲在谁身上,泥不是泥,而是四溅的鲜血。

    “继续说!”

    “晁、晁哥……”要命了,他能有什么长处啊!

    要她说他的短处,她能不带喘气的说一箩筐呢!

    “晁哥……晁哥他……”

    翠娘还没走,站在围篱外,看着秦心支支吾吾,她忽然头脑一热,扬声道:“秦晁帮过我!”

    明黛动作一顿,与秦心齐齐望向翠娘。

    翠娘迎上她的眼神,神里带着犹豫,语气却坚定:“秦晁,帮过我。”

    她走进来,看着被污的墙面,鼓足勇气道:“我曾在岐水边的望江楼做过一阵工,大概是五六年之前。有一次,几个客人对我动手动脚,有人帮我出了头,那人就是秦晁!”

    秦晁的样貌出挑,看一眼就能有印象。

    后来她进了一个大户人家,给那户的大姑娘做打杂丫头,干了几年后认识了赵金,便赎了身嫁过来。

    再次见到秦晁的时候,翠娘一眼就认出来了,主动向他道谢。

    可秦晁早已经忘了这件事。

    翠娘那时已经嫁给赵金,又因为秦晁在村中名声实在太差,她也不好过多来往,只是记下了这个人。

    第一次在后山河见到明黛时,知明黛是秦晁新妇,又不擅洗衣,翠娘才主动示好帮忙。

    没想明黛比她想象的更好相处,甚至聘她洗衣。

    她后来找上门,秦晁竟然记得她,她还挺意外。

    翠娘说到这里,神色赧然。

    秦晁明明是她的恩人,可是在听到村中流言时,她还是和赵金一起报了官。

    那时候,她是有些小私心的。

    因为有了孩子,翠娘越发不能出去做工,只能依赖赵金。

    可是家中婆母处处嫌她,觉得她只会让赵金赚钱给她挥霍。

    当时她想,若秦家这个新妇真是哪家的千金,她也算救人一命。

    说不……定能得到什么丰厚的回报。

    翠娘走进围篱,来到明黛面前:“月娘,晁哥儿其实是个热心肠,村里的流言没人能说一定是真的,你们已经是夫妻,别为小事置气。”

    不一定是真的,你也一样信了。

    看着眼前的翠娘,明黛心中那股邪火莫名的消了。

    她到底在做什么?

    秦晁的事不是一两日变成这样,又岂能一日两日就改变?

    她在这拿一面墙发邪火泄愤,除了浪费时间,还能唬住谁?

    “翠娘,我没事,你快回去吧。”

    翠娘垂眼,想了想,说:“虽然我人单力薄,但若是你有什么难处,我也会尽力帮忙。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的。”

    ……

    送走翠娘,明黛捞起小锄头。

    转身看到还没铲干净的墙,她肩膀一跨,累了。

    锄头递给秦心,明黛指了指墙:“铲干净。”

    这个手无握铲之力的嫂嫂,才是秦心认识的嫂嫂呀!

    “哎!”小姑娘脆生生应下,撸起袖子就卖力铲,边铲边小声安慰:“嫂嫂,不值当为这个生气。”

    不生气?

    明黛抬眼盯着秦心的背影,怎么不生气,买颜料不要钱吗?

    她看着调好的颜料,眼底映出的却是沉沉的暗色。

    她的确没有家世背景,也没有呼风唤雨的能力。

    可她还不至于一开局就沦为输家。

    “嫂子,铲完了。”

    秦心放下锄头,抬手摸了一下脸。

    明黛看着已经有残缺的画,忽然笑了。

    她起身走过去,将整个颜料盘扣在墙上,直接抹开。

    霎时间,一大片枫红色向下延伸出一条条水痕,在盖住残缺部分的同时,也将原本的秋景图一并淹没。

    明黛笑出声,将剩下的颜料直接往墙上泼。

    一道又一道,无数水痕贴着墙面落下,看的秦心惊心怵目。

    嫂嫂不会疯了吧。

    明黛泼完,心情大好。

    当日她作这幅画时,即便省略了耗时的细节,旨在遮骂文显意境,还是用了几个时辰才完工。

    现在,才眨眼的功夫,就遮盖了一切。

    比起那种矫揉造作的文雅,“简单粗暴”更适合这个地方,更适合这些人。

    明黛扯出手帕,一边擦手一边招呼秦心:“饿了,吃饭。”

    秦心茫然无措的看着这面浑浊的墙,为那副好看的秋景图感到惋惜。

    她小跑着追上去,小心翼翼的问:“嫂子,你想吃什么呀。”

    明黛顿了一瞬,说:“吃肉!”

    “啊?”

    明黛看她一眼,拔高调子,语气如宣战:“补力气!”

    ……

    这一顿,明黛吃的比以往都多。

    她看起来好像吃得很痛苦,每一次吞咽和咀嚼都是用力进行。

    秦心和阿公都看呆了。

    他们一直以为,她的食量,只能和后院的小鸡崽相比。

    “不、不急不急……”阿公让秦心给她盛了一碗鸡汤。

    明黛接过饮下,继续吃。

    吃完饭后,秦心照例去收拾,明黛准备出门。

    阿公不解:“这才刚回来,怎么又要走?”

    明黛笑笑:“秦晁本就是不放心您,才让我回来看看您。我不擅家务,也干不了农活苦力,但是县城那么大,总有我能干的活。以后处处都要花钱,想要过好日子,当然得先出力。”

    她偏头一笑:“待我也找份工活儿,赚钱给阿公和心娘买蜜饯吃。”

    秦阿公摇头:“你、你能干啥呢?”

    一个娇滴滴的大姑娘,手不能提,肩不能扛。

    明黛垂眼,弯起唇角。

    都是谋生的活计,他能找,她也能找。

    ……

    岐水岸,望江楼。

    肃静的房内,正事落定,解爷脸上终于多了些轻松的笑意。

    “贤弟果然神机妙算,居然料到秦家会把齐爷当退路。”

    解爷笑着摇头:“若他当初不与齐爷争抢陵州的关系,兴许今日还有一条活路。”

    “可惜他好高骛远,利州都没站稳,就想和陵州那家搭上线,场子铺这么大,些微风吹草动,就遇大厦倾颓。这次,他必定要把整个秦家赔进去了。”

    解爷感慨:“这两位小秦公子,坑起自家人还真不含糊。”

    秦晁默了一瞬,平声说:“那秦家那边……”

    解爷竖手示意他且慢:“贤弟,秦家的事,你不必再管。一些收尾的小事,让成哥儿干就成。”

    说到这里,他的神情又严肃起来:“我这里,有件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

    ……

    谈完正事,几个美妾笑盈盈的走进来,秦晁便知自己该走了。

    一出来,孟洋和胡飞围上来。

    “爷,跟解爷商量好了吗,咱们什么时候去收拾秦家那群狗东西?”

    秦晁冷着脸往僻静处走,低声道:“秦家的事,就此放下,解爷有另外的事要我去办。”

    胡飞一听,当即不满:“为什么要放下!?咱们筹谋这么久,就等着痛打落水狗了,这时候放下,我们……”

    孟洋拦了他一下,皱眉道:“帮解爷办事,自然听解爷安排。”

    “更何况,赵爷今非昔比,何必浪费时间和那群丧家犬周旋。”

    “只剩些收尾,那边反正没有好下场,谁做都一样。”

    秦晁神色淡漠,好半天才说:“老孟说得对,今非昔比,何必自降身价跟一群丧门犬周旋。”

    胡飞听他这么说,也不好多劝。

    但他发自肺腑的觉得,被人打了一巴掌,最痛快的方法当然是当面打回去啊!

    清楚明白的告诉对方,就是我打的,怎么了!?

    可现在,晁哥被人痛揍,躲在角落筹谋报复,等对方吃到苦头,却是其他人出面收尾。

    人家都不知道是你的回击,又怎么知道自己的遭遇是源于曾经的错误,又怎么忏悔呢!?

    虽然说,人往高处走,一味的与位卑者纠缠过往恩怨,会影响视野的高度和前进的步伐。

    但他还是很纠结——这仇,算是报了还是没报呢?

    ……

    三人走到一处人少的地方,面前就是岐水景致。

    朱家落败后,整条岐水已经是解爷的势力范围。

    为庆贺此事,解爷斥重金造了一条华丽的游船,下水礼就定在半月之后。

    这时,岸边传来一阵争吵声。

    胡飞瞥了一眼,摇头叹气:“又来了。”

    孟洋探头一看,只看到一抹鹅黄身影气冲冲的离开,岸边的位置,谢潜成和几个手下正笑着。

    胡飞都服了:“谁都知道,解爷的位子一定是小解爷来接,这解桐什么时候能消停。”

    孟洋低声道:“等你什么时候不想婆娘了,解桐就不想解爷的位置了。”

    胡飞眼一瞪:“那绝不可能!”

    孟洋嗤笑:“是啊,那绝不可能!”

    胡飞叹气:“都是一家人,吵吵闹闹的,让兄弟们看了多不好。这……”

    孟洋拼命给胡飞使眼神。

    胡飞福至心灵,默默看了秦晁一眼。

    四天了,嫂子离开已经四天了。

    晁哥连问都没问过一句,但也没回小院,每日都宿在扬水畔,每日都是那间雅舍。

    其实他们都猜到,晁哥是想和嫂子在那恩爱几天的。

    结果两人居然闹得这么严重。

    “咳,赵爷,既然秦家的事暂时不用你操心,你手上的事要是不急,不如先回……”

    “你们两个很闲吗?”秦晁冷冷的打断他们,转身往另一条路离开。

    看着秦晁离开,胡、孟二人十分无奈。

    “看着跟没事人似的,可连解爷都私下问我,他是遇上什么事了。”

    孟洋叹气:“嫂子也是个倔脾气。这时候,就该女人先服软,爷才好哄。”

    胡飞挠挠脸:“爷上次这么动真格,还是……算了不提也罢。其实女人也挺麻烦的,我还是先别娶婆娘了,哪应付的过来啊。”

    在孟洋讥讽的表情里,胡飞忽然笑了。

    “诶,咱们打个赌呗。”

    孟洋:“什么?”

    胡飞搓手:“咱们就赌,爷和嫂子,谁先找谁。”

    ……

    解桐又和解潜成大吵了一架。

    结果显而易见,和解潜成对上,她十战九输。

    这狗东西,就因为有个满腹花花肠子的娘,一个大男人,小心思一个挨一个,密不透风!

    气死人了!

    解桐生气,她身边的婢子吉祥、如意就跟着战战兢兢。

    两人挤眉弄眼一阵,相互催对方想辙哄解桐。

    吉祥先上:“姑娘,您之前很喜欢的那几匹料子,奴婢已经送去裁缝铺,算算日子,今日也该做的差不多,不如咱们先去看看成衣,看完了再去唯味轩用饭?”

    解桐沉着脸不说话。

    如意恨不能给她一拳。

    这憨货!姑娘昨日才说自己胖了,这几日要缩减进食,怎么转眼就劝姑娘去唯味轩!

    “姑娘,咱们还是去添置新首饰吧,若半月后的下水礼改不了,那您也不能被那房人把风头比下去呀!”

    吉祥也想给她一拳。

    你是不知道姑娘为何与解潜成争执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都闭嘴!”解桐大吼一声,惊得几个路人看过来。

    吉祥连忙帮她把帷帽掩好。

    解桐更烦,躲开她往前走。

    两人跟了一路,眼看解桐在唯味轩和裁缝铺之间犹豫了半晌,转头往裁缝铺去了。

    义清县最好的裁缝,是一位姓良的姑姑,她只做女装,尺寸最准,剪裁巧妙,生意极好。

    普通裁缝遇上解桐,一件衣裳能发回重改十几二十遍,遇上良姑,顶多改一次,包卿满意。

    解桐来时,前面已有人,她今日气不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站在一旁等。

    良姑出来时,吉祥率先开口:“良姑,我们是岐水解府的,我们姑娘的三套衣裙今日能取了吗?”

    良姑飞快想了一下,笑着点头:“做成了,本打算两日后给姑娘送去的。”

    说着,她让小徒弟将解桐的衣裳取来:“您看看哪里需要改。”

    这些事自有吉祥如意去忙,解桐只负责抬手转圈,以及偷偷瞄前面的那个蒙面少女。

    她显瘦高挑,衣裙素雅,边上还搁了几匹布,应当是来找良姑做衣裳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