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而黄宗羲他们是实际操作的。
并且还有一个,张慎黄宗羲的伤势可不轻,他俩最该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养伤恢复,而不是一身绷带套上重铠勉力撑着来见闻太师。闻太师也不应该让他们来,该早早就让人传话过去了。
还方才他们所有人神色的沉重。
谢辞和顾莞对视一眼,两人心里不禁一沉。
……
谢辞和顾莞微微俯身,进了大帐。
一进来,就是一阵沁凉的感觉,冰已经取回来了,汤显望叫开最近的博州城,从里头的大户人家取了冰回来,外帐内帐都放上了冰盆。
但除了沁凉的感觉以外,还弥漫着辛涩带苦的药味,和一种久病之人居所的那种憋晦味道。
商容在梁慎他们来之前才卷起窗通风过,但这种味道还是挥之不去。
闻太师躺在病榻上,沟壑潮红的面庞现出笑意,皱纹舒展开来,他很久很久没有这么发自内心高兴过来,“……小四,这是你媳妇儿?”
很虚弱很虚弱的声音,谢辞顷刻快步上前,握住闻太师的手,点头说:“是的,她叫顾莞。”
如今人介绍,多数什么氏,譬如陈氏、李氏、顾氏,女子的闺名鲜有示外人的。
但谢辞就这么自自然然说了。
闻太师经历的事海了去了,也没惊讶,抬头微笑冲顾莞点点头。
然他这么一抬头,顾莞也走到近前了,她就发现,闻太师脸色非常非常差,呈一种灰败的暗淤色,床头小几放着刚喝空的药碗,但服药后他的脸色并没有丝毫好转,呼吸细而乱,微笑很慈祥,但双目蒙上一层毛玻璃般的浑浊,容颜也很枯槁。
顾莞也是学过医的,她这辈子不是没见过垂死的人,她第一眼就确定了,闻太师怕是真快不行了。
闻太师哆嗦着手,摸了一个备好的玉玦递给顾莞当见面礼,顾莞赶紧接过,羊脂白玉带着体温,格外烫手,她看谢辞。
谢辞眸底也沉甸甸的,他微微点点头。
其实他上次就发现了,闻太师不大好了,吐了血的高龄老人,一般都活不长的,闻太师已呈油尽灯枯之相。
只是闻太师自从北戎大战打响之后,身体就没好过,他一直顽强的撑着过来了。
谢辞还以为,多少也还会有一些时日,哪怕一月,甚至半月。
没想到,会这么快。
也算幸运,撑过这次驰援大战,不然商容他们恐怕连发丧都不敢。
心里准备是有,谢辞吐了口气。
“……夫妻和睦,举案齐眉,”闻太师微笑,“定是要白首偕老。”
顾莞脸上露出笑,赶紧应了句,“我们会的,您放心就是了。”
她心里却不禁叹了口气。
……
五月十七,闻太师的生命终于快走到了尽头。
在生命的最后的时光,他做了一件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事情。
闻太师这两天见过很多人,但当一直避而不见的诸节度使中,杨恕和朱照普在翌日午后先后去见过闻太师,又很快出来之后。
闻太师立即就将谢辞叫去了。
谢辞马上就过去了,撩帘入帐,闻太师甚至坐起来了,让人折叠起衣物和枕头,他勉强半靠在床头,脸直直冲着帐门方向。
帐内简单收拾通风过,闻太师也梳过头换了一身淡靛青的薄外袍,这是他见杨恕和朱照普整理过的,两人走后,他就这么一直坐着等到谢辞的到来。
闻太师手边放着一个匣子,已经叫人端来了一把椅子放在床头侧。
“杨恕和朱照普,一个说受伤太重,一个说山夷告急,明日即拔营南归。”
闻太师肃容,那双久病浑浊的老眼,在这一刻重新变得锐利。
谢辞一进来,他便抬眼望向他,一瞬不瞬。
闻太师八十多岁了,耆老长寿,一生波澜起伏至三孤三公,个人没什么好说的,将死的最后时光,他子孙一个没想起,唯一放不下只有北伐以及仍处于危难之中的家国天下。
他招手让谢辞过来,谢辞俯身见礼后做到那张特地给他准备的椅子上,闻太师就靠在床头,两人近在咫尺,闻太师俯身捧着那个匣子。
他已经没什么力气了,但这一刻,却没有什么停顿地将那个中若千钧的匣子捧了起来。
并,将它交到谢辞的手上。
“谢辞,局势并不好,”闻太师沉声道。
除了外部尚不明朗的战局,还有他们已经遭遇的呼延德的阳谋离间大军内部。
闻太师先前,是焦心到极点的,但非常幸运,驰援战上谢辞的表现,他探问过黄宗羲等朝廷主将,谢辞真的让他重新点燃了希望。
谢辞做得很好,不,应该说他整个人,不管意志手腕还是理念的魅力,都超出了闻太师本来就有的高期待。
闻太师把手中的匣子打开,“谢辞,你敢接不敢接?!”
只见这个不大的匣子里面,赫然放置着一枚金色的令箭和一个龟首蹲龙金印。
——这是百万大军的主帅的令牌和身份金印,这次大军北伐,朝廷敕封的北征驱虏大元帅!
外面风很猛烈,呜呜吹着,一阵一阵的急雨,闻太师把金令和帅印郑重放置在谢辞的掌心,一瞬不瞬看着他。
他去了。
谢辞敢接不敢接?